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骄纵有人疼,懂事遭雷劈?

 新用户48533353 2020-06-04

(一)

二十几岁的时候,我跟桃子经常混在一起。

那时候,我已经失恋,处于单身状态,而她则有一个男朋友。

她男友我见过一回,但他给我的印象都不大好。

那一次,是他请我们吃饭。

饭桌上,他的态度稍显傲慢,翘着个二郎腿,身子斜在饭桌外玩手机游戏,而完全不理会我和桃子聊些什么。

吃晚饭,他主动提出来说可以和桃子一起把我顺道送回家。我坐在后座,听他显摆了一路,内容无非是他那辆新车花了多少钱买的、是一次性付款、性能和乘坐体验如何如何好……

我想不通条件不差、性情和顺的桃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人,但纵然我觉得他很配不上桃子,但桃子还是爱他爱得死心塌地。

桃子去外省出差,不巧回程时遭遇飞机晚点,很晚才到广州机场。她愣是坚持自己排队打车,不舍得给男友打一个电话,让他提早出发去接她。

桃子解释说,他工作也很辛苦,我不想让他太累。我自己打车回家也是一样的,让他来机场接我的话,这一来一回也太折腾了。

跟桃子一起去逛街,我发现她特别舍得给男友买衣服。那时候,她收入也不高,但她在商场专柜给男友买几百甚至上千元的衣服、鞋子从来不眨眼,给自己买就只舍得买一百来块的。

她跟我解释:“男人在外头拼事业,需要穿好一些装点门面。”

和所有俗套的剧情一样,桃子的爱情最终因为男友劈腿而覆灭了。

令桃子感到崩溃的是:她那个嗜睡男友居然可以为了送那个女孩赶早班飞机,而在凌晨四点多爬起来,开车送她去机场。

失恋后的桃子,跟我说了一句话:舍不得让男人哭的女人,最后只能自己哭。

(二)

桃子的故事,让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大学教授,四十几岁时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学生,然后一定要跟结发妻子离婚。

教授的妻子容貌端庄、品性贤良,与该女学生的性情狂野、放荡不羁形成鲜明对比,旁人都觉得他脑子进水了,可他对原配妻子的评价只有一句话:跟她过日子,不刺激。

更奇葩的说辞在后面,教授说:跟原配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像是个儿子;只有跟小美(女学生)在一起,我才觉得自己像是个男人。

教授的母亲听不下去了,对自己的亲儿子说:“可人家只把你当爹。”

日子是别人的,作为旁观者我们不好评价。两个人分开或在一起的原因,能摆在台面上讲的往往不是真相。也许他们分开的原因是因为对方有狐臭或者口臭呢?也许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对方床上功夫实在了得呢?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苦)?所以,对于任何形式的分手或在一起,我不做任何评判。只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确实经常会看到一个独立自强、各方面都很优秀、对伴侣又好的懂事女性,最终输给一个要啥没啥但特别会“来事儿”、会缠着男人撒娇的傲娇女人。

就是因为你太懂事,所以你不被珍惜。你甘愿为他犯贱,换来的只是他的不在乎和得寸进尺。

不信你去看看张爱玲,为了胡兰成低到了尘埃里,但最终还是拦不住他找了小三小四小五。

还有那个贤惠、顾家的大家闺秀张幼仪,还不是被徐志摩挑剔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最终也难逃被提离婚的命运。

至于张学良的原配于凤至,就更令人唏嘘了。她体贴懂事了一辈子,可死后连与张学良同穴而眠的机会都争取不到。

你的体贴懂事,男人从来没当一回事,一旦他厌烦了或者找到了更好的,立即拍拍屁股走人。他甚至对你丝毫没有歉疚之心,心想:你对我好,那不是你自愿的么,我又没逼你。

你觉得自己的一腔真心完全付诸东流,对方还觉得自己之前跟你在一起是吃了亏。

人们看到这种现象以后,总结出来一条定律:“骄纵有人疼,懂事遭雷劈。”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这句话一样,我从来不觉得这条定律有什么问题。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骄纵有人疼,懂事遭雷劈”现象的存在,充分说明了人类的感性认识多么不靠谱。

由于大多数人都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现象,所以才会让这样扭曲的“逆淘汰”现象发生。谁哭喊的嗓门最大,谁就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馈赠。

可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倒置了因果关系?

