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区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控plus 2020-06-05


作者:青海省人民医院    刘佳微

编辑:董宏亮

医院环境表面可分为医疗与卫生表面。近年来国际医院感染界更关注临近患者区域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效果与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关系密不可分,有效的表面清洁能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度,尤其是对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医疗机构内的环境表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医疗表面(如医疗仪器按钮或把手,推车,牙床等),二是卫生表面(如地板、墙面、桌面等)。其中,卫生表面又分为两大类:一是手很少接触的表面,如地面和天花板;二是手频繁接触的表面,如床栏、桌面、门把手、灯开关、病房厕所的墙面等。

1.     不要使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环境表面消毒及在病区内常规喷洒消毒。

化学消毒剂本身具有一定的化学毒性,会对医务人员、患者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患者诊疗区域不能采用消毒剂进行常规的喷雾消毒。

2.     消毒剂要现用现配。

如果含氯消毒剂溶液不能每日现配,可以存放在加盖不透明的塑料容器内。每日监测消毒剂浓度,适时更换。

3.     及时更换清洁用具,包括拖把、抹布和洗涤液。

医院的地面会因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微生物沉降、尿液体液的溅溢而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污染通过鞋子和治疗车的轮子等在医院地面上四处播散。由此可见,拖把不能保持足够的清洁和及时消毒,或洗涤液、消毒剂没有及时更换,在医院地面环境上会造成病原微生物的重度污染。

4.     高频接触表面需要更加频繁地进行清洁与消毒。

物体表面如有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清洁,患者和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表面如床栏、桌面、门把手、灯开关等应加强清洁与消毒的频率。

5.     湿式打扫,避免扬尘。

病原微生物和孢子会随扬尘污染病区环境空气,扬尘严重的空间很难有效除尘和去污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肺部吸入病原体后会引起严重感染。

环境清洁的重点是通过改善卫生习惯,从而给患者提供一个更安全的环境。以上措施均以询证为基础,其有效性经过严密的科学实验和临床调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胡必杰,倪晓平,覃金爱.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最佳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9-86.

陕西医院感染控制

岂止于感染控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