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湿地资源现状

 zqbxi 2020-06-04

1. 引言

       湿地是地球表层最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净化水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文明的发源地”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将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湿地消失和退化危机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到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自1971年《湿地公约》缔结以来,湿地保护与恢复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点。我国湿地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总面积达650,000 km2,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2]。但是,在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国情下,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江西省高度重视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我国湿地重要分布省份。200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开发占用自然湿地,严格保护已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2006年10月,江西省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湿地保护管理独立机构,承担全省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和培训、教育、宣传等工作,并行使相关的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能。2012年,《江西省湿地保护条例》正式出台,全省湿地保护法制化建设水平上了新的台阶。本研究以江西省湿地资源分布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地形图、数据统计资料等,对全省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并针对湿地资源数量、分布、管理等提出了保护管理对策,有利于全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范围

       江西省行政区域内所有面积为8 hm2 (含8 hm2)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和宽度10 m以上、长度5000 m以上的河流湿地以及其他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湿地[3]。

2.2. 湿地分类

       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林湿发[2008]265号)、《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关于下发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林湿发[2009]4号)、《江西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等进行湿地资源分类。

2.3. 研究方法

       收集江西省各湿地分布资料、遥感影像图、航片图、地形图(1:10,000和1:50,000);对于面积过小的湿地区域,需要收集其所在地1:10,000或者更大比例的调查图纸。本研究按照省→湿地区→湿地斑块进行区划,全省共区划为105个湿地区,其中单独区划的湿地区10个,以县为单位区划的零星湿地区95个,共区划湿地斑块13,504个[4]。以CBERS-CCD为主要数据源,全省共涉及遥感影像31景,其中中巴CBERS-CCD数据25景,环境卫星数据6景。全省数据源获取时间为2007年12月15日至2009年11月25日,分辨率19.5 m,遥感影像经过几何校正、图像增强、图像镶嵌、现场判读等程序完成相关解译[5] [6]。

2.4. 数据统计

         遥感影像判读完成后,在GIS软件中将面状、线状湿地判读图、分布图和境界图进行叠加分析,求算各图斑的面积。判读出的主要单线河流的面积统计,可根据野外调查给出平均宽度而求得。遥感判读湿地斑块的记录内容主要包括湿地名称、湿地类型、湿地面积、湿地分布、主要优势植物种等。

3. 江西省湿地资源现状评价

3.1. 湿地资源数量特征分析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既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又有由赣江、抚河、修河、饶河和信江五大江河及其支流组成的遍及全省的完整水系网。特有的地貌类型,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7]。经遥感解译结合现场调查分析,全省有湿地4类8型,其中河流湿地2型、湖泊湿地2型、沼泽湿地1型,人工湿地3型(不含水稻田) [8]。湿地总面积为90.84万hm2,其中自然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70.96万hm2,占湿地总面积78.12%,人工湿地19.88万hm2,占湿地总面积21.88% (见表1)。同时,根据《2011江西统计年鉴》数据[9],全省还有水稻田227.03万hm2。

       按湿地类划分,江西省有河流湿地31.05万hm2,占湿地总面积34.18%;湖泊湿地37.34万hm2,占41.10%;沼泽湿地2.58万hm2,占2.84%;人工湿地19.88万hm2,占21.88%。

       按湿地型划分,江西省有永久性淡水湖37.33万hm2,占湿地总面积41.09%;季节性淡水湖0.009万hm2 (87.14 hm2),占0.01%;永久性河流27.00万hm2,占29.72%;洪泛平原湿地4.05万hm2,占4.46%; 草本沼泽2.58万hm2,占2.84%;库塘湿地16.35万hm2,占18.00%;运河、输水河1.65万hm2,占1.81%;水产养殖场1.88万hm2,占2.07%。

3.2. 湿地资源特点及分布规律

3.2.1. 湿地资源特点

      以鄱阳湖及入湖水系形成全省湿地核心和骨架,入湖各级河流上游山丘分布众多的库塘湿地。环湖及入湖河流下游水稻田集中分布河、渠、沟,水系发达(见图1)。

(1) 湿地资源分布呈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江西湿地资源丰富,总体呈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其中北部的南昌、九江两市湿地面积为41.68万h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45.89%,南部赣州市仅有7.24万hm2,占全省湿地面积的7.97%;

      东部的上饶市、景德镇市两地分布较西部的萍乡市、新余市两市多,其中上饶市、景德镇市具有20.73万hm2,占全省湿地总量的22.82%,萍乡、新余具有1.77万hm2,占全省湿地面积的1.95%。

  

 表1. 江西省湿地资源概况

  (2) 湖泊湿地资源丰富,占全省湿地面积的比例较高

       湖泊是江西湿地资源的特色,因为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集水面积之大,在全国闻名。全省具有湖泊湿地37.34万hm 2,占全省湿地面积41.10%,占了全省近一半的湿的面积,其中鄱阳湖湿地34.95万hm 2,占了湖泊湿地面积的93.05%。鄱阳湖地貌西南部高,东北部低,湖床平坦,五河河口形成三角洲地形,主要是现代泥沙淤积作用而形成。三角洲上大小不一的碟形洼地在枯水季节形成了众多的小型湖泊,湖底高程多为13.5至15.0 m。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和西部,中高水位与主湖连成一片,该生境条件也正是鄱阳湖冬候鸟越冬的主要栖息地和觅食场所。

(3) 湿地动植物种类

       全省有湿地脊椎动物及虾蟹贝类688种(亚种),隶属于113科315属,包括鸟类151种,鱼类211种,两栖类51种,爬行类90种,哺乳类42种,贝类97种,虾蟹类46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1种,如白鹤、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7种,如江豚、獐、虎纹蛙等。

      全省有湿地高等植物988种,隶属于159科447属。包括被子植物792种,裸子植物4种,蕨类植物54种,苔藓植物138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有4种,为莼菜、中华水韭、水松、长喙毛茛泽泻;国家II级保护野生植物10种,如粗梗水蕨、水蕨、贵州萍蓬草、野生稻等。

3.2.2. 湿地分布规律

       全省皆有湿地分布,但总体呈现“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格局。分布规律为:(1) 鄱阳湖的湖泊群是湖泊湿地的主要分布区;(2) 江西“五河”水系是河流湿地的主要分布区;(3) 环鄱阳湖区是人工湿地中水稻田湿地的主要分布区;(4) 以畜水、溉灌为主的库塘湿地主要分布在赣中南丘陵山地区域;(5) 运河、输水河湿地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平原农田区域;(6) 洪泛平原湿地主要分布在五大河流;(7) 沼泽湿地和水产养殖场主要分布在鄱阳湖环湖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