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辞职创业,就是一条不归路.......

 新用户48533353 2020-06-04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7分钟

创业路上的几点感想


文/晏凌羊

导语

2019年,才算是我的创业元年。

刚刚试水,积累的案例和客户也不多,但我有几点感想想跟大家分享。

1

少想,去做

2019年一开始,我就跟合伙人说:“怎么办啊,我很焦虑,担心失败。”

合伙人说:“我很乐观,公司前景很好啊。”

在我眼里,他有点乐观;在他眼里,我有点悲观。但是,我们都是很勤奋的人。

后来我明白了,其实心态上悲观或乐观都不会影响一个人的行动力。每个人能被激励的方式也不一样。

对我而言,一想到明天可能就没饭吃了,后天可能就破产了,我立马能从床上爬起来干活。

对合伙人而言,一想到再努力一下,就能搏得更好的生活,他也愿意提早起床去干活。

而那些缺乏行动力的,不管悲观还是乐观,都懒得去行动。

对前景乐观,他们可能会觉得“反正吃香喝辣嘛,急啥”。

对前景悲观,他们可能会觉得“反正努力也没用,算了”。

所以,你看,悲观或乐观都不重要,关键要去做。做得成做不成,再另说。

之前我跟一个创业者聊天时,讲到未来,发现他也很焦虑。他后来跟我说了一句话:焦虑的时候,就去做点什么,焦虑感就减轻了。

2019年公司团队开完年会后,我写了一段感想:2019Action!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缓解焦虑最有效的办法是:马上去做,不要等待。永远不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人,不然,很有可能既没等到时机和人,又没做成事。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加油。

2

硬着头皮往前走吧

离职创业,往文艺里说,便是“想说点自己想说的话,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往现实里说,其实不过就是:我这种群众基础还不错但领导缘比较差的人,在体制内各种压抑、碰壁(体制的问题,不是哪个平台、哪家单位的问题),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即使混到退休,我最多也就能当个高级管理员,但为了这一天要熬很多年,而且那个结果未必是我想要的)

猎头公司给挖我,给我提供的职位吧,也是不尴不尬、不上不下的。

收入高的,空闲不多,各种束缚自由;空闲多的,收入跟在体制内差不多。

继续给人打工的话,照样人生不能自主,那还不如直接创业好了,为那点有限的自主和自由多付出点汗水。

创业真的很苦。我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经常是八九点钟还在公司加班。忙起来的时候,真的会忘记吃饭、喝水、上厕所。

有段时间,我甚至觉得自己完全沦为了一个工作机器,没有休闲,没有娱乐,脑子一刻也不得闲。

以前的旅行,对我而言确实是纯旅行,但现在,我去哪儿都背着电脑,就连在高铁上都在写方案。没办法,你不见缝插针地做,可能就错失很多机会,甚至导致公司会亏损。

创业的苦,不仅仅体现在体力上,还体现在精神上。焦虑是必然的,你知道自己下个月有饭吃,但不知道自己明年是不是有饭吃。

你时而豪情万丈,觉得自己所从事的这块业务,市场空间特别大,发大财似乎指日可待;时而感到大事不妙、大势不妙,自己马上穷途末路了。

创业的驱动力当然是金钱,但我当然不是纯为了钱去做事情。如果单纯是为钱做事情,人很容易后劲不足。倘若是为了“成长”,创业心态就大不一样。

比如,前段时间,我跑去跟客户谈一个项目。那个客户的预算特别低,时间要求还特别仓促,而我们给出的已是良心报价,最后,客户转而选择了报价更低的友司。我当时就有点纳闷儿:如果按照某个服务标准来做这个项目,那么低的报价、怎么紧的时间怎么可能完成呢?

后来,我才打听到:友司的服务标准和我们完全不一样。如果按照他们的服务标准,我们拿客户预算的一半价钱就可以做到。

但是,如果我们也用那么低的预算来做这个项目,那么,接下来会面临两种情况:维持一贯的服务水准的话,公司会亏损。降低水准的话,“做出来的东西我们自己都拿不出手”。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保持水准”也很重要。而这一次失败,也让我总结出经验教训:下次与客户洽谈时,尽量明确说明每一个服务环节的服务标准,让客户觉得“物超所值”。

还有一次,另一个客户跟我说:“我们想做这个项目,是不是得三十万?”
 
我说:“如果按照目前的标准做的话,是得这个价,但是我觉得花三十万做这个东西太不值了。这钱这么花,我看着都心疼。这样,我给你支个招,三万搞定。你们别花这个冤枉钱。”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我好像找到自己赚不了大钱的原因了,但我并不想改。我觉得客户又不是傻子,你忽悠得了人家一回,忽悠不了第二回。

把客户当朋友,真心为他们着想,时间久了,人家对你的认可度自然会提高,而这就是传说中的“口碑”,这才是无价之宝。

我是这么认为的: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将目光放长远一点,因为同一个事情,你现在看和五年后看,你可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交朋友,永远比赚钱重要。

但是,我也不建议好高骛远。年轻人创业真的不要动不动就想做全国首例、全行业首家……因为最后能成功的,往往不是首家。

商场如战场,第一个冲在前面的人,起到的往往只是宣传作用,而人们对新产品、新服务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当有更大的资本发现你开发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有市场,人家投入大量的资本迅速跟进,你就变炮灰了。

3

创业就是要做好受委屈的准备

有段时间,我们接了一个项目,但这个项目推进很不顺利,我自己做到后来也心浮气躁,几次想止损了事,后来索性当了“甩手掌柜”。

那是我创业以来,遇到的第一个棘手项目,以至于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吃这碗饭、走这条路。

