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赤峰私访记

 捉光凑影 2020-06-05

皇帝这一职业干时间长了应该也腻得慌。


有喜欢当书画家的,比如说宋徽宗,竟然创造了一种书法字体叫“瘦金体”,真不敢想象,皇帝竟然还搞出了发明专利。


有喜欢赌钱的,比如说汉宣帝,据说遇见了赌神陈遂,裤衩子输没了,不想还钱,于是封陈遂为太原太守。

还有喜欢当和尚的,比如说顺治,更能作妖的是梁武帝,非要辞职,几次跑到寺院住着不走,害得满朝文武每次都跪在寺院苦苦哀求,大概就是“你要不回去当皇帝,我们就跪死在这”。最后达成妥协,大臣们给皇帝赎身,结果赎回来的皇帝,依然不靠谱,写了很多佛教著作。


还有喜欢当强盗的,抢完了东西再送回去。


还有喜欢唱戏的,据说扮演角色的时候,大臣可以扇皇上嘴巴子,且不追究责任。


要说皇帝这个职业确实不好干,听说明朝的皇帝戴着的那个头冠,老沉了,而且还不许乱动,类似于人脑袋上顶着一块压酸菜缸的石头,还不许掉,多难受啊。


康熙

康熙可能也是皇帝当腻了,老想着微服私访,这和如今的网文同一个套路,玩弱者逆袭。


这一天,康熙想去赤峰看看,他喜欢那里,一共未夭折的女儿只有9个,5个都许配到此。按说康熙在赤峰,应该是亲家婆数量可观,亲戚无数,随便拎个娃娃出来可能都论着叫康熙一声“姥爷”。但是康熙也不提前捎信,捎信就不叫私访了,他就想悄鸟儿地去。


康熙想知道,这几个女婿对自己闺女怎么样,这几个丫头片子虽然在宫里时挺“有尿”,不知道来到赤峰这嘎达是不是老挨熊,挨熊用普通话说就是受气,于是带着苏麻喇姑出发了。


为啥要带苏麻喇姑呢?康熙听说世界级大城市赤峰方言较多,怕自己听不懂,而苏麻喇姑是通辽人,略懂赤峰话,带上她就有了半个翻译。


敖润苏莫苏木

书说简短,一天过晌,俩人来到了敖润苏莫苏木一荒凉之处,找不到路了。抬头看到一个大爷在放羊,一身棉袄棉裤,手上还戴着棉手闷子。


二人跑过去,康熙问:大爷,问你一下,这啥地方啊?


大爷打量了一下康熙,再瞄了瞄正向自己跑的苏麻喇姑:苏民准艾勒。


康熙有点蒙圈:啥?村民准挨饿?


康熙很失望,这地名一听就不怎么样啊。这时候,苏麻喇姑跑过来了,刚刚康熙跑得太快,这妮子落后了。


苏麻喇姑赶紧翻译:万掌柜(康熙皇帝给自己取的艺名),苏民准艾勒是蒙语,意思是,庙东营子。


苏麻喇姑

康熙长出一口气,吓一跳,还以为把闺女们嫁到一个村民准挨饿的地方了。


康熙又问:大爷,响水瀑布怎么走?


大爷边拿出烟袋点着烟边说:我贼么着你俩半天了,看你俩绕了八灯,撒么撒么的,迷山了吧?


康熙脑门滋滋冒汗,这老头说的是些什么语言啊。


苏麻喇姑给康熙擦汗:万掌柜,他问咱们是不是迷路了。


康熙说:对,对,你快问问他去响水瀑布怎么走。


苏麻喇姑照做。



大爷吧嗒吧嗒抽着烟指了一个方向:就马着这个树趟子,照直走,大概齐走到一个呛梁,四下穴么有个河拉沟子,马着河拉沟子再走,看到一个撅尾巴梁,再穴么,有一大堆土坷垃,别勒那堆土坷垃,穴么一个敲黑地石头砬子,往石头砬子上面撒么,有一棵拐脖子树,再走,到那棵树那,往下一出溜,就是莽们营子,那会儿估摸着也到哄上了,你俩一准累屁了,ne得老肠子和老肚子干仗,可别琢磨着下馆子,往们那嘎达没有馆子,就先穴么一户四至点的人家,呛点饭垫吧垫吧,明天再马着营子尽西头……


康熙已经听傻眼了,看看放羊大爷,再看看苏麻喇姑,感觉自己是个外星人。


这下苏麻喇姑这半个翻译露馅了,急得抓耳挠腮,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和康熙小声说:万掌柜,我也没太听懂,感觉应该很绕。


康熙一甩袖子:哎,你快跟他说,去他家吃点饭明天再说吧,咱们就跟他走。


苏麻喇姑:大爷,我们能不能去你家吃点饭,你看这天挺晚的了,我们明天再赶路,你看行不?



