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无症状感染者,感染防控该何去何从?

 感控plus 2020-06-05
作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兰乖平
编辑:周子恒
导   读: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控制,国外疫情在较短的时间快速实现从“追赶“到“超越”,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显然已经把新冠肺炎疫情拖入持久战。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目前的抗疫策略更应关注什么呢?
作为一家非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二级医院,我们一度也在思考:虽然不接收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在院内也仅仅是简单快速排查、经过专家会诊、不能排除的疑似患者会被立即转往定点医院收治,这个过程也不会太久。但是,就诊人群中会不会“隐藏”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呢?这个人群显然是防不胜防啊,目前什么才是最靠谱、最有实际效果感染防控措施呢?





一、口罩






根据目前的证据,COVID-19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的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与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或打喷嚏的人,在1米以内密切接触时,其口腔、鼻腔粘膜、眼结膜就会暴露于潜在传染性呼吸道飞沫的风险之中,就会发生飞沫传播。因此,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呼吸道飞沫传播,并且起到双向防护的作用。如住院患者及陪人、乘坐电梯、以及在通风不良、相对封闭的房间、人群较为密集的场合都应正确佩戴口罩。





二、手卫生







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的手是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重要环节之一,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标准预防措施中的重中之重。职业赋予了医务人员这双圣神的救治苍生的双手,可以对不同患者进行诊疗护理,如果医护人员忽视手卫生,无疑会对自己和患者制造交叉感染的机会。早在2009年,国家就从《规范》的层面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做了具体的要求,2019年再次修订,足以说明手卫生对于防控交叉感染的重要性。
所有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除了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外,还应特别强调“一旦可疑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选手或手消毒”。
医务人员在进行高风险操作或无菌操作时应戴手套,改变操作部位或目的时应及时更换手套,脱去手套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
尽管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诊疗工作不尽相同,但手卫生的时机还应强调如下环节:
下列情况之时:抵达工作场所;
下列情況之前:直接接触患者、戴手套进行临床操作、药品准备、接触、摆放食物或协助患者进食、离开工作场所;
下列情况之间:对同一患者进行不同部位的操作;
       下列情况之后:取下手套或取下个人防护用品;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其他被污染的物品;接触已知或可疑被血液、体液或渗出液污染的物品;无论是否戴手套,只要有个人躯体需求时,如使用厕所、擦拭或擤鼻涕等。





三、环境表面






接触传播一直以来都是医院感染最为常见的传播方式,本次新冠肺炎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呼吸道分泌物会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污染环境表面。需要关注的是,新冠病毒在离开人体以后,依然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活性。尤其是在医院里面,最常被污染的环境表面有诊室工作台面、检查床;患者周围的诊疗仪器及医疗用品表面如呼吸机、监护仪、血压计、听诊器等;患者的床单元,包括床旁桌、床头、床栏杆等;护士站接诊台及周围的医疗用品;预检分诊台、导医台等。尤其是高频接触的公共区域(电梯按钮、门把手、水龙头把手)、办公区域(键盘、鼠标、电话)、诊疗区域(治疗盘、治疗仪器表面等),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或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安全距离 





前面讲过,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在说话时可能会产生飞沫,带有致病菌的呼吸道飞沫悬浮在空气中,大部分集中在一米左右的范围,因此一米也被医学上公认为传染区域。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相对比较安全,在开会、集体活动、尤其是在吃饭时不戴口罩的情况下,安全距离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在疫情防控的当下:戴口罩、手卫生、环境表面清洁消毒、安全距离,打好“组合拳”才是最靠谱最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
经过本次疫情的洗礼,痛定思痛,什么才是最靠谱的“护身符”?只有树立科学防控的理念、强化规范与规则意识,才能一如既往的守护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