真相或许是:有人疼的人才有资格骄纵,老被雷劈的人才不得不懂事。

你知道自己只要一哭就会有人给奶喝,所以才敢放声大哭。若是你哭哑了嗓子、哭破了喉咙依然没人搭理你,你还会使出“哭”这一招杀手锏么?

(三)

桃子的爱情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她太懂事,而是因为她男友本就不是很爱她。

教授的妻子最终被一个特别会“来事儿”的年轻妹子抢走老公,也不是因为她太端庄贤惠、体贴懂事,而是因为她老公渣。

如果她们都被爱,那么她们的体贴和懂事会被珍惜,而不是被践踏。

什么才叫懂事?维基百科里是这么说的:懂事是个体脱离幼稚而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良性成长的特点,也是到达成熟的必经之路。懂事的人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结问题善于自我督促,个性趋向独立,自觉向着成熟成长。

说到底,懂事其实是一种美德,是有担当、能自我负责、会顾虑他人感受的表现。

想到我自己,我从来都是那种犯了错就站在原地低头认打认罚的那类孩子,能自己解决的事情我很少假手他人,哪怕是伴侣。

年少时我怕被别人伤害,而现在我怕自己会伤害到别人。

早些年有人宠爱的时候,我也会撒撒娇、任任性,这几年这项功能几乎已经丧失了,大概也是明白,你再会撒娇任性,若没有人愿意买单,也只是在上演可怜的独角戏。

有时候,我也会打从心眼里佩服做了错事立刻就能哭得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女孩,因为Ta们可以很快得到原谅和心疼。

我也佩服那些任性妄为、脾气火爆但懂得撒娇的姑娘,她们不用懂事体贴也能得到善待,而我只会死倔死倔,有再大的压力、委屈也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咬牙死扛着。

因为总是执着于做事,所以我没有到处诉苦求关注的心思和精力。而那些会哭会闹的姑娘,则可以将时间花在“造势”上,没苦处也会创造苦处,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然后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好处。

看到别人因为“会哭”而得利,而我则因为“不会哭”而得不到重视,我也会懊恼,但后来的后来,我忽然意识到:我没什么好妄自菲薄的。

对别人掏心掏肺的好、能自己解决的事情不劳烦伴侣,这并没有错,前提是要遇到真正懂得你、欣赏你、珍惜你的人。

环境决定游戏规则,而游戏规定义了“实力”。如果一个竞技场,大家都在比谁更会使绣花针,而你只会耍棒槌,那你很有可能就是炮灰;但如果你走对了比赛场地,大家都在比赛使棒槌,那么你就有了用武之地。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不会哭的孩子可以自己找奶吃。等着别人给奶和自己去找奶,孰好孰坏,不同人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我宁愿选后者。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缘法,那些看起来比较懂事的女人也许是把人际和谐看成了自我最大的利益,而那些看起来比较骄纵的女人则是把满足自我欲望看成自我最大利益,你能说孰对孰错?感情的事情,从来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哪有什么放之天下而皆准的真理可遵循?

也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我们真的可以少听点别人的情感教程、经验教训。成天分析什么样的女人才招男人喜欢、招男人疼,研究女人应当如何做才能像放风筝一样放养男人,也挺没出息的。

人首先要忠于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你可以提升和完善自我,但无需照着别人的需求去修剪自己。你需要做的,只是做好自己,然后找到那个真正欣赏你、爱惜你的人。

人与人的际遇千差万别,感情很大程度上拼的是运气,任你再努力修炼也没用。

俗话说得好: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王八对绿豆,傻逼配脑瘫。

也有人说,婊子配狗,天长地久;贱人配鸡,如胶似漆。

不管怎么样,找到一个愿意珍惜你的人就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