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小说里的坏人,结局都不会太惨

 新用户48533353 2020-06-04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文/晏凌羊

金庸这个人,其实是很舍不得虐他笔下的坏人的,倒是虐起主角来毫不手软。

你看他虐杨过、令狐冲、狄云、张无忌等等主角的那个手段,真是让我叹为观止。

像乔峰,一个多么顶天立地的英雄,金庸非得让他自杀。

岳灵珊多单纯善良一女孩子,是令狐冲心头永远的白月光,金庸安排她被林平之杀死。

金庸写小说还有一个特点:不到万不得已,他不让他笔下的主角杀人(韦小宝算是唯一的例外)。能让坏人互相残杀或自取灭亡,金庸绝对不会让主角杀人、报复。

研究金庸小说中坏人的死法,你会发觉他们都死得千奇百怪,而且他们基本上都不是被主角亲手杀死的。

满手沾血的李莫愁,金庸最后安排她中了情花毒,然后葬身火海。

杨康最后是为了杀人灭口,打到了黄蓉的软猬甲上,被江南七怪之南希仁遗留在刺尖上的剧毒刺破手掌,中毒身亡。

欧阳克被巨石压断腿,行动大为不便,最后被杨康捅死的。

欧阳锋是跟洪七公比武,双双气数已尽,死在了华山之巅。

《连城诀》中的坏人们也不是狄云杀掉的,而是因为贪财而身中剧毒团灭的。

《书剑恩仇录》里的反派张召重,简直就是个“打不死的小强”,陈家洛几次放过他,最后他被狼咬死。

《飞狐外传》中,有个反派叫陈禹,这人为学得武功秘诀,先是杀了手无寸铁的孩子以要挟,又用生生累死了同门师叔,最后被赵半山戏耍,不顾一切的想逃生,结果撞到已经烧红的铁门板上,被烫死。

最典型的就是《倚天屠龙记》。张无忌被朱九真和她的父亲朱长龄虐得好惨,被迫跳下悬崖,朱长龄为了获悉谢逊的下落,也跟着跳了下去。结果呢,少年张无忌个子矮小,钻进了山体的缝隙,去到了山那边,发现了《九阳真经》。朱长龄也想过去,结果就被卡住了。

为了弄死朱长龄,金庸还设计了张无忌断腿这样一个情节,使得他不能给朱长龄送吃的喝的……这样,朱长龄才终于被饿死了。

岳不群算是被主角杀死的,杀他的人是仪琳,但仪琳当时也不是有意要啥他,而是不杀他的话,令狐师兄就要死,她没办法。

马夫人的死法比较奇葩。阿紫用匕首将她划道道伤口,然后涂蜜糖水,诱引蚂蚁来噬,接着再递给她一面镜子,结果她就气死了。

灭绝师太不算是个善茬,也曾经杀死很多无辜者。连徒弟纪晓芙这样无公害的人,也死在她手下。后来,她被赵敏弄去万安寺,为范遥的言语所激,从着了火的万安寺上跳下来,一为自杀,二为救周芷若,三为不欠张无忌人情。

公孙止和裘千尺,彼此互害,最后双双掉入枯井而死。

东方不败死为了救受制于任盈盈的杨莲亭,猝不及防被任我行杀死。

袁紫衣的禽兽父亲凤天南最后死于汤沛之手。任我行、杨沛是反派,此情节符合金庸小说中“反派杀反派”定律。

任我行死得最刻意,可能是突发脑溢血?

令狐冲算是金庸小说中杀人最多的男主角了,可是金庸也没安排他直接杀死左冷禅,而是说他在黑暗的山洞中先偷袭令狐冲,令狐冲先让他中剑,他站立不稳,扑倒下去,刚好扑到了剑锋上,挂了。

裘千仞作了很多恶,但金庸最后给他安排了一个好结局:跟着一灯大师出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后,他被金轮国师打死,临死之前得到了瑛姑的原谅,卸下了心理债。

《倚天屠龙记》中谢逊杀了很多人,而金庸安排他做了男主角的义父,最后改邪归正、皈依佛门。

金庸创造戏剧冲突的主要方式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而大仲马不仅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还把丑恶的东西破坏了给你看。

金庸的文学创作,受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影响严重。他会给恶人安排不好的结局,宣扬“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但也宣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与此同时,他也怕脏了主角们的手,不到万不得已不让主角们手上沾血。大概是因为,他觉得杀人是业障,他是在不忍心让主角们背负这样的业障吧。

