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继柏】如何学习《内经》

  平凡的人 2020-06-05

1

《内经》的主要特点

这一次的学习,主要是讲经典与临床,主要的目的是来学经典。今天讲第一个内容,怎样学《内经》。我们知道《内经》难学,读《内经》的人看到《内经》就伤脑筋,讲《内经》的人,估计全国没有哪个老师会说《内经》好讲,都怕讲《内经》。所以《内经》这个学科要想找个老师是不容易的,因为《内经》讲得不好就枯燥无味啊。从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看到,《内经》确实难学。为什么难学呢?因为它具备了一个特点,就是王冰所讲的“文简意博,理奥趣深”

“文简”,文辞简练,先秦文学啊,焉得不简练啊;

“意博”,内容广博,上及天文,下及地理,中及人事,什么内容都有。

不仅讲人的生理病理,不仅讲人与自然的统一,不仅讲辩证法,而且还涉及天文、地理、术数,包罗很广。

“理奥”,理论深奥。

因为《内经》一百六十二篇文章不是一个人写的,也不是一个时代成书,所以它的理论显得特别凌乱,我们读后需要把它加以融会、加以提高、加以总结。

《内经》是我们中医学理论的导源,中医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我们中医学的理论,几千年以来,基本上没有脱离过《内经》这个范畴。我们现在讲的理论基本上都是出自《内经》,不论你怎么讲,其源头都是在于《内经》,所以他的理论特别深奥。于是乎意趣也就深远。

正因为有这样几个特点,所以我们读《内经》就显得很难。姚止庵不是说了吗?“后人见之不敢读,读之不能解,解之不尽明。”为什么不敢读呢?搞不明白啊,即使解释也解释不通啊!历代的《内经》注家特别多,代代都有注家,他们对于《内经》的研究是花了大量的精力,出了很多的著作,但往往为一个字、一句话、一个观点或一个理论扯不清。

所以在《内经》的注解方面,出现一种现象,就是众说纷纭,不能下定论的地方比较多,有争议的地方比较多,这就给我们后世学《内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当然,我们读《内经》主要是依据古人的注解,但是遇到一些难度大的地方,往往就搞不清,就需要我们再进一步去动脑筋,这就是《内经》的难处

王冰讲得好啊:“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这是告诉我们走路一定要有路,要达到一个目的一定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换句话讲啊,我们学《内经》一定要有一个方法。所以我今天就讲一讲,我们学《内经》应该有一个方法,应该有一个标准,应该有一个要求。

2

学习《内经》的要求

第一点,读懂。

读《内经》的第一关就是读懂,也就是所谓文辞关。不仅文要懂,辞要懂,而且要懂它的意义。如果不懂意义,生搬硬套,就不会起作用。

我记得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学医啊,跟着我的老师读《伤寒论》,读《金匮要略》。老师只简单讲了一下,《金匮》也讲了,《伤寒》也讲了,但是似懂非懂。老师就来个硬性指标,要求背下来。我的同学三十多个,能背《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就我一个。当时背下来,不觉得有什么好处,甚至还有反感。当医生以后,就发现这个书背得好。特别是现在,越来越感觉当初背书的这个功底啊真是打得好。现在回想起来,什么叫严师啊,这就是严师。老师如果不严格要求你背书,你不可能有这个功底。那么我们读《内经》,死背行不行呢?光死背是不行的,首先一定要读懂。

我举一个例子,就举一个字。这个字我们怎么理解,由此就可以认识到整个《内经》的字、词你要怎么理解。大家就可以举一反三,看看《内经》的字,《内经》的词应该怎么理解。

我举一个“精”字。这个“精”字《内经》里面特别特别多,到处都有。《说文解字》解释“精”字的本意:“择米也。”就是很细很细的白米,很精的米,就称为“精”,也就是精华的意思。

《内经》里面这个“精”字,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句子里面,它所指的含义不一样。《灵枢·本神》:“五藏主藏精”,毫无疑问是讲五脏主要的功能是藏蓄人体的精气。这个“精”字肯定是指精气,这是广义的。再看《素问·五藏别论》:“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这就很明白了,《灵枢·本神》讲的“精”字就是精气,在这其实就做了解释,就进一步肯定了“五藏藏精”是讲人身的精气。这个“精”字是广义的精。

