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源赋

 henanjiyuan 2020-06-05

     原创: 古轵老农 zhanglulin 2018-12-12

     济源,乃豫北小城,启名于济水之源,闻名于愚公故里。

济水,乃四渎之一,时过境迁,或并道或隐没,史记尚在,未有旧时势貌,今济南,济水之南也。愚公移山,乃寓言传说,出自《列子.汤问》,久远矣,后伟人作《愚公移山》篇,传播日广,彰民族之浩气,显人民之坚韧,铸国家之精魂,成华夏之力量,频出于政要之口,常见于书稿之中,当为世界文化遗产,济源人之骄傲也。

济源北倚巍巍太行,群峰峥嵘;西拥苍苍王屋,沟壑纵横;南襟滔滔黄河,水波翻转;东望茫茫华北平原,一望无边。空中俯瞰,当如簸箕形。形胜之地,物华地饶,矿藏丰富,出天坛名砚。深山林密泉清,珍禽野兽得其所;原野地沃苗盛,百姓安居乐其业。盖有济、漭、沁诸水散流于阡陌,滋润稼穑,涵养六畜,庇佑父老。气候四季分明,风雨调顺时多,天灾肆虐时少,是故,庶民多安康,史载多祥和。

其史也久。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皆遗迹于此,黄帝征战此处,有物可征,有痕可证。夏朝故都,少康迁原。轵道蜿蜒,物资川流,官民往来,秦之富庶之地也。漫漫日月,朝代兴替,多经变迁,隋置济源县,管辖多有变,名袭至今。其名煊赫。玉真公主,修道王屋山,道教第一洞天,令天下名士骚客慕名,络绎不绝,留恋忘返,李白飘然而至,吟诗泼墨,真迹唯存;商隐留无题锦瑟,名言名句千古传;李愿归隐,韩愈作送归盘谷序名篇。

其地呈祥。药王踏声而来,遍寻良药,济世救民,魂归王屋,成仙而去。阳台宫耸立山巅,济渎庙静卧泉边,荊梁观匠心工巧,大明寺、盘古寺香火绵绵。

其民可歌。聂政刺客,侠肝义胆,士为知己者死;卢仝茶经,袅袅清香,远飘内外;裴休为相,建章立制,政绩卓彰。乡间典故也多,丝竹后堂,伐原示信,熟能生巧,不胜数。

此间热土,人文炳蔚,民风淳良,遇有外侮则刚直勇毅,不屈不挠。日寇铁蹄至,百姓奋起,保家卫国,太行王屋,黄河上下,浴血苦斗,杜八联威名远扬,玉川抗战,可歌可泣,留庄民兵英名长传。

今之济源,工商阜盛,冶金化工执首,制造加工相辅,环保崛起,能源担纲,科技新创,食品饮品争风骚;旅游勃兴,文遗引领,自然风光相随,小浪底浊浪排空,小沟背深水激流,五龙口猕猴逗趣,王屋老街茶饮休闲;文教兴乡,育化英才,济源一中,人杰辈出,全民强健体魄,有蓝球之乡之美誉;城乡生机盎然,乡间瓜果飘香,文明城市,祥和村庄;交通繁达,铁路通于一九七零年代,高速后起,纵横四向,公路密布,通连乡野。

济源人生性豪迈,勤劳实干,有宗师开山之精神;道教濡染,赋予乐观淡泊之情怀,恰如太行之峻拔,王屋之毓秀,相得益彰。语多平缓,俚语繁多,颇易辨识。食主咸,米面兼,旧以熬菜居多,今则得五湖四海之便,地方小吃以虎岭面叶、鸡蛋不翻、牛肉丸子、山区土馍等为代表,为游子所念。

济源,乃济源人之济源,唯愿七十万人民,爱家图强,则富庶之乡,和谐之乡,文明之乡,宜居之乡,强可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