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腹诊-腹诊发展简史

 致虚守静666 2020-06-05

无论探究任何一门学问,都要从她的历史起步,只有熟悉以往的历史沿袭,才能剖析每一历史阶段的变迁,达到继承与创新。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腹诊是诊察患者胸腹部的形态、颜色、腹部纹理、胀、痛、满、悸、硬、急、结等征象,并结合传统四诊诊断疾病,进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特色方法。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腹诊相关的诊察手段,但中医腹诊同眼诊、耳诊、舌诊、手诊、足诊、面诊、脉诊等中医特色诊法一样,均是生物全息理论在中医诊疗中的体现。

腹诊分为狭义腹诊和广义腹诊,狭义腹诊是指胸腹部的触诊,属于切诊的范畴。广义的腹诊是中医学的望、闻、问、切等四诊在胸腹部的综合运用,是中医诊断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腹诊不仅重视胸腹部疾病的诊断,还包括全身疾病的诊断,甚至包括神经系统及运动系疾病诊断。目前腹诊吸收了中日两国历代医家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包括理论、诊察技法、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得到了完善。现代腹诊不仅能发现当下的疾病,也能够发现疾病前期状态的变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特色诊疗手段。

一、腹诊的起源

腹诊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逐渐形成的诊疗手段,追溯其形成过程,最早的腹部疾病记载见于甲骨文,约有20种腹部疾病相关的记载。《黄帝内经》问世奠定完备的中医学基础,中医腹诊的雏形也随之已经形成,《内经》记载了丰富的腹诊相关内容,为腹诊的形成提供了完备的理论框架。随着《难经》的问世,中医腹诊已经明确腹部的五脏分区,这种分区对后世中医腹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现代腹诊腹部分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探索腹诊-腹诊发展简史

《针道秘诀集》梦分斋: 腹部分区图

目前普遍认为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腹诊理论及临床做出了突出贡献。《伤寒杂病论》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创造性地确立了 “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中医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当然对腹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有关腹部症状的条文占114条,《金匮要略》有10篇,至少约四分之一的内容,成为后来腹诊理论及临床诊疗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腹诊诊疗体系的形成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详细描述了腹诊触诊手法,归纳为抑按、起按、揣摩、推移、动摇、转侧、持之等技法。后经历代先贤的发挥腹部相关疾病的诊疗不断得到总结和归纳,几乎历代所有重要中医典籍均描述了腹部相关疾病的诊疗方法,虽均未能明确提出“腹诊”的概念,但腹诊相关理论体系及诊疗技法已经日趋完善。

三、腹诊概念的确立

自唐代中医学传入日本,日本也参考了《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著作,逐渐形成了有关腹诊的诊疗方法,并应用与针灸推拿。在日本竹田定加最早倡导腹诊(1573-1614),在日本天正年间(1573-1592)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后逐渐形成“伤寒派”和“难经派”两种主要的腹诊流派。清·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首次明确了腹诊的概念,并详细描述了胸腹分区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以及诊胸腹,诊脐间动气的方法和辨证意义,强调诊胸必先按虚里,按腹要以脐为先的具体诊法,将腹诊推崇为“中医诊断之第四要诀”。最具代表性的 “伤寒派”书籍为日本出版的《腹证奇览》何《腹证奇览翼》(1809-1853)。两书均参考了《伤寒杂病论》,以腹证为中心,附图说明,给出直观的认识,并附以方证。

腹诊起源于中国,直至明清,中国和日本医家确立了腹诊的概念,但近代日本医家为腹诊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腹诊》王琦主编,学苑出版社。

2. 《中医腹诊学》孙忠年,陈选平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 《针道秘诀集》梦分斋,日本安永二年(177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