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修理婚姻,我只修理你

 新用户48533353 2020-06-04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6分钟

不是所有的故障婚姻,

都值得你去修理

文/晏凌羊

1

有段时间,我特别忙,忙到每晚八点才回家吃完饭,每天跟孩子相处的时间短到我自己都无法直视。

有天晚上,娃儿说要等我一起睡觉,我说“马上就好”,接着,我立刻开电脑打印明早需要快递出去的文件。

我以为自己真的可以“马上就好”,岂料电脑和打印机都出现了故障。我尝试着去修,以为自己很快就修好,结果呢?等娃儿都睡着了我还在尝试修电脑、打印机……

当天的心情,真是五味杂陈。

我在社交媒体上感慨了一句:如果二十岁时我知道现在过的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以及“陪娃和搬砖、健康和拼搏不能两全”的生活,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好好锻炼,好好选择。

不出所料,又有人第一反应是:“唉,离婚也有离婚的不好。”

这一番话,说得我“矫情病”顿时全好了,也丝毫不觉得自己“凄凄惨惨戚戚”了。

我心想:若是不离婚,累一天回来遇到这种情况,说不定还要吵架……那得多累。

有很长一段时间里,若是哪天我说我心情比较丧,一定会有人联想到我是因为离异了心情才丧。我女儿哪天若是不高兴,也一定会有人认为她是因为成长在单亲家庭里所以不高兴……

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生而为人,即使您拥有万贯家财、美满婚姻、成器儿女、健康长寿,您就能天天傻乐?您的孩子成长在幸福家庭中,就不会有不高兴的时候?

我后悔年轻时没有“好好努力”“好好锻炼”“好好选择”,难道就只有选择配偶这一项可供联想?有没有可能包括选择自己想发展的城市,选择事业方向,选择供职单位,选择早点买房,或者,就是选择不炒股?

靠一个离异人士偶尔的“丧”来增强自己在一段僵死婚姻里忍耐下去的确信,我觉得这才比较魔幻。

离婚从来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

“不离婚”也不等于“婚姻幸福”。

何以有些人会认为不离婚对孩子无害,认为“不离婚”=“幸福”啊?

这世间婚姻,有万千形态。“可意”的,大概占一成;“可忍”的,大概占七成;“不可忍”的,大概占两成。

这玩意儿就跟财富分布一样。有钱的,占一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占七成;超级穷困的,大概占两成。

谁不想拥有可意婚姻、巨额财富,但可能吗?

如果你刚好就是这种“不可能”,咋办?选让自己更幸福的那条路呗。

“不可忍”的婚姻,你若忍下去,怕是被“吃”得渣都不剩,那就别忍。

没钱?那就去努力,穷鸟勤飞。

一个人的认知,应该是多维的、立体的。别人做什么选择,总有别人的理由。上帝视角应该是悲悯的,充满体谅的,而不是充满优越感的、居高临下的。

2

坏婚姻就像我那台发生了故障的打印机。

公司里有电脑,所以我家里买了这一款。从买回来到现在,就用了二十几次,但故障了至少十次,那天晚上则彻底罢工了。

当初我想着它价格便宜,我用到的次数也不多,就随便买了一台凑合着用。岂料,打印测试页的时候还好好的,过了退换货期限后,我再拿它打印超过十页的文件,它就频繁卡纸、出故障……

一开始,我也忍,虽然它无数次需要浪费我的宝贵时间去清除卡纸、重启,我也觉得一切尚在我能忍受的范围内。

那天晚上它彻底罢工,一开始我想着最好当晚打印好文件,这样次日一早可以寄出去,于是,我耐心修………结果,捣鼓一个多小时,硬件故障我实在搞不定。

再想想现在我每天最缺的就是时间,我实在没空修理它,这样做真是得不偿失,于是,我直接下单买了个新的、贵的,把买来不到小半年的打印机抱了出去,扔了。

故障机摆在家里,我嫌它占地方,看起来全新但有点故障的打印机扔出去了,有需要、有耐心的人还可以将其修好了捡回家用。

这事儿多像婚姻啊。

一开始你想着凑合,最后它真会给你一个凑合或是凑合不下去的结果。

选择比努力重要。选对了人,你就成功了一半;选不对,那你后期再努力也没什么大用。

有时候,我们丢弃的,可能是别人珍惜的。原因在于:你和别人为此支付的成本不同。你花六百块,得到的只是三十块的享受,心里自然不爽。别人不花一分钱,得到了二十块的享受,会感激老天眷顾。

我就认识一个男人,跟婚内出轨的小三结了婚。前妻家境好、学历高、收入高、长得也不错、自己开有公司,对男人不满意已久,一发现他出轨就离婚了。而现妻是农村来的、初中学历,婚前是一家小超市的收银员,她跟男人结婚后,对男人的满意度非常高,就是因为她支付的婚姻成本比较低、而结婚收益比较高。

老一辈人常说,年轻人的东西坏了不是先修,而是直接换。对待婚姻也是如此。言下之意,年轻人没耐心,不懂得慢火熬汤,不懂得给自己和别人机会,不懂得好婚姻是长久磨合、经营出来的……

我不大同意这个观点。

物质匮乏的年代,修理旧物品的成本比购买新物品要低很多,所以人们倾向于东西坏了先修理。举个例子,那个年代我们买双鞋二十几块,修一双鞋一两块,那大多数人肯定选择先修。

