分享

我们的衡阳——校本教材《印象雁城》序言

 wwm5837 2020-06-04

 

我们的衡阳

——校本教材《印象雁城》序

胡朝阳


我们的衡阳——校本教材《印象雁城》序言


上古时期,我们的衡阳便是三皇五帝接踵巡行的疆土。炎帝神农在耒水一带捉螃蟹发明了耕地的农具,在十牛峰尝百草误食了断肠草。黄帝在衡山西陵(现岣嵝峰下西林村)迎娶元妃嫘祖,嫘祖上岣嵝摘野果发现了天蚕织丝。湘君舜帝在卿云乡(现近尾洲)鼓瑟而作吉祥欢庆的朝歌《卿云歌》,日母羲和从羲和山(现鸡窝山)出发扬鞭拉练十个太阳儿子。大禹治水在岣嵝峰找到了金简玉牒天书,帝喾剿叛在雨母山砍下了术器七十二变的头颅。湘夫人娥皇女英在莲湖湾踩出了浇灌大地的泉水,祝融重黎在衡山顶举起了照彻天空的火把。在改造自然、发明创造、走向农耕、统一中华的人类文明进程中,我们的衡阳从未缺席。辉煌的文明,竹简帛书有记,山林遗痕犹在,流水传说动人。古老的地名如耒阳(纪念神农创耒)、祝融峰、重江、栗江(纪念重黎)、憩山(纪念大禹)、羲田铺、和田铺(纪念羲和)、卿云(纪念舜帝)等,一直沿用至今,远古图腾的密码在呼唤中代代传承,灵性与自然长存。

 

 

 

千百年中,我们的衡阳是中原文明迁徙岭南沿海的重要地理通道。无数游学、就任或流放、贬黜的官家诗人来到这里,为山水美景欣喜,为历史文化感奋,以文绘景,抒怀言志,留下卷帙浩繁、苍凉迷蒙的诗词名篇。唐.钱起《归雁》:“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羁旅春思何其清幽。唐.杜荀鹤《冬末同友人泛潇湘》:“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冬游吟兴何其清逸。宋.秦观《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乡梦秋魂何其清寒。清.王圣《过衡州》:“淡烟十里锁江楼,湘水南来抱郭流。回雁峰头声断处,青杉翠竹是衡州。”初夏洲城何其清碧。唐诗宋词流溢着一片“清影”“清境”“清润”“清晖”,明末清初王夫之更遴选出《衡阳八景词》,歌扬雁峰烟雨的清蒙,石鼓江山的清莹,东洲桃浪的清芳,西湖荷香的清韵,花药春溪的清澈,岳屏雪霁的清宁,朱陵仙洞的清奇,青草渔灯的清寂。我们的衡阳以清秀艳冠“寰中佳丽”,以清绝成就了诗史,也与诗史互证,日月光华。

 

 


 

烟雨翠屏,雁字成行。南岳七十二峰回雁第一峰苍古的山门上悬刻着现代诗人郭龙撰文、诗魔洛夫书法的雁城长联,上联写大雁之子、衡阳人杰:“观蔡侯漂素/子初运筹/茂叔栽莲/船山铸净/玉麟梅骨自嶙峋/更那堪农髯负笈/学府传薪/烈忠喋血荐轩辕/…”依序记载发明造纸术的东汉蔡伦、令诸葛亮叹服的三国谋士刘巴、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明清思想家王夫之、晚清名臣彭玉麟、清末教育家曾熙,以及孕育湖湘文脉精神的石鼓、船山等书院,张扬湖湘武道气概的湘南起义、衡阳保卫战等大时空事件中先贤群英和先烈群雄。我们的衡阳人发思想之轫,开风气之先,走变革之路,领时代潮流。文以载道,经世济用。偏居一隅,胸怀天下。确是“性灵中/代出人龙/行空天马。”长联写不尽千古风流,我们的衡阳有记载的历史文化名人超越百位,星汉璀璨,蜀国大司马蒋琬、吴国大臣谷朗、东晋文学家罗含、南朝高僧慧思、唐朝宰相李泌、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唐代诗人吕温、南宋儒将赵方、元朝状元何克明、明朝忠臣王昭、清代经学家王介之、民国教育家陈墨西、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等,每一位名人身后都矗立着一个“古今忠孝,世代耕读”的门第家族,承载湖湘厚望,肩负家国梦想,历经十年寒窗,投身时代洪流,为真理而上下求索,激浊扬清,鞠躬尽瘁,在千磨百炼中成就“六经开生面,七尺乞活埋”的崇高气节或“长风破浪,直挂云帆”的伟大成就。他们不朽的名字,浩若江河行大地,依然风雨共名山。

 

 

 

