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寄奴(历代本草汇言)

 昼三夜二205 2020-06-04

刘寄奴

刘寄奴(金寄奴 乌藤菜 化食丹)

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原植物生于林缘、灌丛、河岸。味苦,性 温。归心、脾经。功效破血通经、化瘀止痛。临床用名有刘寄奴、化食丹。

【本草汇言】

《唐新修本草》:云多服令人利,亦以其宣泄耳。

《日华子本草》:无毒。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结脉症结,止霍乱水泄。

《开宝本草》:味苦,温。主破血,下胀。多服令人痢。

《本草蒙筌》:刘寄奴草

味苦,气温。无毒。山侧道傍,春暖即产。凡用入药,随时采收。下气止心腹急痛,下血却产后余疾。消 肿痈毒,灭汤火热疮。子研泡热水下咽,肠泻无度者即已。原因刘裕小名寄奴,用此以治金疮获效,竟指名曰刘寄奴草也。

《本草纲目》:宋高祖刘裕寄奴,伐荻新洲,遇一大蛇,射之。明日往,闻杵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曰:我主为刘寄奴所射,今合药傅之。裕曰:神何不杀之?曰:寄奴,王者,不可杀也。裕叱之,童子皆散,乃收药而返。每遇金疮,傅之即愈。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草。

小儿尿血,新者研末服。

《本草经疏》:宋高祖刘裕寄奴,伐荻新洲,遇一大蛇,射之。明日往,闻杵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曰:我主为刘寄奴所射,今合药傅之。裕曰:神何不杀之?曰:寄奴,王者,不可杀也。裕叱之,童子皆散,乃收药而返。每遇金疮,傅之即愈。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草。

小儿尿血,新者研末服。

《药性解》:刘寄奴草,味苦,性温,无毒,入心、脾二经。主下气除癥,破血通经,疗霍乱水泻,止金疮出血。汤火所伤亦堪捣傅。

按:寄奴之苦,宜归心脏,而温暖之性,又与脾部相宜,故两入之。盖心实主血,脾实裹血,以专疗血证。

《景岳全书》:味苦,性温。能破瘀血,活新血,通妇人经脉、产后余血、损伤瘀血,下气,止心腹痛,及小便去血,俱可为散,或茶或酒调服。捣敷金疮出血不止,其效 尤捷。用治汤火伤大效,但为末掺之。

《雷公炮制药性解》:刘寄奴草,味苦,性温,无毒,入心、肺二经。主下气除癥,破血通经,疗霍乱水泻,止金疮出血。汤火所伤亦堪捣傅。酒蒸曝用。

按:寄奴之苦,宜归心脏,而温暖之性,又与脾部相宜,故两入之。盖心实主血,脾实裹血,所以专疗血证。《唐本》云多服令人利,亦以其宣泄耳。

雷公云:采得后,去茎叶,只用实。凡使,先以布拭上薄壳皮,令净,拌酒蒸,从巳至申出,晒干用。

《本草乘雅半偈》:刘寄奴草(唐本草)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主破血,下胀,止痛,治产乳余疾,止金疮出血极效。

【核】曰∶出河中、孟州、汉中、滁州、江南、越州,所在亦有。春生苗,高二三尺。一茎直上,叶似苍术叶,尖长糙涩,面青背白。九月茎端岐分 穗,每 攒簇小花十数朵,黄包白瓣,宛如秋菊,经三四日,花心拆裂如絮。随结实,絮实都如苦买也。修事,拣去茎叶,只用子。粗布拭去薄壳,酒拌蒸,从巳至申,曝干用。

【 】曰∶刘寄奴,古方罕用。唐本草始附隰草部。按李延寿南史,载宋高祖刘氏,小字寄奴,少未遇,伐荻新州,见大蛇射中遂返。次朝再往,闻榛林中作杵臼声。寻之,有青衣童子,拥众捣药。讯其故。曰∶我主为刘寄奴所中,捣此以疗之。曰∶胡不见杀。曰∶寄奴王者,不可杀也。叱之尽散。遂收其药。每涂金疮辄愈。因称此草为刘寄奴。郑樵通志云∶江南人,因汉时谓刘为卯金刀,乃呼刘为金。又称此草为金寄奴。字说云∶刘,诛杀也;寄,附托也;奴,执事也。顾主治证形,似悉假血气,附托以为执事者。功能剖裂而入破之,即所以诛杀之矣。命名之义,或取诸此

《本草新编》:刘寄奴,味苦,气温,无毒。入心、脾、膀胱之经。下气,上心腹痛,下血消肿,解痈毒,灭汤火热疮,并治金疮。《本草》诸书,言其能却产后余疾,则误之甚者也。寄奴性善走迅,入膀胱,专能逐水。凡白浊之症,用数钱,同车前子、茯苓利水之药服之,立时通快,是走而不守。产后气血大亏耶,有瘀血,岂可用此迅逐之乎?夫走而不守之药,何以能止金疮之血。盖寄奴非能止血,能逐血也。血欲外出,寄奴逐之,血不敢外出矣,此反治之道也。

