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帮着男人骂女人的女人

 新用户48533353 2020-06-04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6分钟

那个帮着男人骂女人的女人


文/晏凌羊

现实生活中,我感觉女性似乎很容易听到这样那样的恐吓性言论。

比如,有的男人喜欢这么恐吓女人:就我所见,离婚女人再婚找的那个,还不如前一个。

有的女性听到这话,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哦,是哦。比如我认识的那谁。前夫只是好吃懒做不干活而已,但平时对她还挺好的,可是她非要离,离了之后她又找了一个,可你知道吗?她后来的丈夫经常打她呢。”

可是,据我观察,“离婚男人再婚找的那个,远不如前一个”的现象更普遍。相反,大多数女人离婚后,若是能坚强、独立一点,普遍过得比以前更幸福了。即使再找,大多也比前一个好。

就拿我家保姆的女儿来说,她也是离过婚的,不过现在带着女儿再嫁了。

她前夫是一个吸毒者,酗酒、吸毒、家暴等等恶习都有,为了能离成婚,他们全家都蜕了一层皮,去法院起诉了两次,第二次才判离。拿到判决书后,全家人从云南逃到了广东扎根下来,就是为避免被骚扰。

现在,她找的第二个丈夫,有正经工作,待她女儿视若己出,人品也还不错,全家人总算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

这样的故事,我能讲一百个。

也就是说,“女人离异后再找,还不如前一个”的现象,在大清朝时代可能是成立的,但是到了今天,却未必了。

这只是一个几率问题,可是为啥还有人以此来恐吓离异女人呢?

男人这么恐吓,大概是希望女人能原谅他们的过失,以杜绝他们“刚送走一个孙悟空,又娶进一个猴”的风险。

女人帮着这么恐吓,可能是因为她自己无法面对离异后不确定生活的恐惧,所以把这种恐惧投射到别人身上去了。

再说一个例子。

我记得在前段婚姻里,我时常因为前夫不着家而烦恼时,有两个女性朋友劝我:“男人不都这样吗?我老公也是这样子的,几个大男人大晚上出去打个牌、吃个烧烤啥的,能出啥事儿啊?男人都得要应酬的啊,天天呆在家里你又会嫌他不上进。过日子嘛,不得睁一只眼闭一只嘛。”

这个劝说口吻,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在很多女人眼里,男人只要不搞外遇(或者暂时没被你发现他搞了外遇),只要跟哥们儿玩到深夜还知道回家,那就还是好男人。如果你因此不爽,那就是你“作”、矫情、不给男人自由。

可我当时真的不认为男人到了凌晨还不归家、和哥们儿混在一起的行为,那叫上进。有了“上进”这层皮做包装,男人就可以玩得理直气壮。而在他外出期间,所有的家务、育儿责任都是女人的。在他的眼里,女人就不需要社交、休息,就必须天天呆在家里等他到夜深。

当这些话从男人嘴里说出来时,我还可以理解,毕竟,他们要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要通过打压女人的方式获取特权。但是,当女性自动自觉站出来维护这些男人的特权,并要求你也跟她一样识大体时,我万分不解。

几年过去了,这两位女性朋友的遭遇是怎样的呢?

其中一个,前几年离婚了,因为她身体查出来有毛病,医生判定她很难受孕,丈夫没法接受她,非要离婚,她挽回无果,只好离了。

第二个,前段时间在微信上跟我吐槽说她想离婚。

我说,你们咋地了呢?

她回答:“我特么的跟男领导、男同事说句话,他就问我是不是出轨了。几年了,两个孩子全是我一个人带大,他天天晚上出去打麻将不归家,我特么的就是有心,可哪里找得到空子出轨?这日子我总算是过够了。”

而我只能感慨:自私的男人,脑回路永远是一样的。他们永远只看得到自己的利益,并通过打压你、控制你、给你洗脑的方式巩固自己的利益。你的利益、你的痛楚、你的诉求,他们看不见。他们完全没有“夫妻才是共同体”的概念,骨子里还有点厌女。

女人想要给这类男人洗脑,多半也是做不到的,因为他们背后有一个非常稳固的社交圈,圈里每个人都会支撑他的价值观。你不支持,你就成了那个圈子里的异类,会让他觉得自己“特没面子”。

对那个圈子里的人而言,最有面子的事情是什么呢?是拍着胸脯跟哥们儿说出:“我媳妇从来不给我打电话,不论我多晚回家都不生气,可识大体了。”再接下来,可能就是:“我媳妇儿更好,都不管我在外面怎么玩女人的,只要我拿钱回家,她就高兴。

女人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为他们所用的工具,比如做家务、生儿育女、充面子(别人有的东西,比如老婆,我也得有)。不物化你?不存在的。

人生的一部分无奈就在于:有些事情,你真的要等到结婚了才有机会发现。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女人感慨“男人婚前婚后两个样”呢?

