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妈,这是诈骗!”“你懂个屁!”

 新用户48533353 2020-06-04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8分钟

“儿女说啥都不听,外人一说就全信”

文/晏凌羊

1

《小欢喜》这部剧,话题性挺足的。

这不,男主角方圆的父母被传销给骗了八十万元。养老金被骗个精光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外债。

方圆和童文洁两个人此时的情况却不乐观:方圆被公司裁员,找不到工作。童文洁先是降职,后来好不容易升职了,却遭遇“职场潜规则”,恶心得她恨不能马上辞职。家里有两个孩子要参加高考,两个人需要负担房贷、租金、家庭开销,压力不可谓不大。

这时候,父母又出了这样的“幺蛾子”,两口子得想办法解决。童文洁甚至萌生了把房子卖掉的想法……..

方圆和童文洁当时收到方圆父母给的三万块钱,就想着可能父母的投资是“旁氏骗局”,方圆当时就提出来要报警,但父母不愿意跟他们说实话。

夫妻俩盯得住小的、顾不过来老的,等发现父母被骗后,已为时已晚。提醒已经来不及,他们只能替父母收拾烂摊子。

要我说,方圆和童文洁已经尽到了提醒义务,但儿女的话,老人们未必听得进去。

中国式父母,似乎都有这样的通病:儿女说啥都不听,外人一说就全信。

就拿我父母来说,也是这样的。

去年回家跟他们一起处理宅基地的事儿,我爸嚷嚷着要找律师。

我说我学法律的,我给你分析,这个事情在法律上是这样的,巴拉巴拉。

他回我一句:你懂个屁。

没办法,我只好真的给他找了个律师,让律师把我跟他分析过的事情又分析了一遍。  

我妈现在居然相信餐馆里有些菜是用火葬场的“尸油”炒出来的………我怎么跟她科普,她都听不进去。

她反问我:“难道你比网络上那些人还专业?”

我真是被她噎得无话可说。就她在网上看的那些内容粗制滥造、排版极不讲究的链接,我一天可以做出来十个。而且,我学历水平、知识积淀、逻辑能力、普通话水平比那帮人高出二十倍不止,但是,她只信他们,不信我。

我爸前段时间居然相信某种保健品能治好他的中风。

我说,你这中风后遗症要是能治好的话,医院开了干嘛用的。

他回复我,医院都是骗钱的。

说得我竟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

2

去年底,我的朋友小叶郁闷得要死。

她辛辛苦苦挣了一年钱,也才攒下二十来万,本想趁着春节跟她爸妈出国旅游,最后竟没去成,因为她爸妈被骗了三十万,是他们攒了十年的养老钱。出了这事儿后,全家人也都没心情出去旅游了。

小叶的爸妈是参加集资建房被骗的。一个穿得人模狗样小伙子进到小区里,见到老人就送纸巾、发传单,宣传他们的地产项目,号称大家一起“众筹建房”不仅可以得到一套房子,收楼后把房子出租出去,收益率还可以达到百分之二十。

一般人听到这么高的收益率,铁定拔腿就跑,但小叶爸妈听小伙子一分析,就信了。

小叶父母觉得,在农村建一栋房子,大概只需要五六十万,平均下来,一套两房的建房成本只需要十几万,可同样的一套房子建到了县城里就卖五六十万。他们花三十来万跟其他人众筹买套房子,相当于比别人便宜了三十万。房子到手后,出租出去开民宿,他们还能拿租金,简直太划算了。

小伙子出具的所有允许证以及其他证明材料都是假的,他们的团队甚至还有人专门扮演政府工作人员,而且小伙子还是带着老人们去实地看了看。一路上小车接送给,对老人们嘘寒问暖,并跟老人们一起憧憬两年后大家都发了财的样子…….

小叶在一线城市工作,根本不知道父母被骗子下了套,父母也只是跟她打了个电话报备了一声,小叶觉得这事儿可能涉嫌诈骗,苦口婆心劝说父母不要投钱。父母反问她:“人家比你专业多了,也混得比你好多了,开的那个车都是四五十万的,你不懂就别瞎说。”

小叶说她马上回家,帮父母跟小伙子交涉,她父母才说:“你安心工作就行了,别回家了,我们答应你不买就行了嘛。”

岂料,小叶父母还是背着小叶把三十万给出去了,给出去没几个月,小伙子就再也联系不上了。他们手里的众筹合同、发票全是造假的。和他们一样受骗的老人家,还有好几个。

小叶帮父母报了警。上个月我联系小叶,她说公安局已经立案,犯罪嫌疑人也已经落网,但那些钱怕是再也追不回来了,早就被诈骗团队在泰国挥霍一空。

小叶说,我父母一辈子都没发过财,怎么老了老了反倒觉得自己可以大赚一笔。我也是无语了。

小叶父母遭受的是“直接欺骗”,还有一些父母,遭受的是“庞氏骗局”。《小欢喜》里方圆父母怕就是这一种,只不过电视剧中的诈骗团伙加入了更高级的玩法:同时制造实体产品。

