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要亲手打造家园(二):目前生态技术潮流

 anan_wang 2020-06-05

2.1 土壤与健康食物、气候变化的关系

粮食和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的Maria-Helena Semedo在世界土壤日的一个论坛上说,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一的土壤已经退化。土壤破坏的原因包括重化工(chemical-heavy)的农业技术和森林砍伐,这加剧土壤侵蚀和全球变暖。自然需要500到1000年才能产生3厘米的表土,而使用化肥农药的现代农业(chemical-heavy)技术经常在一年内冲走几英寸/几厘米的表土(top soil)。

为何要亲手打造家园(二):目前生态技术潮流

土壤是有机物质,矿物质,气体,液体和生物的混合物,它们共同支持生命。表土是土壤的上层,最外层,通常是顶部5英寸(13厘米)至10英寸(25厘米)。它含有最高浓度的有机物和微生物,是地球上大部分生物土壤活动发生的地方。

据维基百科介绍:表土是植物生长和作物茁壮成长的主要资源,植物通常将其根部集中在其中并从该层获得大部分重要营养素。当表土层被吹走或冲走时,发生称为表土侵蚀的主要环境问题。没有表土,植物的寿命很短。

为何要亲手打造家园(二):目前生态技术潮流

健康的土壤三要素是:腐殖质、微生物和微量元素。要想种出健康美味的食物,健康的表土是其中一个关键。Maria-Helena Semedo提到,除非采用新方法,否则由于土壤退化,2050年全球人均耕地和生产性土地数量将仅为1960年水平的四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五的食物来自土壤, 没有了肥沃和健康的的土壤,我们也无法种植出人可食用的健康食物。

为何要亲手打造家园(二):目前生态技术潮流

土壤也会影响到气候变化。美国食品安全中心(CFS)土壤解决方案 项目主任Diana Donlon强调,尽管大气中过量的碳是一个令人生畏的问题,但土壤中的碳是一种无价的,但往往是枯竭的资源。然而,世界上耕种的土壤已经损失了原始碳储量的50-70%,当土壤失去碳时,它们失去了正常运作的能力。现在科学家已经知道如何通过鼓励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来重建土壤碳,这些过程将二氧化碳排出大气并将其作为土壤碳储存在地下。健康的土壤通过将碳吸入土壤中来储存它,从而起到碳汇的作用。因此,改善土壤健康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方法。

为何要亲手打造家园(二):目前生态技术潮流

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的重大成果是“千分之四”倡议——让土壤的碳含量每年提高 0.4% ,如果每个国家都可以达到这个雄心勃勃且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我们可以将高达75%的全球每年温室气体排放,回收并封存起来,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同时解决食物安全问题的“土”办法,就在我们的脚下,土壤中。

英国农学家阿拉特.赫渥德在《农业誓约》中提到:人类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解决目前最重要的保持健康土壤的问题?该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未来人类社会文明和发达的程度。

德国的卡尔.恩斯特.奥斯陶斯在《生物动力农场》中写道:地球和土壤使我们立足之本,它的健康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如果仍以单边的物质主义来主导农业土地的管理方式,土地将死亡,人类衰亡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每一个心存忧患的人都应该设法改变这种状况,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那么怎么恢复土壤的健康呢?先来观察一下大自然。当大自然面对一块土地时,最初的土会长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再后来会有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再后来会有灌木,甚至到最后会有树木,最终成为森林。那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呢?

为何要亲手打造家园(二):目前生态技术潮流

我们会看到土壤层在越来越厚。这整个过程没有产生任何的垃圾和废弃物,资源被极大化地利用到。当土变厚了的时候,包括植被变厚了的时候,雨水下来它会先被绿色的海绵吸掉,然后再下来它会被棕色的海绵(土壤)吸掉,所以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蓄。水土得到保持。

为何要亲手打造家园(二):目前生态技术潮流

健康的土壤同时也促进了微生物的产生。植物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糖,由根部输送给这些土壤微生物,而这些土壤微生物,则回馈给植物以氮、磷、钾等各种植物所需的矿物质,而且种类远远超过一般的传统化学肥料,可以提供给植物以更全面的营养。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们保持着这样一种聪明的共生关系,这是地球在五十亿年的进化中所创造的。

现行农药化肥的农业耗尽肥沃土壤的速度比自然界创造肥沃土壤要快上18到80倍。依目前耕作速度的计算,地球上足以喂养人类的沃土只剩下40至80年可耕作的时间。目前据资料可知,一些小型的基于生态的做法正以比自然形成快60倍的速度重建沃土,同时还将资源和能源的使用降至最低。

为何要亲手打造家园(二):目前生态技术潮流

我们需要做的,是恢复土壤的健康,恢复我们脚下的那个生机勃勃的土壤微生物世界,好让他们为植物、为我们所吃的食物提供全面的营养。这将解决气候变化,也将解决食物安全问题。

要培养健康的土壤,最靠谱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而建造一个完整可持续生态系统需要有哪些必须的要素?目前有哪些生态技术可以实现呢?有什么标准吗?怎么融入人的生活方式? 我们先带着这些问题接着往下看。

