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兵器时代长枪能达到多长?东方西方的答案差异明显

 天空勇者 2020-06-05

咱们国家有一句老话,叫“一寸长,一寸强”,说的是越长的兵器打仗越占便宜。这是个很好理解的概念,因为兵器长,所以先于对手捅到对方身上的概率就越大;而兵器短的一方,则要先进行格挡和躲闪后才能发起攻击,相当于少了先手的机会,所以只有技巧更娴熟的高手才有可能使用短兵战胜长兵,站在军事系统的高度看,这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所以长兵虽然长,成本高,但其实是最优方案。

那么到底多长算长呢?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步兵使用的长兵器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这是长杆的材质,士兵人种和战术细节的差异所决定的。如果将中国和欧洲进行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长期以来实战长杆兵器稳定在3~5米之间;而西方则在一些特定时期出现了5~6米的超长兵器,今天就来分析下这个原因。

中国的长兵,普遍在5米以内

在古代中国,长杆兵器以3~5米的为主。这其实还是妥协的结果,而不是长度够用。因为长枪受材料的限制,越长就越重,越容易弯曲,使用起来越不方便,过重的枪对步兵来讲,行军打仗都是负担。所以一些国家只用3~5米的长枪。我国从战国时代到近代,使用5米长以上的长枪的情况并不多,大多数情况结阵用的都是3~5米的长枪。

八极拳爱好者练功使用的六合大枪

按照《考工记》里记载: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意指无休止)又以害人。意思就是说长兵器不能超过人身高的三倍,如果以人均1.7米算的话,那么长枪的不应超过5米,超过5米就过于笨重,在战场无法发挥;又根据《太祖实录》,枪的长度在一丈三尺(明尺),也就是4.16米。这是为啥呢?明代明吴殳的《手臂录》里给出了理由:其劲如铁,根大逾握,削之使就手,渐细至尖,尖径半寸,握 于根前三尺,衡之正平,居重御轻,用之乃得灵变,过丈二,腰必软,欲腰不软,根太大,不可握矣。就是说长枪如果太长(超过一丈二),腰(枪杆中间)就会软,枪杆处于弯曲状态。另提一嘴,古代选枪杆的原则是硬且韧的木头,以“稠木”为宜,传统武术抖得跟面条一样的白蜡杆质地太软,是不能上战场的。

其实在明朝时,一些武术流派确实有超过5米的长枪,但是并没有投入到战场。明朝战场上使用的超长武器也就是戚家军的狼筅,长度达5米。但是狼筅使用方法和长枪不同,只是为了给小队提供掩护,并不提供主要的伤害输出。

狼筅在作战小队中提供掩护的作用,所以要长

再比如汉代到隋唐时期作为重骑兵主要武器的马槊,长度有明确定义,即至少要达到丈八长(汉代的长度),即4.15米,这个长度已经非常可观了。这种枪考虑了战马高速运动下碰撞的冲击力,因此杆的韧性非常好,但代价是工艺十分复杂,制造周期非常长。

马槊杆制造工艺十分复杂,

中国古代马槊是一种相当长的兵器,光矛头就有半米长,可刺可砍,价格非常昂贵

西方长兵,5、6米不足为奇

在西方,从公元前一直到中世纪以来,除了马其顿方阵使用过6米的长枪以外,同时代使用5米以上长枪的情况也不多。希腊人的枪也是在4米左右,罗马步兵甚至在数个世纪的时间里坚持使用短剑和大盾。马其顿长枪方阵之所以昙花一现,理由和上面所说的原因差不多,那就是枪越长越笨重,士兵越不便使用。尽管正面硬怼谁马其顿方阵没怕过谁,但是因为长枪过于笨重,这种方阵的回转速度极慢,侧面异常薄弱,而且无法长时间行军。罗马就是利用马其顿方阵机动性低,不利于长时间作战这一点,在山地地形上多次将其击败。因此长枪方阵在古典时代并未得到延续。

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乃至近代,由于骑士制度的原因,封建主在骑兵上的投入异常的多。骑士往往要承担起冲散地方骑兵和步兵的任务。于是骑枪的长度从2~3米逐渐增加到4米。后来又出现了波兰翼骑兵5米的长枪。而步兵的长枪则更长,西班牙方阵用的是5米多的长枪,瑞士方阵巅峰时期枪的长度达到6米,后来又有所降低。

