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写好景物 八,让景物放射出人情的光芒

 虹72 2020-06-05

转:红尘的缘的博客

八,让景物放射出人情的光芒

――从物我同化到移情于景

张悦群

【升格导语】

物我同化的一些具体方法有:“物--我--联--化”、“我--物--联--化”、“我--物--我--联--化”,等等。但是,在实际写景中,更多的时候应该省略“我”与“联”,直接将作者的情感恰当地融到景物之中。这种方法就是美学中常讲的移情。德国美学家费肖尔说移情就是“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这种设身处地“分享物的生命”的方法,不仅适应于和我们人类相类似的生物;而且适应于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物。人们也可以将情感外射给一切东西,使它们获得人的生趣。费肖尔说:“移情时我们不仅能和鸟鹊一齐飞舞;和羚羊一齐跳跃,而且能钻进蚌壳里面,去体味在一张一翁时那种单调生活的乏味。不仅能想象自己是一棵树,而且能享受幼芽发青时的阵痛与柔条临风时的快乐。”

有些中学生学了物我同化,按照“物--我--联--化”等方法写景;可是景物还是不生动,不形象,不能取得情景交融的效果。先看下面一篇观察笔记。

【病文呈现】

可爱的牵牛花

江苏邗江中学   刘晔

牵牛花,藤蔓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能爬树爬墙爬竹竿,能翻过田埂,跨过溪流。绿色的叶片,圆圆的,呈心脏形,有一根长长的小柄。藤蔓上长满了叶子,微风一吹,颤颤抖抖的,一长串一长串的,煞是可爱。

它的藤蔓是一节连着一节的,在每一个关节之处总有一些软软的丝丝儿,不要看这些丝丝儿是那样的细小,长长的藤蔓就是依靠着这些小丝丝儿才爬行的。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了这样的小丝丝……

在夏未秋初的时候,牵牛花的绿叶儿一个个渐次地脱落下来了,在叶子长柄的根旁,一个个小小的花蕾悄悄地冒了出来。过不了几天,花蕾便渐渐地放开了。开口大,底部小,它的模样正像喇叭,所以人们又叫它“喇叭花”。

这些花,有淡红、紫红、紫蓝,筒部白色,真是五色缤纷,色彩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了小喇叭。一只只小喇叭吹奏着动人的歌,歌声飞出篱笆,越过小溪,在四周回荡,在空中打秋千。

【病理剖析】

读了这篇文章觉得不过瘾,好像还有许多话还没有讲出来,好像还有一些美感之处还没有痛快淋漓地表现出来。作者运用细致而敏锐的目光,把牵牛花的一些细微之处,那叶,那丝,那蕾,那蒂……都观察到了,可是写出来景物还是平平如也。关键问题在于同化方法的运用还不不到位。文中几个地方用了“物――我――联――化”的笔法;但是,“联”总是“我仿佛变成了你”,雷同,生硬,呆板,毫无生气,缺乏美感。看来,指导这样的作者学好移情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知识点击】

    师:刘晔同学,你这篇写得不错。结尾运用了同化方式,先将喇叭花化为自己,接着将自己化为喇叭花,在此基础上,让喇叭花表现你自己的情感:“一只只小喇叭吹奏着动人的歌,歌声飞出篱笆,越过小溪,在四周回荡,在空中打秋千。”

生:张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在“物――我――联――化”中,“联”总是“我仿佛变成了你”,似乎有呆板之嫌。

师:“物――我――联――化”等程式,是我们初学物我同化时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也是人的感情融入景物的心理步骤。在实际写景时,如要自由发挥,自然行文,有时不仅可以省略“联”,还可以省力“我”。

生:省略“我”与“联”,只剩下“物”与“化”,就是直接把作者的感情化到景物中吗?

师:对。“物”表示景物描写,“化”表示作者的感情直接融在景物之中。这种直接将人的感情倾注到景物中的方法,就叫做移情。

生:就是有意识把感情移植到景物之中吗?