《灵枢·经脉》讲:“人始生,先成精”,这个“精”字怎么理解?人在开始有生命之先,是成于什么呢?是成于精。也就是说,是由精而后成为人。《灵枢·本神》还有一句话:“两精相搏谓之神。”神是什么?神是生命活动。人的生命活动的来源是“两精相搏”,哪两个精呢?男女两精的合和。这个男女两精的“精”就是讲的“人始生,先成精”之“精”。

那这个“精”字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精”字和我们刚才前面讲的“五藏主藏精”的这个“精”字就不一样了。这个“精”是专指生殖之精,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先天之精。

再看,《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脾的功能是干嘛呢?是化归胃土的精,胃土就是胃中的精华。胃中什么精华呢,“食气入胃”,食物经过胃的腐熟,就变化成两种,一种是精微,一种就是糟粕。这个精微的部分是由脾气转输,然后上升成精微物质,再通过肺气的布达,通过心的作用,变为气血,变为津液,营养全身。

那么胃土的“精”是什么精呢?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水谷之精,同时称为后天之精。你看看,这两个精,“人始生,先成精”——先天之精,“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后天之精,这两个所指就不一样了。

这个例子,让我们明白,我们读《内经》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分析它的字词的含义。再看《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两句话。邪气和精气相对,实与虚相对。“邪气盛”,邪气亢盛就是实证;“精气夺”,夺者,脱也,虚衰。精气虚衰就是虚证。

这不是虚证和实证的概念么?我们讲虚实证候,什么是虚证,什么是实证啊?精气夺就是虚证,邪气盛就是实证。那这个“精气”是指什么呢?“精气”和“邪气”相对,这个“精气”毫无疑问是指正气。这个精气就变了,在这应该作为正气来理解。

《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瞑,就是眠。这句话的意思是讲营卫的运行如果正常,“不失其常”,就是没有违背它的常规,它的运行没有紊乱。营卫的运行正常,仍然维持了它的常规,那么这个人精神就健旺。“昼精”,白天的精神就旺盛;“夜瞑”,晚上就能够很好地睡觉。这个“精”绝对不是讲的精气,既不是讲先天之精,也不是讲后天之精,也不是讲正气,而是旺盛、健旺的意思。你看这个精字的用法就不一样了。

我们再看《灵枢·大惑论》:“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上注到眼目。我们眼科学不是有五轮八廓学说么?为什么会形成五轮八廓学说呢?就是因为眼睛受五脏六腑精气所灌注。“而为之精”,这个“精”字怎么理解?这其实是讲五脏的精气,灌注到眼目以后而使眼目产生神气精光。这个“精”字就是指眼的精光。好像眼睛都闪光了,眼睛像放电一样的,很有神,这是五脏的精气上注到眼目才有的。

所以年轻人,身体强盛的,体质很强健的,眼睛就炯炯有神。年老的人,体质很衰弱的人,眼睛就不闪光。而濒危的人,眼睛就没有光。所以我们讲望神啊,望眼睛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什么望眼睛?就是望这个人有没有神。五脏精气充实的人,眼睛就有神,五脏精气虚衰的呢,眼睛的神就不足。所以这个“精”字是指神气精光。

《素问·五常政大论》:“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是讲的西北部,“阳精所降”是讲的东南部,这是讲地域气候。我们国家在西北部是阴寒气候为主,在东南部是温热气候为主。西北部是“阴精所奉”,就是阴气所奉养的地方,奉就是向上啊,它是阴气向上的地方。这个“精”字就不是精光了,是指气。

西北部是阴气向上,因此那个地方的人就多寿,就长寿。而我们东南部呢,是温热为主,特别是热,是阳气下降的地方,容易耗气伤精,所以其人就容易夭折。这是两者的一个比较,“夭”不能就看成死亡。这是两者比较,用了一个“夭”字和一个“寿”字。这个“阴精”和“阳精”,显然是讲的西北之气和东南之气。西北之气是阴气为主,东南之气是阳气为主,这个“精”字完全变了。

再看《素问·生气通天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严谨地调和五味就可以使人“骨正筋柔”。于是“骨气以精”,“骨”就是形体,“气”就是人体气血津液,也可以当功能来讲。人的形体也好,人的功能也好,都“精”,这个精字怎么理解?这个“精”是强健的意思,形体也强健,功能也强健,气血也旺盛,于是就“长有天命”啊。