那段时间,我心里觉得特别委屈,却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

某天下午下班后,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坐在家门口的凳子上沉思了好一会儿,还没出息地掉了几颗眼泪。

后来,我反省了下自己,觉得自己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没有彻底地实现由“甲方代表”到“乙方代表”的身份和心态改变,与客户沟通不够到位,缺乏足够的耐心,发现项目有亏损可能,就产生了“受害者心态”。事实上,亏损这事儿,也得看你怎么看了。如果单纯只看利润,确实是有可能亏的;但是,如果能通过某个项目积累经验、案例和口碑,却是“赚”的。

那之后,再跟客户沟通时,我尽量把双方的“权、责、利”讲清楚,特别是要明晰“收多少钱对应的是多少服务”这一要素,这样能少许多误会。

如果双方沟通不畅,那就暂时搁置争议,等大家心平气和了再来沟通,效果也会好很多。

大家立场和诉求不同,有不同想法是常事,这点抗击打能力我应该要有。而我之所以难过,倒不是觉得委屈,也不是觉得别人哪里不对(我这人从不记仇),而是看到项目没办法在我手里善始善终,有点内疚,有点怅然,有段怀疑自己。

这个事情的发生,也让我终于下定决心再注册一家公司,追求差异化发展,往自己更擅长的领域去“发力”。如果不是这次打击,我觉得注册新公司的事情可能我还要再拖上个一年半载。

我觉得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事,但那些事情未必都是坏的。也许,因为它的存在,我们再次有机会认识了自己,走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路来。

作为初创公司,有时候难免会受点气的。有时候去拜访客户,可能人家一两个小时都晾着你。换二十几岁时,我可能会产生一点点怨念。现在?我打开随身包里带着的笔记本电脑,噼里啪啦打几千字写篇文章,这段在以前的我看来比较难熬、难堪的时光轻轻松松就过去了。

做哪个行业不会受气呢?当博主我还天天被网友谩骂、攻击呢。

只是,到了这把年纪,我已经很少把时间、精力花去生气了。生死之外,都是小事,不至于让我心情压抑。

在体制内打工受气和在体制外创业受气有啥区别呢?我感觉就像是受丈夫的气和受婆婆的气之间的差别吧。
 
受婆婆气,只要丈夫还明事理,日子不是过不下去,离婆婆远点就是。若是长期受丈夫气,估计就要离婚了,而离婚这事儿的影响范围大。
 
体制内打工,你跟让你受气的人(比如领导)的关系大多是“强关系”,你的反抗成本高。体制外创业,你跟让你受气的人(比如客户)之间是“弱关系”,你的反抗成本低。
 
受气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不管你受着什么气,你都要努力积攒“大不了老子不干了”的底气和勇气。

人生的路每一条都难走,但不是没有路啊,大不了再多吃点苦嘛。

4


适合你的路,就是对路

 
某个周末,我跟一个土豪客户谈妥了明年的小合作,从他身上我赚不了太多钱,但能学到东西。
 
他刚刚跟我说:“找对人,比做对事重要。还有,永远不要追着钱跑,钱会躲开每一个想抓住它的人,而且那样你会很累。想办法让钱来追你,你自己体会下。”
 
我秒懂他的意思。
 
一年前,我从体制内辞了职,带着一种活不下去就去街头表演“胸口碎大石”的心态……一想到从此再没人定期给我银行卡里打钱,心里还是会有点惶恐的。
 
一年过去,发现很多事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难。拿着镰刀在荆棘遍地的荒山上行走,只要肯吃苦,还是能开辟出一条小径来。
 
踏踏实实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用真心和手艺换取信任、修好沟渠,渠成了,水就慢慢来了。也许水没有那么多,但每一杯都会格外甘甜。
 
最近很多人问我要不要辞职的问题,我觉得这事儿也是因人而异的。这世界上没有对的路,只有适合你的路。人生路千万条,甚至都没有最优解,一切只是权衡和取舍。没有一条路是好走的,也没有一分钱是容易赚的,甘蔗没有两头甜,吃苦和受气你总得选一头,关键看你适合选哪样。
 
人生没有套路,适合你的路就是对路。

我也知道,在一个认同“成王败寇”的社会,人们对于创业失败者的宽容度,其实挺低的。你34岁从体制内跳槽到体制外,人家觉得你经验足够多、豪情未泯灭,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愿意给你提供好的岗位和薪酬。你若是40岁创业失败再去应聘个什么职位,估计连狗都懒得搭理你了。
 
创业是一条不归路。这么多年,温水煮青蛙的生活,让我生出了惰性,我的确也想找回高考前那种“你只有这条路可走,别路不通,只能拼了”的劲儿。

人到中年,还有机会换个跑道从零开始,从头到脚再成长,应该也算是一件幸事。
 
所以,拼吧。也希望老天能给我足够的体力、时间和空间,往后的事情,谁知道呢?做好每一步,比憧憬或忧虑未来更有价值。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念

你们的小肥羊是一个特别实诚的人,从来不做虚假宣传。我见过一些比较浮夸的自媒体作者,上来就称自己是某公司的CEO,可公司只有两三个人。还有的人动不动就服务过几千万人、百万畅销书作者.....可真正懂行业规则的人,会明白这里边到底有多少水份。

真那么牛掰,还需要天天苦逼兮兮码字赚钱啊?我知道大家都有慕强心理,但我真的比较痛恨包装。是咋样就表现出咋样,我们自己觉得自在,一部分观众也会觉得你诚恳啊(虽然另外一部分人会因此看不起你)。

我们公司主要服务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不对个人),大家想给公司的小哥哥、小姐姐们赏饭的话,欢迎联系我们团队的运营总监。 

关注「晏凌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