师:是的,你很聪明。但是,主要还应该依靠观察景物时一刹那间的情感变化。比如,天上悠悠地飘来一片浮云,人们凝视于它,可能觉得它是那样的轻盈超脱,似乎要飘到它的家乡去;一轮红日从西边山梁上悄悄地下坠,仿佛老朋友在与自己告别一样。

生:古人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之诗句。

师:好。再如,面对朦胧的月光下波光闪闪的河水,我们忘情地看着它,有时会觉得它在活泼地欢笑,那嘻嘻哗哗的笑声,似乎在漫不经心地撩拨着月光的轻纱;而一座高山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那凝重的身姿、灰暗的色彩,有时又使我们觉得它是在庄严地告别西边的晚霞,悲哀地拉开夜的沉幕。其实,浮云不过是一团水汽,无所谓轻盈超脱,无所谓回到故乡去;红日是太阳系中一颗炽热的恒星,也不可能像老朋友那样有依恋之情;小河不过是由高向低流淌的水,根本不会有什么嘻嘻哗哗的欢笑;而高山,只是石头和泥土的堆积,在残阳下如是,在夜幕下如是,何来庄严和悲哀。这就怪了,客观上并非如此,何以人们感觉起来都似乎如此呢?这就是移情。人们在凝神观察时,主观情感会向客观对象悄悄地移入。

生:我也有这种感受。观察景物专注到一定程度,人的主观感情就会自然而然地移到客观景物之中。不过,我写的牵牛花可以这样移情吗?

师: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几乎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移情。古人写诗常常移情,笔下事物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人的情感来。请看下表:

植物类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移愁情于翠柳

动物类

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

移乐情于青蛙

器物类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移悲情于蜡烛

建筑类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移怒情于雄关

天文类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移别情于月亮

气象类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移欢情于雨雪

山水类

惟有长江流水,无语东流

移伤情于长江

大千世界中的植物、动物、器物、建筑物等客观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移植任何感情,诸如忧愁、欢娱、悲伤、愤怒、伤感等。这些感情一旦恰当地移入于景,景物描写就会放射出人情的光芒,佳句佳境就会自然出现。

【矫治方略】

生:张老师,你讲的道理我懂了。在具体写作时,移情首先应该注意什么?

师:首先要进行感情热身,只有酝酿出感情才能产生感情,否则无“情”可“移”。如果看到某种景物,自然就产生出强烈的感情,当然就不必要进行感情热身了。

生:怎样进行感情热身?您能不能就我的作文的开头一句,指导我一下?

师:你的开头一句是:“牵牛花,藤蔓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能爬树爬墙爬竹竿,能翻过田埂,跨过溪流。”其中的“长”、“弯”、“爬”,都反映了牵牛花的特征;但是没有移入自己的情感。要移入自己的感情,必须进行情绪热身。你是否注意如下几点:

①自言自语。你认为牵牛花这种模样很美,但是情绪没有上来。你可以反复默念:“牵牛花多美啊!”“可爱的牵牛花!”“它盘旋在一起多么漂亮啊。”“它爬行的姿势多有力啊!”“它能越过小溪,多么神奇啊!”运用言语强化,有利于激发情感。②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观赏自然景物,观赏到一定时候,容易产生“物我相融”的激情。③凝神静思。在静静的观察中想象与联想。比如“牵牛花丛是一个美丽的世界。这藤蔓盘起来像花篮,伸长了像桥梁;一直爬行着,就像一个跋山涉水的人......”④假设推理。“假如我是这藤蔓会怎么样?(尽情地爬行) 假如我是它又有什么追求?(向远处延伸) 假如它得意会怎样?(舒展美丽的身姿)通过这一系列的热身活动,激活“我”的感情,然后其感情倾注到牵牛花上去。

生:好。我去试试。(小作者重新观察的基础上,把开头一句将重写了一遍)

弯弯曲曲的、烷蜒伸展的牵牛花,长长的藤蔓上缀满了翠绿欲滴的叶片和五颜六色的鲜花。盘起来,像花圈;簇一团,似花篮。横过溪流,搭成了一座美丽的桥;穿过荆棘,筑好了一条铺满鲜花的路。这一串串不知疲倦的牵牛花,像一个个长途跋涉的旅行者,翻过山崖,跨过涧水,……在艰苦拼搏的征途中走过了一程又一程。”

师:你把艰苦拼搏的感情移到了牵牛花上:第一句实写,第二三句过渡,第四句移情于藤蔓之中。现在你写的牵牛花已经不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而是你的情感化了的活物。根据我的观察,牵牛花的其它部位还可以进行一些移情处理,请看下表:

