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止诱拍,终于有法可依了

 板桥胡同37号 2020-06-05

前一段时间,在北京天坛苗圃---一个人们常去拍鸟的地方,园方竖起了一个告示牌,提醒人们拒绝诱拍,文明拍鸟。《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在其中第13条就明确提出:

制止追逐、惊扰、随意投食、引诱拍摄、制造高分贝噪声、闪烁射灯等干扰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行为。

挂在横杆上的油葫芦,拍鸟大爷们这样可以拍飞版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进步!

诱拍,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成了拍鸟界的一种风气,不只是在北京,在其他地方也存在。鸟人诱拍,有多种手段,可谓花样百出,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声诱。

即用小型音频播放器,甚至是手机,在现场播放事先录制的鸟鸣声,诱骗鸟儿前来拍摄。

二是食诱。

在景山公园,有人在树上拴铜丝挂虫子

即用面包虫、蜂蜜、肉丝、麻雀、老鼠等食物引诱。为了固定面包虫,有的甚至使用铁钩、铜丝、大头针等利器。我就几次见到鸟把大头针叼到了嘴里,有一次是叼着飞走了,也不知吐出来没有。

三是“造景”。

立在地上的红果枝,拍鸟大爷们觉得这样画面有美感

有的人觉得拍摄的画面背景杂乱,缺乏美感,就人为改变原来环境,或在现场搭设各种“舞台”、或树墩,或枝条,或石块,或鲜花,或红果,引诱鸟儿“上桩”。

四是“绑架”。

有的人为了拍摄亲鸟喂食雏鸟的所谓感人画面,把鸟窝中的小鸟掏出,固定于某些光枝上,诱使亲鸟停歇喂食。

石头上的青苔是从别处扒来的

五是“棚拍”。

有的时候即使撒了虫,但是鸟儿警觉,就是躲在树丛中不出现。一些人觉得,上述几种方法都不好,便设置大棚,从捕鸟人那里买来当地少见的鸟种放在大棚里,里面布上景,让人去拍摄。收费不菲。这种做法对野鸟的伤害最大。

对于诱拍所带来的利弊如何?在过去,人们各说各的理。早在2015年1月30日,网名“重庆老程”在鸟网上发帖,主题是:“关于投食,请鸟友看专家的答复”。现在摘录如下;

北京植物园,为拍红胁蓝尾鸲,有人在木藤上钉上了大头针

他说,一所大学专门研究动物的老师对用食物诱拍鸟类是否造成危害的观点是;

1、目前部分学者对人工投食持有反对态度,但目前学术界并没有证据证明人工投食有哪些具体的实质性危害。

2、山西平陆县的天鹅、云南大山堡的黑頚鹤,还有很多地方都由政府出资,有专人投食。实践证明,并没有影响鸟类正常迁徙来迁徙去和生儿育女。

3、只要不采取那些伤害鸟类的诱拍方式去拍摄,适量的人工投食不会对鸟类造成危害。

另一位动物专家说:

人类长期以来以大自然主人自居,从自身利益出发,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拍鸟是一种关爱大自然的有益户外活动,拍鸟过程中撒一些玉米、小虫喂鸟究竟对鸟有多大危害,动物研究领域没有研究定论,尽管是这样,但拍鸟时应遵守不干扰动物原则、不破坏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帮助野生动物安全迁徙、取食、繁殖。我们给鸟类人工投食,要注意不要出现铁钩、铁丝及霉变有毒食物等,相反在迁徙和食物短缺季节,帮助鸟类的方法之一就是给他们提供食物。

松枝是从松树上砍下来的,拍鸟大爷们也不想想红点颏会栖息在松树林里吗?

不过,由于动物学家们在当时对于诱拍并没有一个一致的、明确的反对态度,这给一些参与诱拍的人提供了专业的、理论依据,让很多人无法分辨。 

红果枝上放了小虫

在2015年7月8日,鸟网raptor118发了一个帖子《诱拍之我见》。他认为, 诱拍,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伪”生态摄影,是通过人为干预的手段,在自然界中制造一些平时极难出现,或按照拍摄者主观意愿搭建的场景以达到拍摄的目的。

他为此提出:

(1)诱拍不应提倡,也不应一棒子打死。

对于追求自然生态摄影的观鸟者和摄影师来说,完全可以不采取这种形式拍鸟。通过自己的长时间守候、对野生鸟类活动习性的掌握和熟悉,也能获得类似的机会。在此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搜索、判断技能,我想每个人都能乐在其中。对于那些年迈、腿脚不便,但又喜爱摄影的老同志及感官、找鸟技能略逊他人一筹的新人,诱拍是个快速获得精美鸟类照片的捷径,偶而为之无伤大雅,但如果沉溺于其中,则会忘记自然摄影的根本而误入歧途。   