看起来,好像是认认真真做实事的,但本质上还是“庞氏骗局”:即,先骗取你的本金,再拿你的本金作为利息返还给你,让你对其产生信任,进而投入更多的钱。等他们骗得差不多了,就带着本金“人间蒸发”。

这就是典型的“你贪人家利息,可人家盯上的是你的本金”。

去年春晚,葛优、潘长江、蔡明等主演的小品《“儿子”来了》,讲述的也是老年人被推销保健品的年轻人骗的故事。 

▲这么一看,发现蔡明老师脸上的脂粉擦得好厚啊。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比不得年轻人,他们有害怕疾病和死亡的担忧,因此,很容易被恐吓、被欺骗。 一开始,推销保健品的工作人员先是搭着免费的幌子招揽客户,比如免费给老人开讲座、发放面条、米,免费测血糖和量血压,免费体验保健仪器………老人家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为了能贪点小便宜,就去了。 一去,基本上也就只能接受“洗脑”了。推销人员嘴巴又甜,又深谙老人的心理。他们用上一些“纳米”“负离子”“基因疗法”“干细胞移植”等等之类让老年人听不懂的词,就很容易让老年人误认为他们很专业。 于是,他们今天花巨资买个保健床垫,明天花巨资买个按摩仪,后天再买一堆保健品,其实也就是买个心理安慰。 你若是跟他们讲:“如果这些保健品真的有效的话,医院开了干嘛的?”他们可能会回答“总有一些东西,现代医学无法解释”或者“你以为医院不骗钱啊”。 我见过最典型的案例是:儿子是医生,但老两口还是被骗的。 儿子苦口婆心给老两口讲医学原理,但他们听不进去,骗子一说“我认识一个叔叔,用了这个产品几个月,现在活蹦乱跳了”,他们秒信。而那个所谓的“叔叔”,也许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也许只是一个“托”。

若不是我爸妈比较抠,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我感觉他们似乎也比较容易被一些卖保健品的洗脑。

你给他们看一堆有论据(调研报告、数据分析等)的医学分析,他们看不懂,但是如果有人给他们讲故事:“从前,有一个人,没遇到我之前,得了癌症快要死了,遇到我之后,我给了他一个偏方,呦呵,居然活蹦乱跳了。大哥大姐你那么聪明,我能骗你吗?咱做不来那事儿!”

我估摸着他们也就真信了。 保健品是骗老年人的一个坑,旅游团也是。 我闺蜜桃子前段时间在微信上跟我吐槽:“我爸妈要去马来西亚旅游,我说我给他们报无购物团,他们不听。自己花了不到三千块钱报了一个陌生人推荐的低价旅游团。报就报了吧,出发之前我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他们在购物店买东西,他们也答应得好好的。结果,好家伙,他们这次出去一共买了两万多块钱的床垫,还给我买了一个八千块的手镯。我看到那个手镯,真的气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就那个质地的玉镯子,在广州商场里买,撑死了两千。” 桃子的父母也是“自家儿女说啥都不听,外人说一句就秒信”的那款父母。桃子有段时间给父母推荐一款好用的电吹风,她妈说“你那是什么眼光”。

后来,桃子回家,发现妈妈买了一款她之前推荐的电吹风。

她正纳闷儿怎么妈妈突然听得进去自己的建议了,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那款电吹风是隔壁的阿姨推荐她妈妈买的。 

3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好多父母听不进去儿女的任何意见,却对外人言听计从。我在社交媒体上讲起这些事儿,很多网友深表共鸣。 就拿我爸妈来说,有时他们宁肯信网络上的谣言也不肯信我。对他们而言,网络=权威,我说的=狗屁。  我想要跟他们科普一下防骗知识,直接对着他们说没用,必须要找一个“辅助工具”,比如书、网页、电视节目、其他人的说辞。 即使我比较了解法律常识(好歹本科学了四年法律)、金融知识(在金融行业工作十几年)、出版流程(出了几本书),但我想要跟他们科普这些知识,也得要借助其他“工具”。 去年我爸爸回家,火急火燎跑去银行网点排队交水电费,也没跟我打一声招呼。 我左等右等他不来,就去银行找他,发现他拿了取号纸,前面还有二十多号人排队。 我问他到底要办什么业务,他说要预缴水电费。 我说,我在手机银行上把钱转到你这张卡里就行了,你干嘛要来排队?我爸说,农村的这些事情,你懂个屁。 我二话不说掏出手机,耗时一分钟就把预缴的水电费转账到了他的存折里。我爸还是不肯信我,后来我找来银行的大堂经理,并陪他一起查询了存折余额,他才信了。 从银行网点出来的那一刻,我当真是觉得心好累。 “宁听外人的,不听儿女的”,父母身上的这种现象确实挺耐人寻味的。 分析起来,我觉得原因有三: 第一、  低自尊,不愿意承认孩子比自己懂、比自己强,努力想保住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和“尊严”。 有时候,他们也不一定不认可你的话,只是自己当了一辈子高高在上的父母,不愿意从高处走下来。如何维护住这点可怜的自尊?只有靠贬低儿女了。

