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帕友课堂」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别搞错了哈

 山东唐平 2020-06-05

导读:如果搞错,容易贻误治疗时机。

这几年不管宣传重点如何变化,帕金森病的误诊成为媒体报道的“常客”。

2016年,北京、西安、上海三地的一项帕金森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但仅有3.75%的患者初发病时意识到自己患病,帕金森病误诊率高达23.5%。(1)

误诊的原因有不少,其中之一是因为其症状和其他疾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比如患者以动作迟缓起病,却被误诊为脑梗,有的被误诊为抑郁症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肖勤教授接受帕友网专访时,专门谈过帕金森病患者的漏诊以及误诊等情况,详情可见帕友网文章《【专家说】帕金森病为什么会出现漏诊误诊?》。

避免误诊,我们非常需要,也有必要分清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区别。

杨清武在《家庭医药》上刊发的文章指出,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是我们在神经科门诊经常能听到的词,两种病看似接近实际不是一码事。“不仅有些患者易搞混淆,个别医生自己也不能清楚区别,导致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因未能得到明确诊断,误将帕金森病当作帕金森综合征诊治,从而贻误治疗时机,使得病情进一步加重,这是非常遗憾的事。”(2)

两个词看似相似,但帕友们一定要记住: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

出现手抖、脚抖的症状,大家首先容易想到的就是帕金森病。然而,引起手抖、脚抖的疾病不少,我们一般将这类症候群,包括手抖、脚抖、四肢僵硬等症状等,统称为帕金森综合征(即英文parkinsonism),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诊断帕金森病的几个主要症状。 然而,具备了这几个症状还不一定能够诊断其是帕金森病,还得进行一系列的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等,最终才能确诊。

帕金森综合征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原发性帕金森病(即我们所说的“帕金森病”)、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遗传变性型帕金森综合征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病因与症状。

「帕友课堂」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别搞错了哈

我们常说的帕金森病,即原发性帕金森病。按照杨清武的说法,“原发性,顾名思义,就是找不出明确的发病原因”。而继发性的帕金森综合征,常常是有脑外伤、中毒、药物、脑血管病、肿瘤、炎症等原因;叠加综合征则是指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比如严重的脑萎缩)伴有帕金森病的某些症状。

从临床表现来看,帕金森病多发生于中老年,单侧肢体起病,病程发展缓慢,早期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而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往往肢体相对对称起病,而且存在原发疾病的症状,如偏瘫、精神病等。(3)

从病因来讲,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不明,而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往往有明确的已知病因,如外伤、感染血管病变、肿瘤、中毒、重金属沉积、药物暴露等。

在治疗方法上,两者也不同。帕金森病患者早期均通过口服药物及康复锻炼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往往疗效不佳。此外,帕金森病患者还可以接受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而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不适合接受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只能口服药物及康复治疗。(4)

参考资料:

1. https://www./news/detail?id=49819

2. 杨清武.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J]. 家庭医药,2015,(9):15-15.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5.09.014.

3-4 帕友网主编,《抗帕百问》,同济大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