或问刘寄奴,以治金疮得名,而子谓非治金疮之药,非好异乎?夫寄奴逐血以止血,与治金疮之说,两无妨也。然而以之治金疮,未见捷效,以之治白浊,实得神效。吾疑刘寄奴当日治金疮,或别有他药。

《本草备要》:泻,破血,止血

苦,温。破血通经,除癥下胀,止金疮血。多服令人吐利。

一茎直上,叶尖长糙涩,花白蕊黄,如小菊花,有白絮如苦荬絮,子细长亦似苦荬子。茎、叶、花、子皆可用(刘裕,小字寄奴。微时曾射一蛇,明日,见童子林中捣药,问之,答曰∶吾王为刘寄奴所伤,合药敷之。裕曰∶王何不杀之?童曰∶寄奴,王者,不可杀也。叱之不见,乃收药回。每遇金疮,敷之立愈)。

《本经逢原》:刘寄奴破血下胀,又能止血,故产后余疾,及金疮血大小便血皆用之。《千金方》治折伤瘀血,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水煎,加童便服。《集简方》治大小便血,刘寄奴末,空心茶清调服。《卫生易简方》治血气胀满,刘寄奴红酒煎服。时珍治小儿尿血,取刘寄奴研末服效。丹方治大便血,用刘寄奴半两,腊茶一钱,乌梅半枚,煎服即效。但性走散,不可过服,令人吐利。

《本草从新》:刘寄奴

内容:泻、破血止血。

苦温。破血通经。除症下胀。止金疮血。多服令人吐利。一茎直上。叶尖长糙涩。花白蕊黄。如小菊花。有白絮如苦絮。子细长。亦似苦 子。茎叶花子皆可用。(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即止。)

《得配本草》:苦,温。入心脾二经血分。下气破血。消痈肿毒,治汤火伤。配茶清,治大小便血。配乌梅、白姜,治下痢赤白。(并治阴阳交带,不问赤白,如赤加乌梅,白加姜。)

汤火伤者,先以盐掺之,后掺寄奴末。子研,以热水泡之,治肠泻无度,下咽即止。

脾虚作泻者禁用。多服令人泄泻。

《本草求真》:[批]活血通瘀。

刘寄奴专入肝。因何而有是名。据书载是刘裕小字寄奴,曾射一蛇。目见童子捣药,问之,答为寄奴所伤,被裕骂而收药,每遇金疮敷之即愈。故以寄奴是名。但此虽非属真,而药味苦微温,多能破瘀通经,除癥下胀,及止金疮血出,大小便血,烫火伤毒。缘血之在人身,本贵通活,滞而不行,则血益滞而不出,而癥瘕胀满愈甚;行而不止,则血亦滞而不收,而使血出益甚。寄奴总为破血之品,故能使滞者破而即通,而通者破而即收也。抉尽破血止血实义。古书止言治功,而不详绎其义,殊觉疏漏。但性多走泄,不可过服,令人吐利不止。

《本草便读》:刘寄奴

破血行瘀兼逐水。辛苦微温。和伤消肿并调经。肝脾两达。(刘寄奴苦辛微温。入肝脾二经。专主破血下气。以及血化为水而成肿胀者。皆可服之。金疮折跌。敷服皆奇。)

《本草撮要》:【刘寄奴草】

内容:味甘温。入足厥阴经。功专活血通经。除症下胀。金疮要药。得骨碎补延胡索。治折伤瘀血在腹内。大小便血。为末。茶调服即止。风入疮口肿痛。为末掺之即止。多服令人吐利。

《本草分经》:苦,温。破血下胀,除癥,止金疮血。多服食人吐利。

《本草择要纲目》:刘寄奴

内容:(凡采得去茎叶只用实。以布拭去薄壳令净。拌酒蒸从巳至申。曝干用。)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破血下胀。多服令人下痢。下血止痛。治产后余疾。止金疮血极效。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小儿尿血。新者研末服。

《玉楸药解》: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活血行瘀,化癥破结,善行瘀血,凡经期产后、汤火跌扑、血瘀诸证俱瘳,止便溺失血,金疮不收口并捷。

《饮片新参》:

形色:梗白,叶细。

性味:苦辛香香。

功能:祛瘀理伤,止金疮血。

分量:一钱半至三钱。

用法:生用,或研末外敷。

禁忌:血虚者忌用。

【来源产地】

《中药大辞典》

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于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打成捆。

野生于山坡、树林下。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西、广东等地。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采得后,去茎叶,只用实。

凡使,先以布拭上薄壳皮令净,拌酒蒸,从巳至申,出,曝干用之。

《中药大辞典》

拣净杂质,去根,用水洗净,稍浸,切段,晒干。

【现代药理研究】

1.刘寄奴水煎醇沉液对脑循环障碍性缺氧及减压缺氧均有对抗作用。

(整理编辑/唐鹏)

(校对/小K)

(媒体/全思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