我举的这几个例子啊,足以说明这个“精”字在《内经》里面的运用情况,表明它的意义是非常广泛复杂的。我们对于这些重点的字一定要搞清楚,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呢,就是我们读《内经》原文的时候,一些重点的原文,一些具有原则性的重点原文,它的意义一定要弄懂。如果你不弄懂意义,就会产生误解,这个误解往往造成差错,很可能就会闹笑话。

我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一句话叫“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我们都知道,“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是说一年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根本所在,所以我们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就是为了顺从四时阴阳这样一个根本规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历代医家的解释就大不一样。王冰,这是最大的注家,他说“春夏养阳”,就是春天、夏天要吃凉爽的东西,秋天、冬天要吃温热的东西。这话好像说得对,我们春天夏天确实都喜欢吃凉爽的,吃凉菜,秋天冬天就吃热的,火锅之类啦,这听起来是挺对的。但是这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好像不太符合。

有人就把王冰这个话圆了一下,说春天夏天为什么要吃凉的呢,这是为了保存阴气然后保养阳气。秋天冬天为什么要吃热的呢,吃热的是为了助长阳气以保养阴气。这话解释得比较牵强,难以让人信服。孙思邈说,春夏养阳就是养心养肝,秋冬养阴就是养肺养肾。为什么呢?春天通于肝,夏天通于心,秋天通于肺,冬天通于肾。这是对的啊,春夏就养心肝,秋冬就养肺肾,也解释得通。

《内经》里面也有原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春天)逆之则伤肝……(夏天)逆之则伤心……(秋天)逆之则伤肺……(冬天)逆之则伤肾”,这是对的啊。李时珍说,四季用药不一样。春天要用辛温的药,要用荆芥、防风啊,取春天的升发之气;夏天要用辛热的药,顺应阳气上浮;秋天呢要用收涩的药,取其收敛之气;冬天呢要用苦寒的药,取其沉降之气。这个说法临床上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还有张景岳、张志聪,一个说是阴阳互根,一个说是阴阳虚实。很多医家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都不一致,为什么?就是因为对于原文的理解不同。

我们读《内经》的原文啊,一定要明确这一篇原文是讲什么主题,这段原文前后是讲什么内容。除了盯住这个地方以外,你还要联系《内经》整个思想来考虑它在讲什么。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讲什么呢?它的前面有四段文字,“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意思是春天万物生发,自然界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人要顺应这个气象,于是你也要有一种勃勃生机的模样。夏天阳气生长,万物都开始开花、结果了,称为“蕃秀”。那么人呢,阳气也就要外露,喜悦要表现在外,要表现出很高的热情。秋天阳气开始收敛,那么人呢在这个时候也要收敛阳气,秋天称为“容平”啊,容貌平定啊,因此人也要收敛了。冬天大地阳气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自然界的阳气已经潜藏了,那人也一样要潜藏阳气。这个时候要早卧晚起,要等到太阳晒到你了你才起床,不要起早了,为什么呢?不要受寒冷的阴邪侵袭,要保存阳气。

古人讲的一些东西不一定都符合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但是古人是根据四时的一个变化规律来确定的。什么规律呢?春天生发之气,夏天长养之气,秋天收敛之气,冬天闭藏之气,这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这个基础上,《内经》就给我们一个结论,春天“养生之道也”,夏天“养长之道也”,秋天“养收之道也”,冬天“养藏之道也”。道,就是养生的法则。

春天,我们要养生气,夏天要养长气,秋天养收气,冬天养藏气。也就是说要适应四时的气候来保养人的身体,调养人的精神。“四气调神”,就是指要顺应四时的气象变化来调养人的精神。

于四季而言,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这个阴阳是这么划分的,所以概括起来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不就很清楚了么?那就是说《四气调神大论》这一篇文章归结起来就是八个字“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总结性的话。而我们后世一发挥,有的发挥到饮食上,有的发挥到药物上,有的发挥到阴阳互根,阴阳虚实,讲得很多。其实呢,没那么复杂。

所以我经常讲啊,我们学中医,中医的理论本来就博大精深,我们学的时候,一定要把这复杂的理论简单化,一定要把这深奥的理论浅显化,绝对不要人为复杂化。本来就复杂,你人为还搞复杂一点,大家都不愿进你这个门,望而生畏。我们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这就是明确意义啊。我讲的读懂,应该是这么两个方面,一个就是知识的懂,二个呢就是意义的懂。这是一个方法问题,我们读《内经》的原文都应该是这样,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读熟。