但是,到了物质饱和、人工成本高的时代,大部分损坏的物品根本不值得修,或是修理成本太高。

举个例子,我那台打印机,我自己是搞不定了。如果请售后人员上门修,上门服务费两百起,还不算更换零配件的费用,不算我联系售后人员需要花出去的时间、精力,而买一台新的只需要六百元。修好了,它日后可能坏得更频繁,会“吃掉”我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是机会。

而当你买得起更好用的物品时,当你觉得在它身上浪费掉的时间若是花去挣钱,可能已经挣回两三个同等型号和规格的打印机了,你自然就不想在它身上浪费时间。

家里的手机、空调、马桶、电脑、电视、冰箱等等也是一样的,修它的费用差不多可以买全新的。没办法,即使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很不环保,但商家的目的就是希望你去买新的(除非国家有强硬规定,鼓励“能修则修”),而消费者只能做出对当前的自己来说,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这种问题,反应在婚姻上也是一样的。

大多数即将或已经散架的婚姻,大多已不值得“修”或是“修理成本太高”。上一代太看重婚姻这个形式、这个“面子”,所以他们大多能“舍得一身剐”或是“打碎牙和血吞”,只为追求最后的圆满。

而年轻人则更看重自己的感受、生活的“里子”,当他们发现一桩婚姻需要耗尽自己的元气去维护,且维护了也未必能得到好结果,当然要及时止损、保存实力,去追求更好的。

老一辈强调“从一而终”,新一代追求“我配得上更好的”,都没什么错。大多数时候,生活不是这么简单粗暴就可以分类的,关键还是要看“标的物”是否值得修理。

年轻人也有修车的,因为修理费比买车便宜;老一辈也有遇上人渣了就及时止损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都在衡量每一个选择的性价比。

而我们的底气,也决定了我们会作何选择。底气越足,对故障物品、故障婚姻就越没耐心。

3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桥段。

法院院长宴请老领导一家,席间有下属殷勤拍马屁说:"老领导和阿姨结婚50周年,不容易啊!给我们小辈们传授下经验好不好?"

老领导清了清嗓子说:“经验谈不上,也就一个字,忍。”

领导夫人却接话:“错了,是四个字,一忍再忍!”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听到这样的言论:

“美好的婚姻是由视而不见的妻子和充耳不闻的丈夫组成的。”

“长久的婚姻,实际上是恒久的忍耐。”

的确,人生许多事情并不能只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面对伴侣的各种毛病和缺点,有时我们不得不靠后退、让步、妥协和忍耐来维持一种动态平衡。

牙齿都会咬到舌头,夫妻两个人长期在一起生活,难免在日常生活中有磕磕碰碰,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睁只眼,闭只眼”算了。

可是,千万不要把忍耐鼓吹为“婚姻中大智慧”。如果真有这种智慧,那也应该是“互相忍耐”,而不是其中一方单方面去忍耐另一方。

毕竟,现实生活中,在婚姻中忍耐得更多的却是非过错方,比如被家暴、被戴绿帽、被占便宜的一方。

家暴伴侣的人,一言不合就打人,体验到让别人屈服的快感,痛的又不是自己,多爽啊。他们不被要求“忍住不打人”,却有人要求被打的人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忍一忍”,或是给对方一个机会改过自新。

给伴侣戴绿帽的人也很爽,“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就是他们喜欢的生活。他们不被要求“忍住别出轨”,却有人要求他们的伴侣为这为那忍一忍,或是给机会他们回归家庭。

从来不做家务,不参与育儿,回到家里就当大爷或是打游戏、打麻将的人也不被要求“忍住别占别人便宜”。他们不为家庭付出但可以享受家庭提供的一切便利,就是占了便宜的一方,而且一直想占下去。伴侣不同意了,不想被占便宜了,舆论就让伴侣“忍一忍”“给个机会等他们长大、成熟”。

婚姻中一旦出现问题,就有人这么劝非过错方:

“为了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为了不让老人伤心,为了不影响双方的利益和面子,你不能离婚,你要忍啊。”

“Ta啊,长多大都是孩子,再过几年就懂事了,你也就‘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于是,明明婚姻已经千疮百孔,很多人依旧要在外人面前扮演举案齐眉的伉俪形象。

婚姻的当事人忍辱负重,由“想离”而“不敢离”到“不能离”,最后“懒得离”。

青春年华,大好时光就这样在凑合中流逝。两个人到最后就这样凑合了一辈子,彼此折磨了一辈子,然后还自豪地说“我们金婚了耶”。

要我说,这样的低质量婚姻,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

忍耐或是修理这种“故障婚姻”,非过错方难道不需要成本的吗?为此花出去的那些时间、心情、精力成本,也是无法估量的。

有些人、有些婚姻,根本不值得你用有限的人生时光去适应、忍耐和“修理”。把这些时间、精力花去别的地方,你早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了。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念

我:“逗号,起床了。”
逗号:“不起,我要再看一会儿梦。”
“看梦?”
“就像看电影一样啊。”
“我们得早点起床去看牙。”
“让医生帮我修一下牙齿吗?”
“是。”

看梦、修牙齿,小朋友用的词汇都挺有趣,只有大人要按照所谓“正确”的规则用词。这不,天天有人在后台当我的免费语文老师:“博主,这个词不是这么用的,而是那么用的。”啊啊啊啊,都是第一次做人,尝试着有趣一点嘛。

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关注「晏凌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