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紀委官網介紹引力波】引力波的發現,證明2500年前佛陀所說的法是千真萬確的!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6-04

人類首次能“聽”到宇宙“聲音”——三分鐘帶你看引力波

視頻(建議WIFI下恭看)時長4分鐘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Y0NDcxNA==&mid=404927854&idx=4&sn=adf356448844bbbd3548e3b11d5782f0&scene=4&srcid=0220y7t8caaxUDLq73P1mFD2#rd

人類首次能“聽”到宇宙“聲音”——三分鐘帶你看引力波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發佈時間:2016年02月16日11: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類首次能“聽”到宇宙“聲音”——三分鐘帶你看引力波

這幾天,引力波這個詞很熱。 什麼是引力波? 今天就跟著閱微,讓我們來看清它的真面目吧。

要看清 楚 引力波,我們先要給大家講一個兩顆黑洞結合的故事。 一百年前這個人(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用一句話說就是:“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物質引導時空如何彎曲。”這麼深奧的思想,你感受到了嗎? 先請打開腦洞,跟我們的視頻一起想像。

我們把時間和空間的四維想像成一張像這樣的大膜,你看到的膜裡面這些網就是咱們人類定義的時間和長度單位,當物質在這張膜裡運動,膜就會產生扭曲,物質的質量越大,膜的彎曲就越大。 如果物體這樣加速度的運動,產生了變化的引力,就會產生引力波。

不過,愛因斯坦說,在所有能想得到的情況下,引力波的輻射都可以被忽略。 就像現在視頻裡這樣,時空雖 然被扭曲了,但這引力波在動輒以光年計的滄海桑田裡,根本捕捉不到嘛。

然而,人類是幸運的,這次被美國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兩台孿生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的,是由13億光年之外的兩顆黑洞在合併的最後階段產生的。 兩顆黑洞的初始質量分別為29顆太陽和36顆太陽,合併成了一顆62倍太陽質量高速旋轉的黑洞,虧損的質量以強大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到宇宙空間,經過漫長的時空旅行,終於抵達了地球。

由於在真空的宇宙中有幾乎不衰減的特性,引力波能幫我們洞悉整個宇宙的源頭——不是某種生物,某顆行星或者某個星系的起源,而是整個宇宙的起源。

如果說電磁波望遠鏡是人類的眼睛,看到這五彩繽紛的宇宙奇異瑰麗的美景;那麼,引力波探測器則是人類的耳朵,人類以前面對浩瀚太空就像是聾子,現在終於可以聆聽宇宙的呢喃、時空的漣漪了。

科技是人類社會前進的動力和階梯。 “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一個國家 、 一個民族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 我們只有緊跟科技發展前沿,激發更多的人投身科技創新之中,才能為國家的發展提 供不竭的動力。 (撰稿:邸智泉編導:周哲製作:尹雪諾)

引力波的發現,最終證明2500年前佛陀所說的法是千真萬確的!

愛因斯坦預言的引力波,簡單來說,就是時空自身的波動。宇宙中某個天體的劇烈活動,會對所在的時空產生擾動,時空自身的波動也會向遠處傳播,如果足夠強,就能夠為地球上的我們所感知。 引力波與我們日常說的“漣漪效應”非常相似。 陳國禎教授,量子物理學專家,最著名的理論是空間存在物質只是瞬間離合,瞬間生滅。 日本的江本勝水試驗。 以上三位都在揭示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人的意識會影響到宇宙,換言之,心心相印,心想事成是有科學依據的,最終證明2500年前佛祖所說的法是千真萬確無可置疑的!

