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次,稻盛和夫与会计较真儿了

 标准生活 2020-06-05

作者简介:闫静老师,惠普商学院授权财务讲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拥有20年财务管理、财务咨询与培训领域从业经验,给上百家国内国际知名企业进行财务与管理培训。2013年通过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管理者14天看懂财务报表》,目前已经热销了20000册。

热门课程:

《核心高管的财务思维课》

《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

《从战略到执行、预算管理》

《人力资源的财务管理》

《总经理的财务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坊》

“在经营的重要领域—会计领域,不是盲目地去凑合会计的常识和习惯,而是要追问什么是问题的本质,回归会计的原理原则进行判断。”

                                             ----稻盛和夫

1

稻盛和夫与财务的对话

问会计人员:“购买机器设备为什么要考虑折旧?“

会计人员会这样回答:“机械设备使用时并不改变形态,这与原材料不同,原材料会改变形态,变成产品。因此,可以用上几年的机械设备,作为费用一次性打入成本不合理。“

“那么,不停的使用,等报废时再一次性打入成本显然也不合理。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确定机械设备能够有效工作、正常生产产品的年数,在这一期间内分摊该机械设备的成本。“

                                       稻盛和夫《经营与会计》

按照权责发生制,费用的确认是根据受益期,而不是付款期。即便是那些一次性提前付款的费用,比如租金,也要把费用分摊到受益期。

购买机器设备一次性支付的款项,通过折旧这种处理方法,分摊到了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这不就是权责发生制里面的受益期吗?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从某种角度上说,资产和费用并无本质区别。大多数资产最终也会变成费用;不满足条件的费用,会暂时存放于资产之中。

2

折旧年限谁说了算?

至此,稻盛和夫与财务人员的对话似乎告一段落,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关于折旧与折旧年限的讨论,对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有着更深刻的影响。

让我们先普及一个常识。最常用的折旧方法就是直线折旧法。比如,购买了一台电脑,6000元,假设电脑可以使用三年,每一年的折旧费:6000÷3=2000元。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如果折旧年限为5年,每一年的折旧费就是1200元。可见,折旧年限的选择,对于公司的成本有极大的影响。

应该如何选择折旧年限呢?我们来看看京瓷公司的财务人员是如何选择的。

财务人员按照日本大藏省颁布的“折旧年数一览”,来决定设备的折旧年数。按照这份一览表,陶瓷粉末成型设备,归属“陶瓷器、粘土制品、耐火物品等制造设备”,使用寿命为12年。也就是说,折旧年限为12年。日本的大藏省,相当于中国的财政部,掌管财政与税务。

你也许会奇怪,折旧年限到底是谁规定的?折旧年限涉及到公司的成本,折旧年限过短,则成本过大,公司利润不足或者亏损,无法上交经营所得税。因此,国家的财政税务机关往往会规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这个法定年限是下限而非上限。低于规定的下限则不被允许,在下限之上,企业可以自由选择。

比如在中国,机动车辆的法定折旧年限为4年,企业可以选择4年折旧或者5年折旧,但是不可以选择3年折旧。

稻盛和夫与财务人员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呢?

稻盛和夫认为,大藏省规定的法定折旧年限,并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是一刀切的做法。是为了所谓的公平税负,并不合理。按照他的经验,新型陶瓷设备如果24小时连续运转,即使精心的维护保养,最多也就能使用五、六年。因此折旧年限应该按照设备实际使用的年数来确定。

此时,财务人员一定在腹诽老板,不懂财务。

如果你认为,稻盛和夫主要是出于税务的考虑,你就想错了。让我们来看看,稻盛和夫(作为经营者),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的问题。

假设设备的实际使用年限为6年,按照法定折旧年限12年来折旧,在设备的使用期间折旧金额过低,而在设备报废之后,还在继续折旧。

“事实上发生的费用不打入成本,从而夸大了当期利润,这种做法既违反经营原则,也违反会计原则。”(稻盛和夫)

3

折旧年限与成本扭曲

在我看来,错误的使用折旧年限不仅夸大了当期利润,还会扭曲价格。

如图所示,从单个产品的角度看,假设折旧年限为6年,则折旧费为60元,产品成本为100元;如果按照法定折旧年限12年,折旧费30元,产品成本为70元。制造成本被低估,导致销售价格被低估,对公司的经营造成非常大的风险。成本无小事,财务无小事。

4

折旧年限与投资

折旧年限还会影响资本性投资。

在刚才单个产品成本的案例中,假设产品的成本是100元,如图2当公司收到客户的付款,除去应有的利润,剩下的钱会怎么分配呢?原材料20元,支付给供应商;工资20元,发给员工;折扣费60元,需要支付给设备厂商吗?显然不用,购买设备的时候已经支付过了。折旧并不会引起现金流的流出,这60元就留在了公司的银行里。此时,公司的银行上会多出两笔钱,一笔钱是卖这个产品的利润(买卖差价),另一笔钱就是折旧费的返还。

每卖一个产品都会产生60元的折旧费返还,如果按照设备真正使用年限来折旧的话,等到6年的折旧期满,所有的折旧费加在一起,正好可以买一台新设备。如果按照法定折旧年限12年来折旧的话,等到第6年设备报废,只积累了一半的设备款。

所以折旧年限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5

谁赢了这场争论?

最后我们回到稻盛和夫的案例中,在这场争论中,到底是谁输谁赢呢?我先告诉你答案,稻盛和夫赢了,公司的财务最终按真实设备使用年限计算折旧。

对于这个结果,你心里可能还有一个疑问,法定折旧年限不是国家规定的吗?稻盛和夫为什么可以自己选择呢?法定折旧年限是为了保证国家的税收。稻盛和夫的京瓷公司,在上交税务报表的时候,还是按照12年折旧,因此缴纳了较高的所得税。但是,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则是按照6年折旧,因而可以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真正经营状况,规避了上门提到的问题:1)成本及价格扭曲 2)资本性支出储备不足。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