也因为低自尊,他们年老以后也还想拼命证明自己是受欢迎的、受尊敬的,想证明自己还是可以赚大钱的,于是,一踩一个坑。毕竟,骗子的嘴最甜,最能给他们受尊重感、价值感。 第二、  杀熟心理作祟。 儿女是谁啊?不管他们长得多大,在他们眼里永远是那个穿开裆裤的“小屁孩”。平日在家庭里,他们能见识到儿女最不靠谱的那一面,比如抠鼻屎、拉屎不关门、起床不叠被子。在他们的眼里,这样的儿女绝不可能是“权威”。 外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对外人根本不了解,人家西装革履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再跟他们飙几句英语,说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词汇,他们立马觉得人家特别的“专业”。 第三、  时代使然。 前几天,我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我觉得这也可以是一个解释中国式父母何以如此顽固守旧的原因。

就拿我妈来说,她拒绝一切新事物,我买回洗碗机也不肯用,她喜欢听的歌永远是四十年前的《洪湖赤卫队》和《刘三姐》。

得亏我爸妈不似《小欢喜》中方圆父母一般有退休金,不然也不知道要遭遇多少“骗局”。

现在,时不时的,如果我看到老年人被诈骗的案例,就把案例通过微信发给他们。如果他们在家庭群里发一些谣言,我就把辟谣链接扔进去。

父母老了,思维已经僵化,行为已成惯性,改头换面的几率太小,我们只能尽力帮他们预防诈骗。

不过,每次看到老年人被诈骗的案例,我还是希望公权力机关不仅仅多发布一些防诈骗提示,还是要加大力度惩戒那些把黑手伸向老年人的“渣滓”,让他们不敢再铤而走险。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我爸妈平时省吃俭用,连用块纸巾都恨不能拆成两份,可这几年他们丢钱越来越厉害。今天我妈出去买菜,在菜市场为一块两块钱的东西跟小摊贩讨价还价半天,回来的路上因为公交车太挤,兜里的钱又被小偷偷光了。得亏我给她买的手机没被偷。

他们现在无收入、无积蓄,我只敢给他们每人卡里转一万块钱。我妈容易丢手机、我爸容易丢钱,我每次给给他们发的零花钱不超过两百,降低零花钱额度、提高给零花钱的频次,是我防止他们被骗、被偷的唯一办法。

我还怕我爸乱借别人钱。七八年前我爸一个朋友找他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车,两千块。现在,电动车价格降了,到现在我爸也没拿到钱.......我跟我爸说,他怕是不会还了。我爸说,哪里会?他不是这种人。我爸还有一个朋友,二十年前管他借了两千块,去年终于还了......

前几天,一个网友找我付费咨询(详询《情感咨询须知》),我说了流程:先付款,咨询完收款。她说她微信没钱,问我有没支付宝。我说有,结果对方突然来了一句:“那我一转账,钱不就去你那里了?”我秒懂她的意思,就回答她:“亲,我不至于连这点钱都骗。”对方回答:“哎呀,你太敏感了。”我没再回话,只是建议大家还是要找自己信得过的人去求助(信任对方的人品和能力),否则就不要开这个口。你的不信任,别人也是能感知得到的.....另外,这世界上,会骗你钱的骗子,说话一定很好听,他们能把你耳朵伺候得很舒服,不会让你感到任何不快,因为他们可以为了你那点钱,放得下自尊、拍得起马屁。而我只是个正常人。

ps:本文讲的只是“一部分父母”不是“所有父母”。我不是接受不了反对的声音。观点不同再正常不过了,这世界上没有对所有事物的看法都完全一致的两个人。但是,请好好说话可以吗。

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公众号头条有广告的时候,羊羊的原创文章会放次条,多谢体谅。次条有时候会按照行业互推规则,介绍一些别的公众号,大家感兴趣就关注,不感兴趣也无伤大雅。新来的朋友,可能没看过羊羊的宣传视频,大家点击这个蓝色字体的超链接,可以查看:《愿你心里有花,手中有剑 》

关注「晏凌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