波兰翼骑兵

那么为啥文艺复兴一直到燧发枪淘汰火绳枪以来,西方这么多用5米、6米长枪的情况呢?其实与西方骑兵崛起有关。西方由于采邑骑士制度,使得小的封建主以骑兵为主(虽然也有下马作战当步兵的,但不是主流)。骑士的装备天生比步兵精良,这使得骑士凭借精良厚重的铠甲有恃无恐,夹着骑枪(Lance)直接向步兵发起冲击,这可不是冲过来跟你格斗,而是直接冲过来把力道集中在枪头上一点把你怼飞,或者扎个透心凉,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种威慑力得多大。

西方保留至今的骑士比武,就是各自拿一个骑枪互相对冲,到了近前看谁能把谁从马上怼下来,没有花哨动作

所以文艺复兴前期,板甲骑兵可以说无往不利,步兵根本无法抵挡,哪怕你身上有盔甲,也无法缓冲这种冲击。那怎么办呢?对于步兵来讲,他们手上唯一能抵挡骑兵冲锋的家伙就是长枪(Pike,西方骑兵枪和步兵枪不是一个词)。那就是想办法尽可能把枪做长一些,在骑兵夹枪冲击时,前排的步兵将身体放低,枪的一端抵住地面来抵消冲击。这一点在反映华莱士领导的苏格兰大起义的电影《勇敢的心》中非常还原地表现了出来:

骑士的夹枪冲锋到文艺复兴时代前期都拥有非常恐怖的威力和威慑力

为了能够抵挡重装骑兵的冲击,步兵的Pike当然是越长越好了。当然骑兵也不甘示弱,就如我前面说的那样,骑枪从2~3米的长度发展到了4米,步兵的长枪长度增加到了5~6米,极端的甚至有8米的长枪。同一时期步兵长枪总要比骑枪长一些,就是为了抵消骑兵先天的冲击优势。西欧的骑枪因为形状的关系到了4米多就很难再提高了。所以到了西班牙长枪方阵统治欧洲那个年代,甚至抛弃了笨重的全身板甲和骑枪,改用簧轮手枪执行半回旋战术,很少有愣头青敢直接往步兵方阵上撞了。当然这个时候的西班牙方阵和马其顿方阵有很大不同,它一种超大的兵种混编得方阵,在每个方向上都具备攻防能力,对骑兵的防御能力比马其顿方阵强得多,也要灵活的多。

在火枪+长枪的混成阵型面前,骑士重甲已经没用,骑士长枪也没有优势,所以只能用手枪抵近射击

另外典型的例子就是瑞士雇佣兵。瑞士雇佣兵在中世纪时期以瑞士戟(Swiss Halberd)天下闻名,这种戟即可以戳刺,也可以砍击,非常适合民风彪悍,武艺高强的瑞士人使用。但它的长度实在太短了,只有2米多长,所以进入文艺复兴后,瑞士雇佣兵开始逐渐使用长枪;或者对瑞士戟进行改良,使用长达6米的瑞士戟。但是不管怎样,瑞士戟的砍击和格斗功能在战场上越来越用不上了。

瑞士雇佣兵的传统武器是瑞士戟(Swiss Halberd)

进入文艺复兴后,原来的瑞士戟逐渐被淘汰,瑞士佣兵改用长枪或者超长瑞士戟

东西方差异的原因

那么难道中国的步兵不需要面对铁罐头骑兵的冲锋吗?当然也是需要的。但是自明代以来,东方的骑兵显著落后于西方的骑兵。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当西方出现人马均披着板甲的重装骑兵时,同时期的明朝,反而连唐宋时期常见的具装骑兵都很少见,通常只有人披甲,马没有甲(皇帝仪仗队除外)。这是因为进入明代以后,马政非常糟糕,原有的优良种都保不住。本来东方的马匹就比较矮小,耐力虽然强,但肩高矮力气小,缺少载重能力是个硬伤。如果人马都披着厚重铠甲,战马就吃不消了。

宋朝时期还是主力兵种的具装骑兵,到了明朝几乎销声匿迹

明朝的敌人——北边的瓦剌和鞑靼各个部落,用的是蒙古马,跟明朝半斤八两,很难组建具装骑兵;骑兵没有具装,就很难用夹枪冲锋但方式冲阵,步兵面对骑兵的压力小了,也就不需要太长的枪来对抗骑兵。而且蒙古人很少寻求和明军主力决战,以小股骑兵袭扰和引诱为主。所以靠步兵结阵来抵抗骑枪冲锋场景在中国大陆并不多。缺少这方面的刺激的话,长枪的长度也就缺少进一步提升的必要。此外枪的长度很少超过5米,也是因为要考虑中国士兵的体力极限。超过这个长度,体力消耗较快。一直到清朝,最长的绿营钉枪也就是4.78米(一丈四尺九寸五分),很好地契合了这一规律。

《平番得胜图》中明朝边军骑兵,人有甲马无甲;番子的马也没有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