2.2 各类生态技术潮流的出现

目前,各种生态恢复或更高效的生态技术与理念在传播,例如:食物森林、等高线集水法、土壤覆盖,生活灰水处理系统等生态系统概念的朴门永续设计/农业(permaculture);欧洲和澳洲的生物动力/自然动力/生机互动农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来自泰国净土村的酵素种植;除了市面上一般的有机农业外,还有奇迹苹果的木村自然农法、何以兴农的全息自然农法,童军的本地土著菌的土著农耕、台湾罗杰的本然农法、台湾秀明自然农法等等的一系列自然农法。

源自Akira Miyawaki的快速森林/自然潜在植被的恢复方法在全世界1700多个地区进行种植,各地都有相关技术的分享和实践,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印度生态企业家Shubhendu Sharma通过TED分享了标准化工程化的小型森林恢复方法;中国林业科学家在山东,辽宁,北京等地对当地乡土品种进行了尝试和实验。

还有优于传统农业的农林复合系统,更高的生产力,经济效益以及所提供的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更多样性,对环境而言其生物多样性,土壤的稳定性,适应气候性,可持续性也通常更好。

朴门永续设计主要精神是发掘大自然的运作模式,从中找寻各种可仿效的生态关系,再模仿其模式来设计庭园、生活,以寻求并建构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平衡点。通过悉心的设计,即使依凭同样的资源,人类可以获得比粗放耕作更多的收成。永续设计的核心,即能源有效使用原则与自然生态系统原则。

为何要亲手打造家园(二):目前生态技术潮流

例如编写《朴门农艺》一书的作者赛普·霍尔泽(Sepp Holzer)是一位“反叛的”奥地利农民。他花了40多年时间,将位于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之隆高(Lungau)地区的家族农场改造成了一座”生态天堂”,包括多个鱼池,约1万棵植物 – 果树、灌木、藤类、及高产的蔬菜和香草。这片位于海拔1500米的土地是自给自足的,生产品质最好的鱼类、水果、坚果、蔬菜、蘑菇、猪肉、家禽肉、甚至柑橘类水果,而无需进行人工的灌溉、施肥、除草和除虫。

为何要亲手打造家园(二):目前生态技术潮流

生态企业家(亦为TED研究会员)Shubhendu Sharma的绿化技术推广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法,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茂密、生长迅速的本地森林。这些森林比常规的种植园,生长速度快十倍,他们比一般的森林更密集30倍,生物多样性高一百倍。他观察到地下水并没有干涸,鸟类在这个区域,数量翻了一倍。空气的质量变得更好了。

这些技术和潮流的出现,多是为了应对如下问题:基于工业化农业对土壤、水源、生物多样性等带来的伤害,数十亿公吨的肥沃土壤的健康度下降所造成的食物品质降低,环境的逐渐恶化与单一化。

这些技术大多观察或学习可持续的大自然,遵从当地的生态规律、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循环,提供无需化肥农药,无需除草剂的技术或方法来种植粮食果蔬等食物。通过人工,外在有机生物质肥料,微生物培养等实践,满足植物对阳光,水,土壤中养分的需求,设计或建造多样性和平衡的生态环境,让植物更好成长。

干净的空气,水,健康的土壤会帮助种植出健康的食物,人民也能通过健康的食物获得健康。而这些技术和相应理念相应而生,满足了人们对实现更高质量生活和环境追求的实现途经。

2.3 引人注目的食物森林

技术潮流中中对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同时也是世界各地越来越流行的是把农业和森林生态相结合的农林生态体系,可以称为森林生态农业(Forest Garden),它是层次比较丰富的农林生态体系,也称食物森林(Food Forest)。想象一下,人在“森林”中呼吸着健康土地的芳香,植物盛开的花朵的芬芳,干净的空气,仿佛置身于一个超级氧吧,感受到身心的愉悦,自然的疗愈。

可持续食物体系的研究者、实践者裘成博士在文章中提出:农业其实就是把太阳光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转换到食物中的过程。假如我们利用能量转换率来衡量农业的效率,那么多层次、立体的森林生态农业的能量转换效率要比单一化的、平面的农业要高得多。事实上,森林生态农业是最古老的土地资源利用形式,也是最具可持续性、抗灾力最强的农业生态系统。

为何要亲手打造家园(二):目前生态技术潮流

美国的生态农场:在全球来看,过去的农业,是以单一化种植为主、依靠化学品的工业化农业,而未来的农业是以多样化为主、与自然协作的生态农业。2016年,国际可持续食物体系专家组提出,全世界急需系统性的变革,向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可持续食物体系转型,以解决人类的环境、社会、健康难题。美国在近几十年,因为意识到了工业化农业食品体系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巨大危机,正快速地向可持续农业与食物体系转型,城市食物森林、社区农园、生态农场在各地遍地开花,无不昭示着农业的变革。

食物森林模型可以帮助恢复土地,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同时创造可食用的产量。森林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一,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个生态系统模仿为食物生产策略,我们就能获得森林+食物的所有生态效益。

城市食物森林、社区农园、生态农场在美国各地遍地开花,无不昭示着农业的系统性变革——即以单一化种植为主、依靠化学品的工业化农业,向以多样化为主、与自然协作的生态农业转型。在全球来看,大规模地转向可持续生态农业是必经之路。食物森林或一系列理念与技术,作为最先进的兼顾生态与人类食物的技术,也是目前整个地球的潮流。

有机农业、社区农耕,自然农耕,生态农业和朴门永续理念等等都走在这条战线的前列,但是,仅仅转向食物森林还是远远不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需要转变,走向生态文明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