熟到什么程度啊,是不是《内经》全都要背啊?也没必要。要背什么东西啊?背那些确实是重点的东西。

比如《内经》里面的理论原则之类的文章是一定要背的。哪些东西是理论原则呢?阴阳学说里面有,五行学说里面有,藏象学说里面更有,病因病机学说里面多得很,诊断学说里面也多得很,各个方面都有。

一看就是重点的原文当然要背啊。我们现在的中医学基础大量地引用了《内经》里面的原文,我看引用的基本上都是重点。

什么是名医啊?既要是理论家,更要是临床家。你如果只是一个理论家,我看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医,你只能讲是一个读书人,你书读得好。

如果你只是一个搞临床的,必然会看很多病,但你深入不了,你理论知识很浅薄,我看你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名医。

要当一个真正的名医啊,既要当临床家,也要当理论家。我觉得具备应该三条:

  • 一条是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
  • 二条就是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 三条是理论和临床两者要密切结合。
所以专业的书一定要背一些,比如我建议大家把《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主症、主方背下来,麻黄汤、桂枝汤、真武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等。主症、主方你不背,你将来怎么用啊?《内经》里面的重点就更多了。
第三点,融会贯通。
什么叫融会贯通?我前面讲过,《内经》一个最大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这本书不是某一个人写的,也不是某一个时代的作品。一百六十二篇文章,很可能是一百六十二个作者,也很可能是一百个,也很可能只有几十个。这样,它的理论就不是很系统。好像我们现在讲的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第三是什么,它没有这样,每篇没有,整个《内经》没有。
很多理论这里讲一下,那里提一下,几个讲法说不定还不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读《内经》的时候要学会一种方法,融会贯通。
不仅读《内经》是如此,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也是如此。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比读《内经》要容易得多,为什么呢?它是张仲景一个人写的,它的系统性很强。融会贯通是一个方法,我们要学会。在读懂、读熟的基础上,你一定要学会融会,并且贯通。这样,你就能够比较系统地、比较完整地掌握它的理论知识。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素问·痿论》:“论言治痿独取阳明何也?”这句话,我们的《中医内科学》引用了,但很多人没搞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认为治疗痿证,就是取阳明。
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个“独”字。把这个“独”字看成唯一之法。如果你认为治痿证唯独取阳明,那我只要一个例子就把你推翻了。朱丹溪的虎潜丸是不是治痿证的?是不是取的阳明?不是,肯定不是。张锡纯的振颓汤是不是治疗痿证的?是的。是不是取的阳明?也不是。
《内经》里面讲“治痿独取阳明”,为什么临床上不是这么回事呢?这就说明我们理解出了问题。《内经》里面讲“治痿独取阳明”,不错,但是前面有“论言”两个字。“论”是指哪呢?是指《灵枢·根结》。
在《素问·痿论》里面讲“治痿独取阳明”是什么道理呢?这是黄帝提问,岐伯回答说:“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他是为了解释痿的病机,绝对不是讲治法。治法在哪呢?后面讲“治之奈何”,这里才讲到治法。前面都是在讲病机,在讲病机时提到《灵枢·根结》里的原文。
那我们看看《灵枢·根结》里面是怎么讲的,“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
这三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太阳经受邪最容易出现的是外感暴病,因此治外感暴病只取太阳,不取阳明,不取少阳,指针刺而言的。阳明经如果受邪就会出现痿证,因此治痿证的时候就不取太阳,不取少阳,只取阳明。少阳经受邪就会容易出现“骨繇而不安于地”,因此“骨繇而不安于地”就只取少阳而不取太阳,不取阳明。这就是《灵枢·根结》中的原文,是以太阳、阳明、少阳,三经相提并论而言的。
  • 治暴病只取太阳,不取阳明,不取少阳;
  • 治痿证,只取阳明,不取太阳,不取少阳;
  • 治骨繇,只取少阳,不取阳明,不取太阳。
这是以三经相提并论而言的。于是这个“独”字就来了,这不就是刚才“治痿独取阳明”的那个“独”字吗?它也是指三经相对比较而言的,绝不是我们治疗痿证,就统统只取阳明。
《内经》里还有湿热成痿,还有津亏成痿,还有瘀血成痿,朱丹溪还有痰饮成痿,李中梓还有死血成痿,好多的痿证啊。《内经》里也不只讲一个啊!五脏气热皆可致痿啊,心气热,肝气热,肺热叶焦,肾气热,脾气热,都可以发生痿证啊!绝不是只有一个阳明啊。这就要融会贯通。