金庸小说,处处透着佛心,处处有着禅意。

他写小说的时候,只是学了些佛理,并没有皈依佛门。他彻底皈依佛门,封笔好几年之后的事儿了。

他自己也曾说过:“我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哪一位佛教的高僧教导,纯粹就是一种神秘经验,是非常痛苦的和艰难的过程。”

促成金庸皈依佛门的,是19岁的长子在美国自杀这一事件。这让金庸非常后悔和愧疚没有及时和儿子探讨过生命的意义。

之后,金庸开始深入思考生死问题。最后,他在佛教里找到答案。

他也研究过《圣经》,但还是觉得自己更有佛缘。

金庸对佛学的推崇,隐藏在了自己的作品里。

除了不舍得让主角杀人之外,金庸还在笔下写了很多有慈悲心的高僧。

排第一番位的高僧,要扫地僧。扫地僧的武功,当然是很强大的,他能以一对四。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得道高僧。

每次慕容博与萧远山偷看少林寺武功秘籍的时候,扫地僧总是会放《法华经》在一旁,劝两位迷途知返。见两人执迷不悟,他也不着急,只是坚信“佛门无不可度之人”。

扫地僧武功强,能服人;气度好,能渡人。因此,金庸先生安排他同时“渡”了乔峰和慕容复的爹。

金庸笔下的得道高僧,还有一灯大师。

一灯大师以前是皇帝,因痴迷练武,老婆瑛姑被周伯通挖了墙角。瑛姑和周伯通生的儿子被裘千仞打伤,瑛姑求一灯大师救儿子,但一灯大师没办法越过自己被戴绿帽的心结,见死不救,瑛姑的儿子就这么没了,从此,瑛姑恨上了一灯大师,几次想置他于死地。

瑛姑后来变得不再那么疯狂,是找到周伯通之后,这个为爱痴狂的女人好似终于“心定”了。

瑛姑也尝试过找裘千仞报仇,但老是打不过,而且裘千仞还被一灯大师给点化、降服了。

一灯大师是很有慈悲心的人。他一直因为当初自己见死不救,对瑛姑心生愧意,因此,瑛姑想要他的命,他就一个态度:你拿走吧。

他的这种慈悲心,让他卸下了良心债,也“渡”了瑛姑。

《倚天屠龙记》中的空见是少林四大神僧之首,内功与外功深不可测,但是为人慈善。

相比扫地僧,空见感化别人的执念太过强烈了一些。为了感化金毛狮王谢逊,让他不再找成昆报仇,不再滥杀无辜,空见自愿挨谢逊七伤拳,不料谢逊使诈,空见在全无提防的情况下,被谢逊打死。

也正是因为打死了空见,谢逊的人性开始复苏,为他日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奠定了基础。空见就是那个把学生带到高二的班主任,学生高中状元,功劳却算到了高三班主任(少林三渡)身上。

舍己为人到这种份上,也算是佛家的最高境界了。佛祖“割肉喂鹰”“舍身喂虎”的精神,空见算是执行到位了。

佛说万物皆有佛性,也同有魔性。

人的佛性是善,表现为慈悲,做事先考虑别人,能忍受痛苦。

人也有魔性,人的魔性是恶,表现为杀生、偷抢、自私、邪念、挑拨是非、煽动造谣,妒嫉、恶毒等等。

人人皆有佛性,都可当下成佛。

佛不是释迦摩尼,如果修炼到家,你也可以是佛。

这一过程,即禅宗的“直指人心”。

金庸写的小说,就有这种直指人心的力量。他不仅仅同情好人,他同时也同情坏人。确切地说,他同情的只是“人”,只不过他们刚好能按照世俗标准分出个好坏。

李莫愁算是女魔头了,但是金庸写她的死,也写得特别凄婉。临死前,她还唱了一首凄厉的歌:“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以身相许?天南地北……”

你顿时会觉得:唉,她也是个为情所苦的可怜人。

梁羽生之前曾写文章指出,“金庸有一项特别之处,就是写坏人写得好过写好人,金庸可以钻入坏人的内心世界,有时你读来都会同情这个坏人”。

金庸早期的小说,善恶分明,因果有报。可越是到后期,他的笔触越温柔,对坏人也越加开恩,大概也是因为他也开始明白: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我估摸着,金庸是想让笔下的人物都能有所成长。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写到一个坏人,就把那个坏人写死,那么,金庸小说恐怕也就没啥吸引力,跟地摊小说一样了。

以上。

全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