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十章《和平幸福颂》

 袁成亮工作室 2020-06-05

    1985五年十月的一天,象往常一样,吃过晚饭的凌虚手执一支硕大的古巴雪茄,在自已的画室里聚精会神地阅读着当天的《扬子晚报》。突然间,报上一条简短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美苏两国首脑将于今年11月19日在日内瓦举行关于核裁军问题的最高会晤。“核武器”“核裁军”凌虚不由得自言自语起来,他的思绪随着这条消息又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那个令人心悸的核爆炸事件。


  那是二战结束前夕的1945年8月8日的一个如血的黄昏,在孤岛上海靠卖画度日的凌虚从报上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昨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造成3万人伤亡,5。1万人失踪,全市7万多幢建筑物有三分之二被毁。第一颗原子弹的销烟尚未散尽,10日,报上又刊出美国第二颗原子弹在日本长崎爆炸并造成2。3万人死亡、4。3万人被炸伤的消息。尽管当时美国此后大肆宣扬原子弹对于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发挥了如何如何的作用,然而,在凌虚的心中却激荡着一股难以名状的愤怒。他虽然不懂政治,但是有一个基本的信条他却是坚定不移的,那就是:任何武器倘若成了屠杀无辜平民的工具,那就是一件十恶不赦的暴行。那些天,一些报上刊载的那一幅幅受到原子弹伤害的人们那惨不忍睹的画面总是在他眼前晃动着。这些惨痛的事实也使凌虚认识到,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战争中一旦使用了核武器,那就不可避免地伤及无辜。更令他感到不安的是,原子弹的阴影并没有随着蘑菇云的消散而逝去。在广岛、在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放射性物质使战后这两个地区的白血病患者急剧增多,甚至连生物也不能幸免。在日本,人们还发现了两个头的畸形金鱼。然而,这些事实并没有唤醒一些大国的良知。近几十年来,美苏两国核竞赛有增无减,给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据统计,如果美苏两国拥有核弹加起来,其杀伤力相当于50颗投在广岛的原子弹。一旦大规模现代化核战争打起来,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与众多爱好和平的人士一样,凌虚在忧虑之中企盼着大国良知的觉醒。如今,这两个大国首脑终于坐在一起在商谈此事了。看着窗外那愈来愈浓的暮色,凌虚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激奋,“但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个消灭核武器的良好开端。和平大业,匹夫有责,我能为此做些什么呢?”凌虚又陷入了沉思,他环顾四周,视线落到了室内那一幅幅和平安详的金鱼身上,眼前顿时一亮,金鱼不是和平幸福的象征吗?我何不趁此机会向美苏两国首脑各赠一幅金鱼画以表达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对世界和平的祈求呢,说不定这小小的可爱的精灵对这次谈判也会起到一些作用呢。想到这里,凌虚紧皱的双眉舒展开了,他猛地从沙发上跳将起来,将烟头朝烟灰缸里用力一按,来到自已那张硕大的画桌前,铺开宣纸,运腕挥洒起来,时而工笔细描,时而泼墨写意,时而仰天大笑,时而低眉沉思……此后的整整十余天,凌虚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地画着。经过一番艰苦的创作,两幅题为《和平幸福颂》的金鱼画终于完成了。每幅画各有12尾龙风金鱼在水草中戏水游弋。这两幅画在画幅上采用中国画传统画幅“和合画对”的方式,每幅画上金鱼尾尾对称,分开为两幅,合起来则变成一幅呈正方形,恬静而又富有气势的大局画,令人叹为观止,而对自由、光明和平宁静的酷爱和对专制黑暗、杀戮战争的痛恨使凌虚笔下的这两幅画上在草丛中悠哉悠哉的金鱼显得格外宁静、详和。在每幅画上都题有一行小字“中国金鱼象征和平幸福友好快乐,祝美苏两国最高级核裁军会谈成功,以维护世界和平,人类幸福。”作品完成之后,凌虚通过有关部门将此画转赠给了美国总统里根与苏共中央总书记戈而巴乔夫。11月19日,凌虚收到了农工民主党中央宣传部寄来的信函,信函上这样写道:

  “对你精湛的艺术及多年来在艺术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表示钦佩。你送给美国总统里根和苏共总书记戈而巴乔夫的《和平幸福颂》,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信它能为世界和平事业起到一些作用,并希望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读着来信,凌虚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心中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欢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