引力波也稱

重力波 ,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以光速傳播的時空波動,是時空曲率的擾動以行進波的形式向外傳遞的一種方式。 如同電荷被加速時會發出電磁輻射,同樣有質量的物體被加速時就會發出引力輻射,這是廣義相對論的一項重要預言。

引力波與流體力學中的重力波很相似,當液體表面或內部液團由於密度差異離開原來位置,在重力(gravity force)和浮力(buoyancy force)的綜合作用下,液團會處於上下振動以達到平衡的狀態。

即產生波動。 引力波則是由於空間質量和速度的變化導致空間產生的波動。

LIGO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

引力波的發現意義重大,從科學意義上看,引力波可以直接與宇宙大爆炸連接。

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引力波也可以產生於宇宙大爆炸中,這就是說大爆炸之初的引力波在137億年後的今天仍然可以探測到。 一旦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開宇宙的各種謎團,甚至了解宇宙的開端和運行機制。

微視:《引力波科學解釋》(英語)

視頻(建議WIFI下恭看)時長3分鐘: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Y0NDcxNA==&mid=404927854&idx=4&sn=adf356448844bbbd3548e3b11d5782f0&scene=4&srcid=0220y7t8caaxUDLq73P1mFD2#rd

微視:

引力波被發現 (英語)

視頻(建議WIFI下恭看)時長3分鐘: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Y0NDcxNA==&mid=404927854&idx=4&sn=adf356448844bbbd3548e3b11d5782f0&scene=4&srcid=0220y7t8caaxUDLq73P1mFD2#rd

引力波的預言者談佛教

科學是人類對佛學的驗證

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她的觀點,這就是佛教。”(《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我不能設想真正的科學家會沒有這樣深摯的信仰。這情況可以用這樣一個形象來比喻:科學沒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182-183頁。)

“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他為人和藹友善,同時謙虛卻又特立獨行,從而受到廣泛的尊敬。

他有時會講講笑話,並愛好航行和拉小提琴。 他還是個心不在焉的教授,經常丟三落四,專心於思考物理問題而忽視周圍的世界。 他還是位素食主義者,他曾說:我認為素食者的人生態度,乃是出自極單純的生理上的平衡狀態,因此對於人類的理想是有所裨益的。

愛因斯坦相信一種宇宙宗教感覺(cosmic religious feeling),但反對一個人格化的神。

他曾說:未來的宗教將是一種宇宙宗教,而佛教包括了對於未來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徵: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更是基於對所有自然界和精神界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整體的體驗而引發的宗教意識。 佛教正符合了這個描述。 如果有任何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未來的宗教將是一種宇宙宗教

它將是一種超越人格化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

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必定是建立在由對事物的——無論是精神,還是自然的——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 佛教符合這種特徵。 ——愛因斯坦

與弗洛伊德的意念實驗

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與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是兩位世人敬仰的大師。

愛因斯坦思維敏捷深邃,思路廣泛無所不及,他曾研究過《大藏經》、《易經》,他知道科學是有局限的,在他的日記裡曾三次提到《易經》,並寫道:“如果將來有一個能代替科學學科的話,那麼這一學科唯一的就是佛教。”雖然佛經只是無邊佛法的一部分,愛因斯坦已從佛經中看到了佛法超科學的端倪。 愛因斯坦與弗洛伊德對科學抱著真正求實的態度,而對神奇的超科學現象,並沒有隨意否認和排斥,而是頗有興趣,進而去思考論證。

當時在歐洲有一位特異功能高手,善於通靈術與隱遁術的大師沃夫梅森,他生於華沙附近的小城可拉卡尼爾利亞的猶太人聚居地,能用意念指使他人。

1915年物理大師愛因斯坦與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對當時世界第一號神奇人物沃夫梅森在維也納之郊的一間寓所,進行了一次轟動世界的實驗。

沃夫·梅森

弗洛伊德於心中發出無聲的命令:要梅森在一分鐘內,到隔壁衛生間取一把鑷子,拔下愛因斯坦的三根鬍鬚。

弗洛伊德默念一停,梅森立刻照辦。

奇怪的是,愛因斯坦彷彿被梅森施了魔法,像木人一樣,毫無反抗地讓梅森順順噹噹地拔下三根鬍鬚,時間恰好是一分鐘,兩位偉人在鐵的事實面前,驚得目瞪口呆。

“我知道很多人,會無法接受,因為這方面的信息接觸得太少了。多接觸一些現在最前衛的科學發現,你就會慢慢明白,人類對宇宙、對地球和對人體是多少的無知。人體對現在的科學家來說,還是一個迷!永遠的迷。”——愛因斯坦

2016-02-20 常念阿彌陀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