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每日精进分享21

 弘毅老师说 2020-06-04

今天分享的话题,大学时期教辅重点

孩子学习苦了这么多年,终于进入了大学,

在大学,老师不像中学那样管人,也没有一定教科书,上课去不去无所谓,

考试也很简单轻松,人一开始玩,就完了

在大二时,就开始面临一个选择,兴趣重要,还是出路重要,两个很难平衡,

这时就要告知,根据自己家庭实际背景考虑,将来要怎么发展。

例如,家庭条件好,可以告知

孩子不急着赚钱,可以往自己兴趣专业深入研究;

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就应该告知家里供你大学读完,后面恐怕要你自己打点。

这样一说,孩子就懂的怎么选择。

要培养一个大人物,至少要有三代,才可以培养出来,

这样的家庭从小看得多,家里条件好,自然要比普通家庭出身长大的见多识广

所以还是要根据实际家庭背景出发。

大三时候就开始考虑,继续读研,还是准备就业,等大四再准备就业就太晚了。

为了就业再学习,就有重心,比较知道该学什么好,学什么更实用,更受企业的欢迎。

大三家长也应该提醒孩子,社会和大学是不一样的,

刚开始进入社会会有所失望,因为和校园老师讲的都不一样,和他的理想也不一样,

以前进入大学,毕业后吃穿没有问题。

现在每年大学生几百万,毕业就面临失业,成为了社会现象。

大学是通才教育,因为刚高中毕业进入大学,都还没有通,怎么专?

很多专家出来社会都不能沟通的,最后成为笑话。

大学不是顺利毕业就够了,因为最后的目标很重要,

做好长短程的计划,配合实际家庭背景,配合个人的专长,加上自己的理想,

就可以把人生做个比较具体完整,可行的安排,这样就不会乱。

我发现身边很多做父母的朋友,步入社会工作,到了中年,也是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方向

如果当时有长辈能清楚的指点告知,能够有些重点侧重辅导,就不会这么慌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