某些特殊鸟类,生性隐秘。如果不通过诱拍,无法留存影像资料供后人研究,故不可一概而论。

农展馆里,铜丝绑的虫子

(2)分清有害之诱拍。

个人认为那些严重干扰野生鸟类生息、繁殖的拍摄行为便属于此类。举些例子:鱼缸活鱼诱拍、大头针、铁丝穿虫、过度投喂面包虫、巢区围拍、修巢、堵巢、绑雏、活物诱拍猛禽等等,这些拍摄,大都越过了道德底线。为了出片子,不顾拍摄生命体的福祉,尤其是活物诱拍猛禽,以残害一命去亵渎另一命来愉悦自身,这种人为的干涉,我觉得是对大自然的亵渎。也是对每个生命的不尊重。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是和谐共生。

在永定河文化休闲公园,为了拍红嘴相思鸟,2月天里,竟然把花盆搬出来了


他表示:

不提倡诱拍,杜绝有害诱拍。生态摄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唤醒民众去保护自然、关爱自然。而不是为了出一张所谓精美的片子去蹂躏大自然。

到了2016年6月12日,一位叫“一夫”的人在鸟网发帖,批评一些人在颐和园拍鹰鸮的不文明行为,指出:

在中午,有人为拍出所谓鹰鸮振翅的画面,大声喊叫,甚至让一些小朋友在雄鹰鸮休息的树下用力拍击篮球。有的人甚至还要去踹树。

莲花池公园里,人们搭设的道具

2016年3月4日,一位叫“礼帽”的人对诱拍很愤慨,他在鸟网上说:

石头上放小草,再放鲜花

鸟还真上

北京根本不缺鸟,关键是拍鸟的大环境怎么样?奥森诱拍红嘴蓝鹊、鹪鹩、远东树莺、秧鸡、北红尾鸲、环颈雉,使用面包虫、馒头、玉米、柿子、涂花蜜。不老屯,死老鼠,麻雀诱拍猛禽,开车驱赶。玉渊潭的翠鸟,大观园的红耳鹎,农展馆诱拍虎斑地鸫、丘鹬,十渡红尾水鸲有专人每天喂养。南植北植拍鸟的人手一罐面包虫。此种盛景,不胜枚举。还有出奇的花招,想都想不出。只有你看到了才佩服这些人真是人材。可惜没用对地方。

中科院植物园里,有人在往树枝上抹蜂蜜

蜜多的要流下来了

这些年来,通过我的观察和体验,我对诱拍有些纠结。一方面,参与诱拍的人,大多数是爱鸟的,他们对捕鸟的人深恶痛绝,有人甚至与捕鸟人做过斗争。因此,在主观上是没有害鸟的心。但总有些不自觉的人,做出一些害鸟和破坏环境的事,例如乱丢垃圾,在命令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并且乱扔烟头锅。

另一方面,诱拍对鸟的伤害不可忽视。

1、诱拍,让鸟贩子有可乘之机。在莲花池拍红点颏时,开始它十分警觉,离人很远,每次要观望好长时间才肯出现吃虫,后来距离逐渐拉近,最后居然可以到离人不到3米的地方洗澡、喝水,与人的关系似乎越来越亲近。当鸟人们洋洋自得之时,鸟贩子也在四处寻觅。鸟儿丧失警惕,就会有性命之忧。2014年农展馆的一只红点颏就是大家诱拍,目标太明显,鸟也好引逗,而被逮走了。

2,生活习性改变了咋办?北京莲花池,一只红胁蓝尾鸲,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一只北红尾鸲,都是因有人喂而度过一冬一春的。但是一旦没有人去投喂,那些本该迁徙的鸟,因为贪恋食物而困守在北京,有的面临在寒风中被冻死饿死的危险。

3、总给它们吃面包虫这些东西,它们会不会营养失衡?我发现,凡是喂的时间长的鸟,肚子都明显变大了。常在莲花池拍鸟的老王就说:“农展馆那边有个伯劳,总吃面包虫,结果胖得飞不动了,用手摸它的尾巴它都不跑。”

4、诱拍会不会让鸟改变饮食习惯,产生食物依赖症,逐渐减弱甚至丧失在自然环境中捕食的本领?

5,从摄影的艺术表现上看,诱拍的无论如何都没法和在自然状态下拍摄的相比,许多片子一看就是假的,即使后期修过,也能看出痕迹。

在板井

2015年11月,北京板井路三角地的小公园里,来了几十只红嘴相思鸟。公园里本来就有十几棵金银树,已结满了红豆果,可供鸟儿食用。但有的人偏要“整景”,这插一个红豆枝,那插一个红豆枝,有的枝上还放虫,等待着相思鸟“上枝”。这样拍出的照片再好看,也是假的。其实它们在树间窜来窜去的身影更自然,更真实,更好看。

更重要的是,在那时由于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大家只能更多地从道德、社会公益层面去劝阻人们不要诱拍。也就说无法可依。北京市政府颁布《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可谓大快人心,希望全国各级政府也能跟进。不然,“拍鸟设备越换越先进,鸟儿却越来越难拍”,相信这不是所有拍鸟人所愿意看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