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蒜的药用

 zhb学习阅览室 2020-06-04

大蒜在厨房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调料,它既可提香,又能杀菌,尤其所含的大蒜素,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是一种广谱的“抗菌药”,经常食用大蒜,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曾流传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用大蒜治泄瀉的故事。

孙思邈用大蒜祛病疗疾多有心得。一年夏天,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得了痢疾,找了很多郎中都治不好,身体逐渐虚弱,家人非常着急。听人说药王孙思邈医术高明,治愈不少疑难杂症。于是家人抱着试试的心态找到了孙思邈。

孙思邈仔细诊脉后,又详细询问患者的治疗和用药情况。听完家人讲述后,孙思邈想,他们用涩肠之药合乎道理,沉思一会儿,他觉得痢疾毒素还在体内,久痢应补前先泻。于是孙思邈就开了一副泻药让患者喝下,等到患者泻过三次,孙思邈让患者吃了碗热面条,患者吃得头上直出汗,面条里三分之一是蒜汁。孙思邈又开了两副补药以扶正气,患者服用两天就好了。此病治愈,孙思邈的名声大振。后来,孙思邈加以总结,用大蒜治泄泻暴痢,非常奏效。孙思邈还将大蒜外用治病。将大蒜捣碎贴于患者的脐中(神阙穴)或敷两足心(涌泉穴),来治痢泻,效果显著。

大蒜性温,味辛甘,具有温中行滞、解毒消肿、杀虫止痢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痢疾、泄泻、肺痨、感冒、痈疖肿毒、肠痈、癣疮、蛇虫咬伤、钩虫病、蛲虫病、带下阴痒、疟疾、喉痹、水肿等症。《本草拾遗》载:大蒜“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痃癖,伏邪恶;宣通温补,无以加之;疗疮癣”。清代王士雄撰写的《随息居饮食谱》也记载大蒜生用、熟用的不同功效:“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治暴泻腹痛,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消痞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生大蒜对化脓性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青、链、氯、金霉素耐药的细菌对大蒜制剂仍敏感;口服大蒜能直接刺激胃黏膜及引起胃液中的盐酸量增加,加强胃蠕动;大蒜水浸液对有些癌瘤及甲醛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效果;乙醇提取物能兴奋子宫;从大蒜中提出的一种抗凝血成分,有降低血钙的作用;大蒜制剂口服,可以改善慢性铅中毒的症状。

临床应用大蒜治细菌性痢疾:以去皮紫皮大蒜50克,捣碎后浸于38℃温开水100毫升内2个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加入半量糖浆制成“大蒜糖浆”,成人每次口服20~30毫升,每4~6个小时1次,直至痊愈为止。

治阿米巴痢疾:用大蒜浸出液(37℃~38℃)70~100毫升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同时,每日取紫皮生大蒜一颗,分三次生食。

治大叶性肺炎:用大蒜糖浆15~20毫升,每4个小时服1次。

治百日咳:服用20%大蒜浸出液(加适量食糖),5岁以上每次15毫升,5岁以下酌减,每天8~10次。

治急性阑尾炎:取生大蒜120克,芒硝60克,共捣烂如泥,另取生大黄粉60克用醋调成糊状备用。治疗时以右下腹压痛明显处先盖一层直径大于10厘米的细纱布以保护皮肤,然后将大蒜、芒硝泥摊在细纱布上(约10×8厘米或12×12厘米大,厚约2~3厘米),敷于其上,上面再盖一层细纱布,使上下两层细纱布粘住,再覆盖纱布垫一块,以胶布或腹带固定。2个小时后去药,用食醋洗净皮肤,改敷大黄醋糊剂,覆盖纱布垫如前,8~10个小时后揭去大黄醋糊剂。敷后24个小时如不见效,可重敷1~2次。在外敷大蒜泥的同时,如再配合中药内服,则效果更好。

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用20%大蒜乳剂(蒜汁20毫升,研细阿拉伯胶5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混合均匀成胶状液,然后缓缓加入蓖麻油75毫升,随加随沿一个方向研磨,至成浅黄色乳糜液为止,贮冰箱中,可保存1周)滴耳,

治萎缩性鼻炎:用40%大蒜液涂布鼻腔,每日3次,3~4天后即见效果。

治牙质过敏:将大蒜捣碎,取一小块置过敏点(酸痛点),用齿料充填器在酒精灯上烧至微红,迅灼牙面上之蒜泥,稍压几分钟,痛感即消失。一般采用上法2~3次即可见效。

治蛲虫病:取新鲜大蒜,每50克加水200毫升,微火煮烂,纱布过滤,装瓶中备用。选用大号注射器接上导尿管,吸取煎液灌肠,每次注入10~15毫升,于下午4~5时或8~9时进行。

大蒜的民间验方

治咽痒、咳嗽:剥一粒紫皮大蒜含在口中,不时轻咬一下,蒜味一出,慢慢咽下,一粒含一小时,咽痒立减,咳嗽慢慢变好。

治小儿风寒咳嗽初起:取鲜生姜洗净,切薄片三四片,紫皮大蒜两粒剥皮拍碎,加一小块红糖,入砂锅加水盖盖,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0钟,再揭开锅盖煮5分钟,这样可减轻姜蒜的辛辣味,便于宝宝服用。煎剂视量多少,分2~3次服下。此饮能散寒宣肺,化痰止咳。

治咳嗽:取三四头紫皮大蒜,去皮后,将蒜瓣切成一个个薄片。晚上睡前将切片的蒜瓣用火烤,等蒜片烤干、烤黄后,用擀面杖碾碎成末,越碎越好。挖一汤匙蒜末倒入茶杯中,再适当加一点红糖,倒入开水,搅拌均匀,喝下。连喝3天,咳嗽一般就有明显好转。

快速止咳化痰:取紫皮大蒜十几瓣,捣成泥放入杯中,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温服代茶饮。每日1次,咳嗽严重者每日2次,此方具有快速止咳化痰的效果。

治喘咳:取紫皮大蒜,小儿用2~3瓣,大人用7~8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冰糖,再加入适量水,约碗2/3高度的水;给碗加盖,放入锅中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严重时一日服用3次,只喝水不吃大蒜。

大蒜的外用

蒜敷脚心治咳嗽:每晚睡前将脚洗净,把大蒜切成薄片敷在脚心涌泉穴上(位于脚跟向上1/3脚掌处),取医用胶布贴牢即可。大蒜对皮肤有刺激,贴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早晨起床时将其去掉。这种方法对咳嗽、流鼻血、便秘都有一定疗效。

治寻常疣:将独蒜切成厚2毫米,直径与疣的大小相同的薄片,用75%酒精将患处消毒后,再用胶布将蒜片固定在患处。每天早晚各换1次,4天1疗程。一般1疗程就可治愈。

温馨提示: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忌食大蒜。

韩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