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付强老师《院感防控学科建设与医疗安全管理》 付强老师从WHO关于患者安全的十个事实出发,提出新时代感控医师需要有临床知识与技能、感控思维与能力、流行病学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的防控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安全。 2|李卫光老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进展》 李卫光老师对内镜清洗消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了欧洲内镜清洗消毒的方法与流程,提出我们今后改进的方向和思路。 3|范珊红老师《十二指肠镜强化再处理进展》 范珊红老师对ERCP相关感染事件进行回顾,对十二指肠镜的结构特殊性结合文献报道中的感染事件,提出十二指肠镜的清洗消毒必须严格执行清洗消毒流程,减少内镜相关感染,将医源性器械、设备和用品相关的感染传播风险降至最低。 4|毛晓红老师《借省市优势资源促县区规范送检》 毛晓红老师分享了汉中市是如何借助省市资源并通过行政管控,感控参与,技术支撑来实现微生物病原学标本的规范送检。 5|李六亿老师《做一个合格感控专业人员的思考》 李六亿老师从自己工作的经验出发,提出感控人员需要有几个能力,一是学习的能力,二是创新力,三是管理能力。并提出每个人都要有工作中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6|吴安华老师《医院感染病例判定通用原则》 吴安华老师详细讲解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对工作中经常收到的他人的疑问进行汇总,通过举例给大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讲解。 7|雷毅老师 《软式内镜消毒效果监测》 雷毅老师详细分析了目前内镜采样的不同方法,指出内镜采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介绍了规范的内镜采样方法及微生物培养方法。 8|董珍老师《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预防策略》 董珍老师从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出发,对感控人工作中的困惑进行回答,并对规范中的细节内容进行解读。 9|田爱辉老师《透析用水与透析液体的微生物取样技术与监测》 田爱辉老师用工作中收集的血液透析相关的照片,直观的对透析用水与透析液体微生物采集部位和要求进行了讲解。 10|陈歆老师《日本血透室感控对策》 陈歆老师通过自己在日本血液净化中心工作的经历出发,与国内一些医院临床工作情况做对比,比不足,思改进。提出我们将来血液透析质量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11|严小芬老师《借力发展,完善细节,提升能力》 严小芬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咸阳市在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标本规范送检的经验,从细节介绍了工作中的经验以及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 12|刘丁老师《从细菌耐药机制读懂检验报告单》 刘丁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了细菌耐药机制,并通过一张张工作中的化验单详细解读了耐药菌种类。 13|宗志勇老师《CRKP的防控,困惑与对策》 宗志勇老师通过分享华西医院近年来的感控工作经验,提出新时代感控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感控医师必备的工作素质。 14|吴佳玉老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践》 吴佳玉老师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必须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多部门协作,持续培训,定期评估,定期提出改进措施,才能获得成效。 15|索瑶老师《规范送检,合理用药,陕西进展》 索瑶老师汇报了陕西省近3年在规范送检合理用药方面所做的工作,对提升病原学规范送检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取得了显著效果。 16|李静老师《和你聊聊规范送检那些事》 李静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延安市在促进规范送检工作中举办的各项活动和协调工作会议中的经验。 17|高晓东老师《美国医院感染监测进展,与国内对比》 高晓东老师通过和大家分享美国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与方法,与国内现况做对比,提出院感监测工作的意义,以及今后监测方法与重点。 18|任南老师《信息化系统助力医院感染防控》 任南老师对院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化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指出智能的、合理的信息系统能使院感防控工作事半功倍,精准快捷。 19|张浩军老师《卫生监督之医院感染》 张浩军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工作中遇到的实情实景进行回顾,并详细介绍了甘肃省在院感工作和卫生监督工作之间沟通,合作,共同发展的经验之路,赢得了现场学员的阵阵掌声。 20|董宏亮老师《MDROs防控:传统方式面临的挑战》 董宏亮老师通过多重耐药菌带来的危害以及目前多耐防控工作传统模式的挑战,希望大家辨证看待多耐防控的传统方式,建议多耐防控应该以循证依据、指南、临床治疗等为关注重点。 21|柏传毅老师《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柏传毅老师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出发,讲解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严重性,通过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策略进行解读。 22|白柏亮老师《剥肤之痛》 白铂亮老师通过分享一例新生儿皮下坏疽患者清创换药的案例,通过脓性分泌物培养确诊是MRSA感染,提出新生儿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正确处理和治疗,以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23|张云飞老师《骨科感染MDT病例讨论》 张云飞老师对工作中遇到的骨科感染案例分析,与现场学员互动,共同分析病情,讨论病例,调整用药,为感控医师提供了MDT思维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