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勾践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jinxingw6qc 2020-06-05

勾践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金  星

一提到越王勾践,很多人就会想到“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这是贴在勾践身上最醒目的一张标签了,很正气,很励志。可是勾践在夫差面前也太会装了,他完全是用明一套暗一套的做法,骗取了夫差的信任,其演技固然了得,可也因为他太会演戏了,因此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勾践恐怕并非那么正面的一个人物,说是欣赏他,似乎谈不上;说是反感他,好像又够不着。怎么说呢?也许可以说是一言难尽或者有点让人五味杂陈吧。

薄情寡义的君王

勾践有三件事最让人诟病:美人西施为了他报仇复国,牺牲自己的宝贵青春委身夫差,可最终下落不明;功臣范蠡为了他图强称霸,陪伴他左右入吴为奴经受种种屈辱,结果只能无奈远遁;贤臣文种为了他后顾无忧,忠心耿耿替他既治内政又抓外交可是到头来竟是伏剑自刎!由此可见,勾践实在算得上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

可以设想一下,勾践和范蠡的关系若是像阖庐和伍子胥那样:国人有不听伍子胥的,就如同不听我的一样,杀无赦!那将会怎样?范蠡或许就会留在勾践身边,不会隐身而退了。这里之所以说范蠡“无奈远遁”,并非随口这么一说,而是有凭据的。《越绝书》中记得很清楚,捉住夫差后,勾践见范蠡没有立即杀掉夫差,瞋目谓范蠡曰:'子何不早图之乎?’勾践先是这样怒目而视责问范蠡为什么没有早下杀手,随即又要范蠡动手杀了夫差或者通过刑罚处死夫差,但范蠡都是一口拒绝了。以范蠡对勾践的了解,他自然知道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所以最后只能选择一走了之。

文种那么实诚、肯干又会干的一个人,替勾践做了那么多卓有成效的富民强国、睦邻安邦的实事,可就因为出面替灭亡的吴国说了几句话,劝勾践不要做赶尽杀绝之事,就令勾践勃然作色,起了杀心,终于赐剑令他自尽。也许文种替吴国说话,勾起了勾践对在吴国所受种种屈辱的回忆,令他内心极度不爽,当然更有可能的是,他早就看文种不顺眼了,所以正好找个借口来除掉他。

入吴为奴的那段经历,毫无疑问应该是勾践内心永远不可触碰的伤痛,他所经受的种种屈辱,可以推想也是他极为忌讳让人知晓的。范蠡也好,文种也好,如果留在勾践身边的话,对勾践的这一伤痛,唯有永不触及,才能过上安稳日子。可问题是:勾践真的会对他们放心么?

礼贤下士的贤君

    尽管从对西施、范蠡和文种的态度来看,勾践这个人不咋的,然而从《越绝书》《淮南子》的相关记述来看,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勾践这个人其实也是挺让人佩服的,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礼贤下士,另一个是清醒明智,还有就是能屈能伸、对自己要求严苛。说勾践是贤君、明君,是真正的大丈夫,恐怕也并不为过。

勾践对待子贡的态度以及他对范蠡和文种的重用,都是他礼贤下士的有力证明。子贡受老师孔子的差遣,为救鲁国四处跑来跑去搅动当时的局势,他到越国时,勾践可是以最高规格来接待他的,并且以十分谦恭的态度向子贡讨教,表示愿意依子贡之计而行(后来也的确如此);范蠡和文种都是楚国人,勾践不仅把他们留在身边,还对他们委以重任,并且言听计从。从这两件事来看,勾践称得上是一个礼贤下士的贤君。

清醒明智的明君

说勾践是一个明君,光是从他对孔子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勾践称霸后,迁都琅琊。孔老夫子当时曾跑去勾践哪里,试图向他推销仁义道德、礼教治国这一套,勾践直截了当的拒绝了,因为他觉得,从当时的天下大势和国情民性来看,是根本不宜采用孔老夫子这一套的。勾践这不是很清醒明智么?

谁都知道,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弱肉强食。勾践如果不是采用“拳头大做阿哥”的治国策略,而是采用孔老夫子那一套,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任人宰割、走向灭亡的命运!前车之鉴及后世之事均证明勾践当时拒绝采用孔老夫子那一套是对的:前车之鉴就是,楚国灭了徐国。徐偃王身处衰乱之世而施行仁义道德,不设武备,结果被楚文王灭掉,身死国亡。后世之事就是,齐国因为采取“举贤而上功”(即举荐贤能治国,实施论功行赏)的治国策略,结果越来越强盛,最后称霸天下;鲁国因为奉行“尊尊亲亲”、一味讲仁爱的治国方略,结果变得越来越弱小,最终被楚国消灭。仅凭勾践对孔老夫子的这个态度,我们恐怕就可以视其为一位明君。

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勾践的能屈能伸,那就更不用多说了。身为君王的他,兵败吴国后,能够低下身段去给夫差作奴仆,甚至不惜做出给夫差尝粪便辨病势这样的事来,以消除夫差的疑心,试想从古至今,这样的事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有几个人忍受得了勾践所经受的那种屈辱?正如《淮南子·道应训》中所说的:“越王勾践与吴战而不胜,国破身亡,困于会稽。……然而请身为臣,妻为妾,亲执戈马为吴兵先马走……越王亲之,故霸中国。”勾践正因为能屈能伸到如此程度,所以才会赢得重新出头的机会,最终成为一代霸主。我们由此而说勾践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恐怕也并不为过吧?

勾践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苛,《淮南子·人间训》中有这样的记述:越王勾践一决狱不辜,援龙渊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罚也意思就是,勾践一旦发现自己断案不当,就会拿名为龙渊的宝剑割破自己的腿,直至血流到脚,以此来惩罚自己似乎比“卧薪尝胆”还要令人吃惊和佩服。

这样一个勾践,你说是不是既让人点头,又令人摇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