我们的衡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文化美丽动人,湖湘文化苍劲厚重,红色文化薪火燎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而绮丽。然而,我们的孩子却并不了解,即使到了高考能熟背中国通史,但对于本土的历史也难说出一二。更由于“西风东渐”“传统文化低落”,学生们接触到一些浅薄的、流行畅销的东西,仰慕异域的星月却数不出家乡的珍珠,受鱼米之乡养育恩却不识得乡愁的滋味。渐渐地,我们的孩子将失去衡阳人的特质,失去做一个衡阳人的底气与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真实性格,是骨子里流淌的血液。一个没有种下“本土文化基因”塑造“本土文化心灵”的孩子,如何形成家乡观?没有家乡观,即没有家国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

 

 

教育乃立国之本,教材体现着国家意志与民族个性。为切实保证教材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国家教育部对教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完善,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经典。此时,三塘联合学校雁西校区主动担负起历史使命,邀请地方文化研究者、组织部分老师编纂校本教材《印象雁城》,把衡阳心理、情感、气魄,衡阳性格、品格、风格的历史文化经典与故事向全校学生表达,让孩子们了解衡阳,热爱衡阳,因为懂得自己从何处来,而知道向何处去。这项开拓性的工作,无意间拉开了衡阳中小学校步入本土文化整理与研究的序幕,或许将带动这样的校本教材在衡阳大量涌现,掀起一股衡阳文化的“校园热”,为传承和推动繁荣衡阳文化起到巨大的作用,也将为培养衡阳人才做出千秋贡献。

 

 


 《印象雁城》设计了传说故事讲述、传奇人物书写、风景游记欣赏、民俗美食记忆、诗词歌赋诵读等多个单元章节,从我们的衡阳历史文化长河中撷取具有真实性、亲切性和启发性,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与吸引力的素材,以孩子们易学易懂的语言施教。为了突出主干知识,保证基础性,既趣味盎然,又启蒙开智,既符合史实,又文采优美,真让编写组的同志煞费了苦心。编写的过程本身也是学习的过程、追寻的过程、教研的过程、校园文化积淀的过程。历尽千帆,不负年华,他们终究是穿越时空,找到了从前那座故事的大山,打开了衡阳历史文化之门。相信这本具有强烈时代感的衡阳历史文化教材将释放无穷的魅力与能量,通过文章的教学与练习积累,为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增强阅读语感、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和写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帮助学生找到“求真、养善、立美”的源头活水,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健全人格起到鼓励与启发的作用。

 

 

 

读书是精神的滋养,是心灵的还乡。期盼《印象雁城》校本教材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书卷,是教室、操场、长廊、亭台,青青校园任意角落转身就能遇见的清风浓荫、花季雨季,相对问答古今,相伴少年逐梦。期待他们在绛红的曙色里读出石鼓江山,在郁白的栀子花前读出雁峰烟雨,在悠扬的鸟鸣中读出岐山幽谷、竹海绿浪,在磅礴的风雨下读出三江合流、湘江北去。读洛夫的沧桑与广阔深致,读琼瑶的缠绵与充满理想,读自强不息、烛照万代的船山思想,读厚德载物、浩荡千秋的南岳祭典。读风俗的高贵,读人情的温暖。读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真挚,读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的力量。读出我们的衡阳之云蒸霞蔚,读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希望阳光!

 


 

 我们的衡阳——校本教材《印象雁城》序言

   





  

肖淑玉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重中之重。我们的家乡衡阳揽衡岳之峻秀,聚潇湘之灵韵,是有名的文化名城。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家乡的人物、文化、美景等方面知之甚少。因此,一直有个想法,以家乡文化为载体,为学生编写一本校本教材,弥补学生的知识储存短板,增强衡阳子弟的家乡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印象雁城》作为雁西小学的校本教材,是在学校统一部署、精心组织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组织部分语文教师分别以“衡阳人物、衡阳美景、衡阳美食、衡阳故事”为内容,查阅了大量资料,选取了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介绍衡阳本土文化的篇目,并辅以阅读建议、单元探究与实践等环节,向学生进行阅读及写作方面的指导,作为国家统编教材的有效补充。编写组同志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利用寒假和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精心编撰,反复校对,数易其稿,终于付梓。这本教材是编写组全体成员辛勤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各级领导与衡阳文化界专家、作家高度重视本书的编写。三塘联合学校校长肖家军同志、副校长夏海鸥同志多次亲临编写组指导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我校校长谢朝阳同志精心组织并亲自参与编写流程。作家胡朝阳女士为本书作序,对本书的编写做了精心指导,大到篇目的选择,小到标点的运用,耗费心血。衡阳文史学家萧培先生、陈华荣先生、诗人罗诗斌先生为这本教材亲自执笔撰文,奉献最真实感人的衡阳人文故事,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资料,有的内容一时难以注明作者和出处,敬请谅解。虽然我们在编写中反复酝酿、推敲、核对、审核,但百密难免一疏,加上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存在问题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同仁、家长不吝赐教,使我们的教材更加完善。

谨以此书献给孩子们,愿孩子们在阅读中认识更大的世界,拥有更广阔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