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进行职业暴露演练?

 感控plus 2020-06-05



作者:西安市北方医院感控处  姜会芳

编辑:董宏亮

         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如何避免职业伤害,除加强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外,还要做好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妥当处置。为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能力,我院组织了职业暴露应急演练。

        首先,感控处认真制定了演练脚本,选取重点科室、重点人群、重点时段为演练背景进行设计。一例设计为急诊科医师为HIV患者行气管插管时,发生了痰液喷溅粘膜的暴露;一例设计为手术麻醉科护士在配台为一乙肝病人清创缝合时发生了针刺伤的暴露,两例职业暴露均设计为夜间发生,均发生在工作年限不足一年的新入职人员身上。

       职业暴露演练流程为全程化,包括现场紧急处置、两个报告(报告科室管理者、报告感控处)、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感控处评估(暴露源为HIV病人者,感控处上报区疾控中心,请求进行暴露级别评估和用药指导)、血清学监测和预防用药等。虽为演练,但每个环节暴露者都一丝不苟地完成,包括填写“血清学监测和用药申请表”等,前往主管院领导、检验科主任、药房主任等处签字,走完所有流程,体现实战演练。

       演练结束,感控处将演练过程和总结反馈发至院内感染管理微信群,以便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指导。

       通过本次演练,提高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能力,避免因暴露后慌乱而处置不当和延误预防用药等,也进一步警示医务人员工作中应加强职业防护,避免职业伤害。

演练脚本

一、演练时间

分别为2016年1月11日 22:00和1月13日 22:30

二、演练地点

分别为急诊科抢救室和手术麻醉科第一手术间

三、演练背景设置

1、急诊科值班医师在为一120送来的昏迷、呼吸衰竭病人紧急进行气管插管时,病人的痰液喷溅到了医师的眼结膜,询问病史,家属告知病人为HIV阳性者。

2、第一手术间医护人员在为一骨科外伤病人进行清创缝合时,洗手护士不慎被缝合针刺伤,病人有乙肝病史。

四、演练处置流程

1、现场紧急处理:

(1)医师暴露后立即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和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眼结膜。

(2)暴露护士立即离开手术台,脱去手套,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再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0.5%碘伏消毒伤口后,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戴双层无菌手套,回手术台继续配合手术(一挤、二冲、三消毒)。手术完毕,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消毒伤口,敷贴包扎。

2、两个报告:暴露人员电话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和感控处。

3、感控处评估、进行预防用药指导:

(1)HIV暴露者:感控处紧急电话报告新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暴露级别评估及预防性用药指导,预防性用药应在接触后4小时实施,最长不超过24小时。

(2)乙肝暴露者:询问暴露护士乙肝免疫水平情况,知悉该护士为新人院护士,监测HbsAg(-),遂指导于24小时内接种HBIG+HB疫苗(共三剂,分别为0、1个月、6个月)。

4、监测指导:

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HIV暴露者在暴露后当天、第4周、8周、12周、6个月进行HIV血清学检测;乙肝暴露者于暴露后的1个月、3个月和最后一剂疫苗注射后1-2个月分别进行血清学监测。

五、演练总结

虽为年轻医护人员,但现场紧急处理及时、正确,报告及时,HIV暴露者为向区疾控中心上报和评估暴露级别、预防用药争取了时间。手术配台护士因是班后时间还要继续完成手术,故未去流动水下冲洗,因地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止血后碘伏消毒、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戴双层无菌手套继续配台。手术完毕再次消毒包扎。通过职业暴露演练,提示我们医务人员在进行有可能体液喷溅的操作时,必须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避免职业暴露,并严格遵循安全注射原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