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又到了南美白对虾白便高发期,做好防控不再怕!

 水产抗虫联盟 2020-06-04

白便发生在养殖的中后期,白便的发生与水质的变化或天气的变化等现象有很大的关联,白便发生时水质指标基本上都处于正常的范围内,往往拉白便虾塘的水色都会变成深绿色或黑褐色等,或者水色一旦变成深绿色或黑褐色就会易引发白便;白便不易被控制,易反复,同时伴随肝胰腺肿大、进食少、空肠空胃等症状;发生白便现象虾塘最后的产量基本上不会很高,并往往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对虾发生白便的初期症状不明显,只是食欲减退。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虾身瘦弱(壳肉分离),检查下风口水面可见漂浮的白色粪便,检测病虾可看见其肠道不饱满,出现断肠、空肠的现象,肝胰脏开始萎缩、变小,外观模糊,部分病虾出现红须、红腿、肠道变粗等症状。当病情进一步发展会有少量病虾偷死或爬边,此时虾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有的体重下降,变成“干瘪虾”,池塘内虾的规格相差悬殊、产量低、饵料系数增高。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要想防治“白便”,首先要明确“白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虾苗幼体肝胰脏的健康程度,肝胰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健全; 

2、苗场标苗期间是否用过伤害肝胰脏的产品,比如过量的抗生素; 

3、养殖期间水质底质、天气是否恶化,尤其是弧菌是否超标; 

4、养殖期间对虾是否吃到乃至长期吃到伤肝的食物。如:副溶血性弧菌、腐败霉变的饲料、死藻或其它含化工成分的伤肝食物。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虽然白便越来越普遍,但还是有规律可循,夏季发病几率高于冬季、土池养殖发病率大于高位池或者工厂化养殖模式。一方面,夏季高温饲料在储存和投喂过程中容易腐败变质,虾池中弧菌繁殖速度也快;在土池中,残饵、粪便等无法排出水体,更容易腐败,对虾摄食腐败的残饵或粪便后导致肠炎,使肝胰腺、肠道受损,进而诱发白便。另一方面,当前鱼粉、鱼油等原料成本大幅上涨,饲料企业都在探寻一条鱼粉鱼油的替代路线,而为了保持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行业标准,大量植物性的蛋白、脂肪原料被使用,代价是饲料品质大不如前。对虾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降低,不但对虾生长速度变慢,水体污染增加,对虾自身消化系统的负担也大大增加。一旦对虾体内弧菌大量累积,侵害对虾脆弱的消化系统,进而诱发白便.

胆汁酸可以增强对虾消化道内脂肪肝的活性,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提高对虾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这既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又可以减少残饵和粪便,维持良好水质。此外,胆汁酸可以增强对虾的肝脏功能,促进肝脏解毒排毒,修复肝脏损伤,有效改善对虾的肝脏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如此,胆汁酸可以有效减少对虾肠炎和白便的发生。

在对虾饲料中添加保肝产品饲料级胆汁酸。胆汁酸能提高对虾肝胰腺的解毒排毒能力,保护肝胰腺,预防对虾白便、肝胰腺坏死;同时增加对虾肠道屏障功能,预防肠道病变。因此,胆汁酸可有效预防对虾白便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