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全532
2020-06-05 | 阅:  转:  |  分享 
  
读汪全集0532《岁朝清供》(19921231)汪:“岁朝清供”……任伯年就画过不少幅。画里……无非是这几样:天竹果、腊梅花、水仙。有时为了
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橼”谐音圆,取其吉利。……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抟扶摇按:中国画中侧重于
装饰的画,类同于“四君子”画。它们不同于西洋的静物油画。就说画的对象吧。油画里的东西都是一个时令里同时有的,不然凑不起来写生。但是
梅兰竹菊“四君子”不是同时开花的,中国画照样把它们凑在一起,而从来不讨人嫌,相反是精神振奋。这是因为“四君子花”的实质是画精神、道
德,而西洋静物油画是画光色影。“岁朝清供”画当然是中国风,但是和“四君子”不同,不画道德精神画生活的心情,清清爽爽。汪:这样鲜艳的
繁花,很难说是“清供”了。抟扶摇按:广州春节的花市,繁花似锦,南方优势。自然不是北京的“清供”作垂死挣扎可以比的。汪:曾见一幅旧画
: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抟扶
摇按:上海话说“穷开心”;普通话说“臭美”。北方佬常如此。《悔不当初》(1992)汪:高中一二年级的英文课本是相当深的……抟扶摇按
:是的。用了英文原文。我国语文也这样。初中开始引进原作了,高中全部是原作。因此阿汪高中的英语课,是地道的。汪:“马一角”,翻译的女
士翻译成了“一只角的马”……抟扶摇按:这个学术代表团也太差劲了吧,够格的口译员(不叫翻译)也请不起?阿汪当场无力纠正错翻译,其实就
是“烤呢马”,然后对美国人解释一下这家伙专门画一角就行了。汪:最别扭的是:不能读作品的原著。抟扶摇按:这就是钱钟书最狠的地方。努力
去读原著,却是有一种地理大发现的新奇感,中文翻译遂成不忍卒读。但是自己也萌生了翻译的愿望,全部管别人是不是也会不忍卒读。《昆明的吃
食》(19930113;1993《随笔》3)几家老饭馆汪:乌鱼两片,去其边皮,大小如云片糕,中夹宣威火腿一片,于平铛上文火烙熟,极
香美。宜酒宜饭,也可作点心。……在昆明别家饭馆也未吃过,信是人间至味。抟扶摇按:乌鱼是什么鱼?重要介绍一下吧?上下两片,各“如云片
糕”。那么这云片糕是讲“条”呢?所谓“一条云片糕”。还是讲“片”呢?不大可能两片鱼是两条云片糕吧?阿汪吃过云片糕吗?而如果是两片云
片糕,那还不如两片鸡毛菜叶子大呢。夹一片火腿是否薄如蝉翼?阿汪连吹牛美化都仓促不及地骗稿费了。这样的小吃,40年里地摊上坑蒙拐骗的
多了去了。还“人间至味”,简直是逐臭追腥。汪:油淋鸡。生鸡剁为大块,以热油反复浇灼,至熟,……蘸花椒盐吃,皮酥肉嫩。一盘上桌,顷刻
无余。抟扶摇按:用热油“浇熟”。工艺何其落后?落后,费时、费工。费时,水煮肯定快。上海白斩鸡,提上来可以有血丝,这不快吗?费工,水
煮可以定时,人工可以兼干它活,或者是一人看多锅。油浇熟?一遍遍热油一遍遍浇。这不是把一个人看死在一只鸡上了?其实可以白斩鸡入滚油浸
,油凉了,捞鸡卖。汪:这位堂倌真是能干。抟扶摇按:堂倌多能干?请看阿汪说。堂倌是能干,却非好管理。中国传统里一个腐朽的文化是不考虑
普遍性。比如阿汪说的这样的堂倌有几个?即便个个知名饭店都有,那么饭店有多少?为多少人服务,搁在今天可行吗?因此这种饮食文化有什么可
以夸耀的?过桥米线·汽锅鸡汪:这一家所以有名,一是汤好……二是片料讲究……抟扶摇按:过桥米线,片料都是鸡汤烫熟的。是很好吃的一种食
。但是到了改开时代的城里就不行了。汪:汽锅鸡……最存鸡之本味。汽锅鸡须少放几片宣威火腿,一小块三七,则鸡味越“发”……不似……五味
混杂,只是清清纯纯,一片鸡香。抟扶摇按:看转载阿汪此文人的贴照,所谓汽锅,我也用过。如是阿汪所说的汽锅,那么阿汪说的汽锅鸡属实。其
实阿汪写吃,写不出道理,除了介绍食材和炊具,就是一个劲儿地说“好吃”,很没有教养。汽锅鸡入股好吃,就在于不加点滴水。汤鸡红烧鸡,都
要另外加液体。汽锅鸡熟了以后,汤不多,基本是鸡体里蒸出来的汁,还有就是蒸汽冷凝后的说混入,然而蒸馏水是不会多的。鸡枞汪:一家中等本
地饭馆,善做鸡枞,极有名。抟扶摇按:本文谈吃,应该不是谈做吃,就是谈口感。可是阿汪平用地简单介绍了鸡枞后,就这一句结束了本节。这叫
“会吃”。因此阿汪自己也不好意思接受网上傻博弈赠与的“美食家”称呼。米线饵块汪:昆明讲究“小锅米线”。小铜锅,置炭火上,一锅煮两三
碗,甚至只煮一碗。抟扶摇按:“甚至只煮一碗”,就是一般都是多碗。这就是工艺落后于今了。其实阿汪没有搞清楚。就是大锅开水也可以煮一碗
的,面店哪个不是这样?因此所谓“小锅”,就是“看着专门”,“不予分享”,比如大宾馆里的早餐自助,有现煮面条、馄饨等,都是一灶多穴,
一穴一提,一提一客地现煮,却可以多人次第同时煮。这才真正叫“小锅”。阿汪的这些散文,多是单纯地忆旧而不顾发展,是卖破烂而要读者买破
烂。总按:阿汪写吃,喜欢写过去的吃,而写他读大学时的昆明云南吃,那么说得好听一点是卖古董,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卖破烂。那是什么年代?云南一般落后,日寇侵略落后,穷学生只能挑落后的吃。阿汪偏要把他吃的猪食狗粮吹的比今天的酒楼宾馆卖的还要“好”,这就是欺负年轻人。
献花(0)
+1
(本文系抟扶摇01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