被追求阶段,你以为自己是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婚后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猎物、一个山头而已。

若不巧遇上这种精神上的gay,女人还是躲远一点吧,就别自欺欺人地拿丈夫圈子里盛行的那套价值评判标准要求自己,甚至拿着它去教化别的女人了。

如果男人给你洗脑,并要求你给他长面子,请试图问问自己:对方的言行,是否构成了对我的妨碍。对方的的权利是权利,难道我的权利就不是权利?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

我真的觉得,生活在一个男权社会,女性得有最起码的反洗脑能力,因为男权社会给我们洗脑太容易了。

比如有的女性身处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总期待通过嫁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弥补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心里缺失。

她们年轻时被洗脑,老觉得结婚是自己的一大出路,心里总想依赖一个男人,总希望生命中出现一个盖世英雄踩着七彩祥云来救自己,于是,大好时光拿去追逐这些。

待得有一天,当她们意识到,女性真的只有靠自己才能获得人生的主动权以及真正的幸福(即使有的女人表面上看起来是靠了男人,但实际上那也是她们拿自己拥有的价值“交换”得来的),人生奋斗黄金期往往已经过去了。

人到中年,她们受到各种桎梏和拖累,光挣点面包钱、把孩子照顾好、一日三餐做好,就已经用尽了全力,再没有多余的时间、力气去打拼,只能感慨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有一次,我跟一朋友聊天,聊及福建某县的性别歧视。

原来,女人先怀孕,生下来以后如果是儿子,才能跟男人结婚……是真的。

就包括朋友的上司(福建省某县人),已经是一家大企业的老板,但是,他老婆当初也是因为怀了儿子,才进了他们家的门。过门时,原先说好要给老婆的六十万彩礼,后来一分钱没给,理由是:儿子都生下来了,你还能跑去哪儿?

我说,这是什么狗屁规则?如果女人们都自强自立点,都不上牌桌,他们找谁玩去?

朋友说,你知道当地人是怎么恐吓那些想出走的女性的吗?女人跑出去打工,如果不是家族中的男性把她们带着出去的(其实就是要接受家族男性的监督),而是自己一个人跑出去的。回来之后,她们会遭受当地人的白眼,每个人都会以“谁知道你干不干净”的眼光看着她。个体如何拧得过大腿?何况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女孩,一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机会,也没有锻炼技能的机会,她们在外面也很难产生社会竞争力,最终还是得回到村里,靠嫁人生子获取生存资源。那套不公平的规则,你不愿意服从,但总有人愿意服从。当服从成为主流,你螳臂当车,只会被无情碾压。

唉,这也算是男权社会围剿女性的一个侧面了吧?

现在,很多人总喜欢把“男人是未进化好的物种”挂在嘴边,但我的看法不同。

为了维护群体利益,男人们可是非常团结的。

如果男人真的是未进化好的物种,他们是没办法建立起男权社会这样一个严密、环环相扣、有组织有纪律有监督有评价的体系的。

他们自己内部配合默契也就罢了,还非常擅长分化敌人,培养大量“男权女”为他们鼓劲加油。

我知道,社会惯性一旦形成,就很难刹车。

女性们唯有意识到“男人们其实很聪明”这一点,才能“师男长技以制男(权)”,才有可能让男权社会的车轮停止对女性的绞杀。

而作为女性,真心希望大家能记住一点:作为这个世界上的与男性同行且对立的另外一个性别,我们同样也是人。既然都是人,那大家遵循的行为规范都应该是一样的。

比如,缔结婚姻契约后,男女都不应该出轨。

比如,夫妻双方在婚姻中应该互相尊重、相濡以沫。

所有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洗脑术,都是不平等条约,都要警惕。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念

我们在文章中提到了某个地域某种现象比较普遍,只是在描述一种情况,不是讽刺整个地域的人。我们说某个职业的某个人,说的只是那个人,不是在抹黑整个职业。

如果你非要认为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在抹黑医生,电影《无间道》是在抹黑警察,电影《熔炉》是在抹黑教师,《妈阁是座城》是在抹黑商人,《芳华》是在消费军人,《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是在消费南京人,《唐山大地震》是在消费唐山人………那咱们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本文中说到了福建某县人,也只是顺嘴提一句“那个县这种情况比较多”,不是说“那个县所有人都是这样子”。为了不被“家乡宝”骂,我连具体的县名都没说。求放过哈。

ps:羊羊时不时会接点广告或约互推,这种时候需要遵守特定的行业规则,还请多多体谅。新粉可以关注羊羊这个视频哦:《愿你心里有花,手中有剑》。谢谢大家的时间哦,我们相约明天见。



关注「晏凌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