《素问·痿论》后面还讲了“治之奈何”,“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治疗要分清虚实,还要分清年月因时而治,还要补荥穴,通俞穴,要分经论治,治法是很多的。如果不能够融会贯通,不能联系比较,那么“治痿独取阳明”我们就没有搞通。我现在举的这些例子都是一些重点的东西。不读经典是不行的,所以大家应该重视学习经典。
我再举个例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是《灵枢·营卫生会》中的原文。这原文好简单啊,夺,脱也。夺血,即血脱。血脱就会没有汗。夺汗,即脱汗。脱汗就会没有血。很好理解啊!汗是什么呢?汗是津液。换句话讲,脱血的就没有津液,脱津液的就没有血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理论啊?依据是什么呢?它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就要思考一下。这是一条重要的理论原则。为什么脱血者就没有津液,为什么脱了津液就没有血液呢?换句话讲,就是血脱则津易脱,汗津脱则血易脱,两者是互相影响的。为什么?因为血与汗,也可以讲血与津液它是同一个源流。
《灵枢·决气》:“精、气、津、液、血、脉,余以为一气耳”,意思是人的精气、津液、血脉都是来源于一个气,即水谷精气,都是由水谷精气所化生的。这就清楚了,津液跟血液都是水谷精气所化生的,那就是一个父母所生啊!既然来源相同,那么血亏,津液当然就亏,津液亏了血液也就自然亏了。生理上津血同源,血汗同源。那么病理上,血与津液就可以相互影响,这不就是“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吗?
这其实是讲的病理,它为什么有这个病理呢?是从生理推测而来的。既然生理上血汗同源,病理上相互影响,那么我们再进一步推测治疗呢?我们治疗疾病的时候,脱血的病人还能伤津吗?还能发汗吗?不行。津液大伤的病人,还能给他活血吗?绝对不行。这不就推衍出治法了吗?
我们再可以联系一下张仲景的麻黄汤里所讲的九条禁忌。这九条禁忌里面,有“亡血家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还有“淋家不可发汗”,为什么呢?“夺血者无汗”啊。这就是张仲景把《内经》的理论升华了,发展到实践当中去了。还有大汗伤津的病人不能用放血疗法,针刺里有这个禁忌,《内经》里有讲述,这就是“夺汗者无血”嘛!
这里还举一个例子,《灵枢·百病始生》:“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虚”,即一个正气虚,一个虚邪贼风。《内经》里面讲外邪是称虚邪,这个虚邪又叫贼风,又叫虚风,名称不同。《灵枢·九宫八风》:“风从其所居之乡来者,为实风”,“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一个虚风,一个实风。
实风是正常的风,用一个“实”字来说明正,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正常的风“主生,长养万物”。春天是温暖之风,夏天是炎热之风,秋天是凉爽之风,冬天是寒冷之风;春天是东风,夏天是南风,秋天是西风,冬天是北风,这是正常的,它是生养万物的。
自然界的生长收藏,就是靠这种不同的风来完成气候表现的。那么相反的风,《内经》里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虚风”。这个虚字和实字,只是一个代号。虚风就是邪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杀害万物的就称为虚风,完整地讲就是虚邪贼风,简而言之就是虚风。所以就有“虚邪”这个专有名词。
“两虚”就是人体的正气虚与虚邪这两个虚碰到一块了,这不叫“两虚相得”吗?邪气才能伤害人体,“乃客其形”,只有一个虚就不可能伤害人体,这是《内经》一贯的思想。所以《素问·评热病论》就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之所以能够侵袭人体,是因为人体正气一定虚。人体的正气不虚呢?那邪气就不可能侵害人体,所以《素问·刺法论》就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刺法论》是讨论的瘟疫,“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瘟疫来了以后,大家都可能得,而且,病症是一样的。但是,也有不得病者,为什么呢?“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他体质特别好啊,抗病能力强啊,就不得病。不管什么温病流行,总是有些人不得病,就是因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就是中医瘟疫的发病观啊。我们从“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样一融会一贯通一联系,那么对于我们《内经》里面的发病观就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了。
《素问·生气通天论》不是讲:“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至,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都是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从《内经》到《伤寒论》、《金匮要略》,乃至后世,都得到了继承和贯彻。

声明信息:

本文选自:《熊继柏<内经>与临证治验十三讲》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