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彩推送一一赵建生作品《酒》欣赏

 心香文艺入驻 2020-06-05

点击上方蓝字“心香文艺”再点击“关注”即可免费订阅!


心   香   文   艺




     





心 香 文 艺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

赵建生  作品欣赏

作者:赵建生

主播:自由如风

 


        对酒最初的印象源于杜牧的一首《清明》。

        记忆中,家有喜事或逢年过节时,家人们就会聚在一起,炒几个菜喝二两。儿时的我很是好奇,于是蹭到老爸跟前,老爸就会用筷子蘸了酒让我舔。

        初尝酒味,只觉得火辣难耐烧舌头。看着大人们划着手拳“五魁首,六六六”尽兴陶醉的样子,心中满是不解。长大了,尝的次数多了,便从火辣中品味到酒的醇香,心中便生出了喝一喝的冲动和渴望。

        影响最深的就是上师范那会儿,学校北门出去有个太和桥饭店,每到星期天,就有同学三、五相约,出去小聚。当然巷子两边都有民居,一年四季开小吃摊,晚上出摊多以炒面和碗秃为主。

        一盏灯泡儿便照亮小摊周围,空气中弥散着陈醋倒入热油中浓浓的炒饭香。三块钱一碗炒面或碗秃,五块钱一瓶红烧二锅头,靠小桌坐了,好友知己一人一小杯就着喷香小菜,看看电视剧,慢慢地品品,好不惬意舒爽!

        因为上师范那年,父亲去世,家境贫穷,有时上学还得姐姐们接济,一般不舍得去,因此到现在都十分怀念那诱人的味道,也再没有吃过那样的“美食”,喝过那样的“美酒”。

        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南阳乡的一个小山村,报到那天便碰到一个人,村里的赤脚医生,说活语无伦次,后来才知道酒是他的最爱,也算是性情中人,只可惜在几年前就走了,走的很匆忙……

        随着和人交往的机会的增多,喝酒的机会就也多了。我爱酒,但并不喜酗酒,无论是“金樽清酒”还是“浊酒一杯”,抑或是举杯邀月、把酒临风,喝的都是一种兴致。然而,只因老实木讷,好友重义,禁不得人劝,又不会捣鬼,便经常喝过,引得家人担心挂牵。

        但凡爱酒之人,都能够找到喝酒的理由:乐要喝,忧要喝;喜要喝,悲要喝;聚要喝,散要喝;升要喝,降要喝;生要喝,死要喝……无酒不成席,没酒不达礼。然爱酒之人,无论贵贱,不论情境,均可以自得其乐。富贵之人,高档酒楼,豪华雅间,玉盘珍馐,喝的是排场;平头百姓,街边小店,烧烤摊前,家常小菜,喝的是实惠。亲友相聚,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喝的是亲情友情;利益相交,宾主寒喧,客套礼数,喝的是互为利用。

         最喜欢康熙帝80大寿宴请群臣敬三杯酒的画面,何等的帝王风范,至于咸亨酒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之流,“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则纯属鲁迅先生笔下的一苦人儿了,没有人关心他的生,更没有人细探他的死。不过“杯酒释兵权”“温酒斩华雄”“桃园三结义”“三碗不过岗”……那都是些历史典故了。

       这些年喝高过好几次,记得最深的一次是源于“较劲”,还有一次就是“悲痛”了。时隔几年以后再次回想,都成为一些年轻气盛的印迹了。

       最近几年,由于自己也不胜酒力,加之交通法规的出台,往往在一些场合借着开车都能推托,前几日,多年不见的同学到访,大家小聚了一下,也许是尽兴,抑或是机缘吧,小喝了一杯多,想来李白斗酒诗百篇,我一介书生,平日里大家难得相聚,也该作诗贺贺,不曾想还真一气呵成了一首,也算是纪念吧!

        现如今,每年清明节,我总会记得带一瓶白酒回到父母的坟头,烧完纸钱,打开酒盖,缓缓敬下,告诉他们托先辈的庇佑,儿子及家人一切安好!

        有缘相聚须尽欢,酒逢知己千杯少……

作 者 简 介

赵建生

【 作者简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