大爷抽完一袋烟,蹲下身,在一块石头上敲打着烟袋锅:中倒是中,咋不中呢,你说人这一辈子,谁还没有个为难着窄的,我贼么着你们都累拉拉胯了,就是家里没啥硬菜,我这是给王爷放羊呢,要是你们不嫌乎,将就着垫吧一口,我让我老婆子扒拉点面疙瘩汤,凑乎着闹吧一顿。


于是,康熙和苏麻喇姑,来到了放羊大爷家。


大爷边摘棉手闷子,边对康熙二人说:上炕里,看你俩冻得思思哈哈的,都保不过条来了吧,我给你们找个小大衣捂乎捂乎,我让我家老嘎达去招呼我老婆子回来揍饭,她在山上揍收地呢。


放羊大爷的儿子遵照吩咐跑出去喊他娘,康熙和苏麻喇姑,脱鞋上炕,坐在放羊大爷家的炕里,康熙腿上围着放羊大爷的小大衣,感觉特别温暖。


康熙问:啥叫捂乎捂乎?


苏麻喇姑搓着手说:就是暖和暖和的意思。


康熙嘿嘿笑:哈哈,有点意思,捂乎捂乎,这是朕,啊,不是,这是万某听到过的最有趣的词。


苏麻喇姑也笑:他们还管暖和,叫恼乎恼乎。


康熙忍俊不禁:捂乎捂乎……恼乎恼乎……哈哈……



放羊大爷一边给康熙拿烟笸箩,一边心里琢磨,这俩人是不是魔怔了,老是笑啥呢这是。


片刻之后,放羊大爷的老婆子回来了。


康熙在放羊大爷家,平生第一次吃到了敖汉荞面疙瘩汤,里面还放着白菜帮子、萝卜缨子、芥菜条子等著名美食,后人称其为“珍珠玛瑙白玉汤”。


吃完饭,康熙抹了抹嘴巴问:大爷,你们这生活咋样啊?


大爷面露苦色:不咋滴,羊是王爷的,地不让种,只能偷摸地整吧点。


康熙又问:这地方不是牧场吗?种地能长吗?


大爷感叹道:这位爷,你可不知道,这嘎达,地贼拉的肥,种啥收啥,庄稼蹭蹭地长,可惜啊……


羊倌大爷说完,走出屋外。他觉得和这位陌生人说这些苦衷也没啥用,不如出去经营羊的生活。


康熙望着大爷出门的背影,他居然听懂了这段赤峰话,他点点头,不再说话,好像在想着什么心事。


苏麻喇姑趁机说道:万岁,如今山东、山西、河北一带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不断向此地涌入,而朝廷却严禁开垦,违者治罪,不如开放禁令,允许他们到此耕种,百姓一定会感激圣上恩德。


科尔沁草原

康熙也正琢磨这事呢,但是又想到苏麻喇姑的老家离这里不远,所以假意嗔怒:苏麻,你是不是在想着你的科尔沁部啊?


苏麻喇姑起身下地跪拜:万岁息怒,奴才不敢,科尔沁部不是奴才的科尔沁部,而是孝庄太皇太后的科尔沁部。


康熙迟疑片刻,想起他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凝神许久,方缓缓对苏麻喇姑说:苏麻,起来吧,你记住,朕惦记这里,不是因为你和太皇太后都是科尔沁部人,而是,这里的敖汉部、巴林部、科尔沁部,都曾为我大清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


苏麻喇姑:圣上圣明。

……


敖汉旗游牧图

次日,康熙于敖汉旗孟家铺子石砬子山召见蒙古王爷,吃着蒙古王爷朝贡的贡品桑果,龙颜大悦:各位爱卿孝心可嘉,朕这大好河山有忠臣守卫,朕心里暖乎啊。


蒙古王爷们面面相觑,纳闷圣上什么时候学会一句赤峰话?


康熙又说:我看这里,不妨拿出一些土地,给各地灾民耕种之用。


遂下旨,开放禁令,由此,赤峰地区开始施行放垦政策。


《华东录》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条载:敖汉、奈曼等处田地甚佳,百谷可种……


次年,康熙吃桑果处的石缝中,生出一棵嫩绿的桑树苗,历经三百二十年风雨,仍挺拔屹立于坚硬的岩石之上,如今,已枝繁叶茂,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神桑树”。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经作者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