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一个对我最有用的「时间管理」方法

 rogerkfl 2020-06-04

大家好,我是灵姗。前几天有小伙伴问,自己又要上班,又要复习考试。应该怎么安排时间?

我之前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毕业后,我同时面临着白天要工作,晚上兼顾自媒体的情况。

工作日晚上时间的时间利用率对我来说就非常关键了,通过这个方法,我保证了一周两次的更文,每天至少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先来说一个误区,之前我在学习时间管理时,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学了一堆像“番茄工作法”这样的工具。

虽然表面上看,方法论是学够了,但是结果并不好用,打了两天鸡血之后,就会重新陷入迷茫焦虑的状态当中。

这是什么原因呢?

自我分析

举个例子,过去我也是这样,白天又是开会,又是微信,时间被切分成碎片,心情浮躁。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回到家,心想:

“终于到家啦,我这一天工作可太辛苦了,不如玩15分钟手机休息一下再学习吧。”

结果一玩手机就玩成了下面这样。

刚放下手机打算学习,又被家里的琐事打断,然后心情开始烦躁,「啊!好烦,现在状态不好,明天再说吧。」

又或者是「为什么学不下去啊,我真是太没有用了」

可想而知,自己的心态已经崩了,更别提什么利用下班后的时间了。在这样的状态下,原来学的那些方法论一个都用不上。

问题出在哪里呢?

根本原因其实是,没有解决「内在状态」的问题。

看看这张图就知道了。我们平时学的什么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中的方法,都是建立在良好内在状态的基础上的,当内在状态摇晃或者是被抽掉,上边所有的石头都会掉下来。

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来分享一下自己最近get到的方法,灵感来自邹小强老师的时间管理训练营。

提问式思维法的创始者梅若李·亚当斯博士曾经提到过“选择地图”,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评判者道路」,另一条是「学习者道路」。

       

这两条路有什么特点呢?

来用我下班后的状态问题来举例,之所以我心态会崩,就是因为陷入到了典型的「评判者道路」中,如果下班后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我就会怀疑自己: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到底是谁的错?我怎么这么没用?

把小问题折腾成大问题,然后越来越烦躁,更加没有状态去做事,这就是那时候我的状态。

而「学习者道路」完全不一样:

它关注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自己要做什么,能从中学到什么?

显然,学习者道路能让我们行动力更强。所以,我们怎么从评判者道路转向学习者道路呢?

这个好用的方法叫做「ABCC 选择法」,也就是觉察-深呼吸-好奇-选择。

觉察:我现在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深呼吸:停下来,后退一步。

好奇:放下评判和观点,带着好奇了解事实。

选择:根据对事情新的了解,作出新的选择。

ABCC选择法解决自己“工作日晚上无法投入学习”的问题是这样的:

ABCC 选择法

Aware:觉察 

就像刚才提到的,过去我一直没有觉察到自己是内在状态出了问题。我开始提醒自己跳出来,观察「我」现在的状态。

什么是「觉察」?

觉察就是放下情绪,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自己」,对自己的所思、所讲、所为做出客观评价。

觉察这一步有些难。我们经常会在错误的路上走很久,等情绪发泄完、事情耽误了才追悔莫及。

所以,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培养自己的觉察力。我的方法是向自己「提问」

询问自己:

我现在在做什么?
这样的状态是合理的吗?
我是不是在带着情绪处理事情?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状态呢?

通过询问,意识到原来我是处于「评判者」的状态,一直否定自己:

下班做不到学习你怎么这么懒啊?

这么多事情打扰我,我今晚上肯定是学不成了。

你们看,不是因为我有拖延症,也不是时间不够,而是消极的自我否定让我陷入到了很糟糕的状态,失去了行动力。

Breath:深呼吸

深呼吸这一步,是为了让自己放松下来。

放下现在的「情绪问题」,以更加客观理性的状态重新投入,寻找解决方法。

我用的方法是:铺上瑜伽垫做 10 分钟的「放松术」,慢慢地排空大脑,获得更轻松的状态。

或者找一个安静的场所,进行冥想,调整呼吸,放下大脑中的杂念。

Curiosity:好奇

状态回归之后,发动我的好奇心,完成从评判者到学习者的道路转换。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我的拖延?我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就像刚才所说的,这种情况在「工作日晚上」很常见。

每次回家之后想学习,但内心又不情愿,想着:哎~我白天工作已经这么累了,为什么不放松一会儿呢?

也因为自己回家后,尽管不情愿,但是「强迫自己」投入新一轮学习当中,自然很容易被外界的干扰。

所以,我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怎么才能让自己完成,从上班工作到下班学习的状态转换?

Choice:选择

根据对这件事情新的理解,我作出了这样的新选择。

1.放松身心

一方面,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把学习的过程当做「任务」来看待。

其实,成年人的学习,本来就是自我加码,给自己一个提升和改变的机会。更多的时候,也都是在学习自己「需要」的内容。

本来不需要把学习本身当成苦大仇深的事情。但是因为常年的应试教育,我们总把它当做必须完成的任务,难以享受其中。

 

① 缓解焦虑

我们现在所做的努力,其实都是在「自主性学习」。这不是在高中了,没有人逼我们,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时间、方式、内容都能够自己安排,完全不用觉得焦虑。

② 增加游戏化设定。

比如,边看书边自己跟自己对话,编口诀想段子;

在笔记本上画手绘,贴贴纸,让自己放松开心;

本月学习目标完成了,去给自己买一个心仪已久的小东西奖励。

另一方面,到家后确实需要身体和精神上的放松。

不要把玩手机变成唯一放松的选择。

回想过去,我发现自己晚上状态好的时候,大多是回家「运动完」,舒舒服服地坐下,能获得很高效的 1-2 个小时的时间。

对于我来说,有氧比无氧效果要好,但注意不能太累,太累了也没法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了。

所以,我最近回家,都会先休息一会,做 20 分钟的有氧,跳操或者是慢跑,然后拉伸放松一下,中间可以在 B 站上看看视频。

在这之后,神清气爽地投入到高效状态中,并且跟家人商量好,这一段时间尽量不要打扰我。

2.增加仪式感

这个状态转换,还是需要一些更有仪式感的内容作为「切换」。不然,做完运动摊在沙发上看看电视、玩会儿手机,一晚上又完蛋了。

我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

① 坐在书桌前就要进入状态

想玩手机,处理琐事,在其他地方完成。坐在「书桌」前就提醒自己,要进入状态了。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要把书桌收拾干净,尽可能把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杂物清理掉。

② 配合沙漏的使用

买过一个计时沙漏,作为番茄钟来使用,当自己学习的时候就把沙漏倒过来,让「倒过来」这个动作来作为仪式感。

学习完这次课程之后之后,我意识到,时间管理并不是所谓的用好一些工具,就能解决问题。

也可以用forest这个大家经常推荐的APP,种上树之后,就无法再玩手机了,我在工作时间就经常用到它。

以上就是我从下班后的拧巴纠结,到高效利用时间的转换过程。 

时间管理方法的使用,是建立内在状态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依靠工具就能解决问题。如果你也有跟我一样的问题,可以用这个方法尝试一下。

最后用一张思维导图总结。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了「在看」再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