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勤劳的感控老师,您可能白辛苦了

 感控plus 2020-06-05

作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冶  挺

编辑:高少卉

导读:

笔者写过感控检查的一些弊端后看到了很多老师的留言(就是这篇文章→→→妄口巴舌的"砖家"是谁惯的?,感慨万千,于是思考了很久,为什么长久以来感控同仁做了那么多的工作,受了那么多委屈,总是不见进步呢?

笔者以为反复的观察和了解感控同仁的心态和问题是非常有益的,国际惯例,先晒晒大家是怎么说的:

其实可以看到,很多同仁依旧执着于一个具体问题到底怎么办,但笔者希望能得出一个思想,一个方法去解决这一类的问题,当然,也有很多老师已经明显的意识到了这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可惜当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体系去“一揽子”的解决这个矛盾。只是面对一线从业者层层的询问,政策制定者迟迟“不见”,每每“不闻”这是躲不过去的,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只要是歌颂某个事件的文章,转发永远第一,只要是拷问行业的文章,评论永远第一,其实这些现象足以说明问题。

笔者试着分析一下根源在哪里,咱们先看看这样一个逻辑:

专家在检查的时候把去年或者说上一次查出的问题拿出来对照一下,看看是不是“旧疾”?

同行要写自查报告的时候把去年的或者说上一次查出的问题交上去,看看能不能“通过”!

 答案跃然纸上,长期积压的问题其实从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是其一,于是感控行业四分五裂出现了很多方向,要么埋头科研出文章,以目前任何评选都是靠堆文章的习惯,这是个不错的出路,要么昏昏噩噩不求功也不求过,这类不多赘述;要么疯狂下科室,以自我麻痹为主,假勤奋真懒惰,想着毕竟我整天都在临床科室,一定能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但是细想,您解决的无非是哪个手快消没有写开启时间,哪个医疗废物登记本没有登记好,哪个地方没擦干净之类毫无技术含量的问题,坦白说,大不敬的说,即使这种问题出现了,又能有多大的风险,造成多大的伤害呢?其实是您懒得动脑子去评价真正的风险在哪里;

       其二:其实重大感控风险感控同仁心里也基本有数,但是为什么改不了?

咱们再看看这样一个逻辑:

能改变的早改变了,不能改变的要么根深蒂固,要么领导也觉得没多大问题,

可以看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不在从业者,而在于领导觉得这件事有“多重要”,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在医院层面,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件事还没到非改不可的局面,请感控同仁也适当“放过自己”,把具体情况和风险呈报医院即可,让自己“放松”一下,屁股决定脑袋,感控人员只需灌输感控的思维,建立感控的理念,这是从业者力所能及的;

       其三:上层的检查也好、督导也罢其实对医院的约束力真的不大,大型公立医院面对检查基本都是圈子里的人,今天你查我,明天我查你,谁还能不被查?但是坦白说大型公立医院也确实做的比较好,但对其约束力也较差,私立民营医院其实更加肆无忌惮,笔者查过很多医院,反馈绝对真实,从未有过掩盖,后续回头看其实会发现基本没什么改观,行政管理部门效能低下,靠着年年查完成政绩而已,除了真的出了大事盖不住了,真的“动刀子”处罚?笔者是没见过。

于是,

从业者被查出的问题医院层面解决不了,每次检查被处罚,检查者查出的问题其他单位不重视,每次检查老样子;

于是,

丧失信心,每天浑浑噩噩,用这种假意的勤劳安慰自己,问题在于从业者和检查者的身份在不断的切换;

于是,

我知道怎么迎检,同时我也知道怎么检查;

于是,

你好我好大家好,于是,我们等待下一个暴发;

于是,

我们继续检查和迎检。

 谁来打破这个死循环,要么你锐意改革,要么再次暴发院感事件,否则,依旧是这样,永远是这样,很多感控同仁真真切切的表达了要抓感控,他们也在踏踏实实的做感控,就是目前这种局面,导致了多少好同道伤心、失望、离开。但笔者真的想说,很多问题,或者说大多数问题并不在于从业者,并不是感控同仁能够轻易改变的,“不愿”和“不改”之间夹着懒惰,“想改”和“未改”之间存在无奈,但请各位不要失了初心,最终还是能改变的,就从你我开始,就从现在开始,总会变好一些,每次感控事件,笔者都会想起那句话:“从来都是这点事,从来都做不好”,但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感控老师们依旧不改本色,笔者发自内心的想说,老师们,辛苦了!但我们可能真的是白辛苦了。

总结一下:

一个感控措施能否推行,主要取决于:卫生管理部门要施加多大的压力,医院层面要获得怎样的效果,感控专职人员能提供多好的建议,那谁来推动卫生管理部门呢?人民的洪流!由此可见,感控专职人员大多都已经做好了自己的分内,并且超出了预期,但变革之路漫长,我们还需耐心。


真理终究会来临,可能会迟到,到绝不会缺席,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与君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