 移情对象

移 情 后 的 景 物

所移感情

藤 蔓

像长途跋涉的旅行者,越过山崖,跨过涧水

艰苦拼搏

花 叶

仿佛一个个渐次退休似的

新陈代谢

花 蕾

使着青春的劲儿;越开越大

青春活力

筒 花

穿上了洁白的衣裙,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蝴蝶

美丽可爱

生:我现在就去作文重写一遍。

师:等等。具体写作时还要注意两点:一要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恰当地描绘;二要过渡自然,使所自己的感情自然和谐地移植到景物之中

【升格作文】

可爱的牵牛花

    弯弯曲曲的、烷蜒伸展的牵牛花,长长的藤蔓上缀满了翠绿欲滴的叶片和五颜六色的鲜花。盘起来,像花圈;簇一团,似花篮。横过溪流,搭成了一座美丽的桥;穿过荆棘,筑好了一条铺满鲜花的路。这一串串不知疲倦的牵牛花,像一个个长途跋涉的旅行者,翻过山崖,跨过涧水,……在艰苦拼搏的征途中走过了一程又一程。

    细看她的身段,是一节连着一节的,在每一个关节之处,总有一些细细的小丝丝儿。不要小看这些柔软的细丝,牵牛花那庞大的藤蔓身躯就是靠着这些细小的“脚”才爬上墙头,攀上大树,缠住光滑的竹竿的。

春回大地的时候,一瓣瓣小叶芽便从这些小“脚”旁滋生起来。儿番风雨吹打,小叶芽便变成了心脏形模样的又肥又嫩的绿叶片。到了夏未秋初的时候,这些圆圆的叶子仿佛完成了她们的使命似的,一个个渐次“退休”——萎落下来。而在叶柄粮旁的花蕾又悄悄地冒了出来。过不了几天,花蕾渐渐地绽开了她的笑脸,使着青春的劲儿,越开越大。开口的地方特别大,后面形成了一个筒型的模样。它的模样正像小喇叭,所以人们又叫她“喇叭花”。这些花的开口部分颜色各异,有淡红,紫红,紫蓝,而筒部都是白色的,仿佛她们都统一地穿上了洁白的衣裙。

盛开的牵牛花,颜色是上浅下深,越到筒底,越明显。好像花儿酿造了洁白的牛乳,在圆圆的花筒上往下聚集和沉淀似的。这些牛乳凝聚在筒底的花蒂上。嫩嫩的花蒂释放出流不尽的芳香,溢出“喇叭”,沁人我的心田。淡淡的清香,带着一股似甜非甜的味儿,真叫我如醉如痴。恍恍憾憾之间,一阵微风过来,这些花儿全部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蝴蝶,翩翩起舞,意乱情迷,我的心儿也不由得晃动起来,随着蝴蝶一道,飘啊,飞啊。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梦境。呈现在眼前的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泰山十八盘上的挑山工,冰封的喜玛拉雅山,雨后彩虹,蓝天,白云,大海……

风停了。长长的牵牛花,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它在向我微笑,向我招手。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两朵,再温一次儿时涂染十指的梦。但是,我没有摘。我只是位立凝视,觉得这一串牵牛花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有如清淡的心中流淌着,流淌着,载着我奔向美丽的未来。

      啊!我可爱的牵牛花。

【升格回顾】

经过移情处理,牵牛花变成了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牵牛花的世界变成了作者情感化的世界。移情处理的过程往往是:作者先认真观察客观景物,然后将自己的感受化作与景物吻合的感情形象,在描写时移植到客观植物形象之中,使其成为承载作者的感情的意象。综观全文,作者直接移入牵牛花的感情形象可分为“人”、“物”、“我”三类,详见下表:

移入牵牛花的感情形象

承载作者感情的意象

作者所尊敬的人

长途跋涉的旅行者……

作者所敬佩的人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作者所赞赏的人

使着青春的劲儿,越开越大……

作者所爱慕的人

在向我微笑,向我招手……

作者所喜爱的物

“花篮”和“花圈”

作者所陶醉的物

淡淡的清香,带着一点似甜非甜的味儿

作者所痴迷的物

全部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蝴蝶,翩翩起舞,意乱情迷……

“我”的梦

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梦境……

“我”的化身

流着流着,载着我奔向美丽的未来……

由此看来,移情应该主要掌握四个步骤:1.聚精会神地观察景物,2.敏锐地捕捉真切的感受或感情(如果没有直接产生出来的感受或感情,可酝酿感情),3大胆地联想与想象,将其化作与客观景物相应的主观感情形象,4。描写时将主观感情形象与客观景物形象融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