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帕尔曼小提琴大师班第七集 《色彩与音色》 *中文字幕*

 路漫漫14 2020-06-05


帕尔曼大师在第七集中演示了如何变换音乐的色彩并带我们认识了音色的独特性,欢迎观看。
本视频翻译仅用于交流学习,欢迎登陆masterclass.com购买原版视频。

第七集:色彩与音色

如果您对此视频感兴趣

欢迎关注转发本公众号

弗里茨小提琴

让更多音乐爱好者分享您的快乐

谢谢

后记

在本集中帕尔曼大师表达了他在小提琴音色方面对传奇大师弗里茨·克莱斯勒的崇敬。相信朋友们已经发现,本公众号的名称正是以这位伟大小提琴家的名字命名的,是译者表达对“小提琴之王”敬意的一种方式。

下面请欣赏译者分享的几位传奇大师演奏的小提琴曲《沉思》,各位听众可以留意大师们对这首乐曲的不同诠释。


作品《沉思》简介

小提琴曲《沉思》源于歌剧《泰伊思》,创作于1893年。讲述在公元四世纪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一位在沙漠中修行的修道士拯救女幽灵泰伊斯的宗教故事。修道士冒险进城将沉迷于纸醉金迷生活中的名妓泰伊斯带出,并苦苦劝告她离开花红酒绿的交际圈。泰伊斯受到修道士的感化,摆脱纵情享乐的世俗生活,皈依宗教,入修道院当修女。但修道士却被泰伊斯的青春美丽所打动并爱上了她。在上帝和爱情之间,修道士倍受折磨,于是他选择离开修道院游走四方。最终他还是摆脱不了对泰伊斯的思念并回到了她身旁。此时的泰伊斯在修道院里获得了宁静,同时也彻底失去了人间的欢乐,最终她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人世。在她的弥留之际修道士匍匐在了爱情的脚下。修道士成了罪人,但他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

小提琴曲《沉思》描述的便是原本善良美丽的泰伊斯在修道士的劝说下幡然悔悟。乐曲第一段宁静祥和,犹如少女虔诚地向上帝敞开心扉企求上帝的宽恕。乐曲第二段的几次转调和使用变化音,使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表现了她思潮涌动的内心存在矛盾与挣扎。第三段乐曲又恢复平静,虔诚的祈祷得到了实现。小提琴在结尾处推向了高音区,被净化的灵魂仿佛飞向了天界。


——整理摘自网络

弗里茨·克莱斯勒

弗里茨·克莱斯勒(1875年2月2日-1962年1月29日),美籍奥地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是当代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以演奏音色优美著称,而他创作的小提琴乐曲也是后世小提琴家常用的经典曲目。

克莱斯勒演奏 马斯奈《沉思》 来自弗里茨小提琴 03:50


克莱斯勒的中国之行

1923年4月23日,克莱斯勒夫妇乘Str.Shanghai Maru号轮船抵达上海,钢琴伴奏Michael Raucheisen同行。24日和26日两晚在上海市政厅举行演出,首场演出节目包括: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普尼亚尼的《引子与快板》、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舒伯特的芭蕾曲、里姆斯基-柯萨柯夫的《太阳颂》和了出自克莱斯勒手笔的《威尼斯随想曲》和《中国花鼓》。

四月27日克莱斯勒夫妇乘离开上海到东京演出。5月21日离开日本取道朝鲜、奉天抵达天津、北平,原定5月25日在天津的演出因故取消。

五月26日在北平租界首演,听众为外国人没有中国人。徐志摩代表学界提议“请喀拉司拉君特别为我们学界演艺”,克莱斯勒答应5月28日下午在真光剧场专为中国人士演奏。克莱斯勒夫人说:“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的舞台”。 黎元洪总统、夫人、女公子、梅兰芳、姚玉芙等于5时许入场,5时10分,德国公使代表陪同克莱斯勒夫妇入场,林长民林徽因父女、梁启超、徐志摩等引导他们到后台休息室。林徽因致开幕词,向中国听众说明,参加西洋音乐会应当有的礼仪,并示范如何鼓掌喝彩,克莱斯勒向听众道谢。5时20分正式开演,以巴赫的无伴奏组曲开场,听众响应热烈,克莱斯勒演奏生涯中第一次首曲加演。随后是贝多芬的《克鲁采奏鸣曲》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间休息时,克莱斯勒携翻译到楼上谒见黎元洪大总统。后半场以小提琴小品为主,包括《莲花国》(又加演)、《威尼斯随想曲》以《中国花鼓》作结。

次日,克莱斯勒出席北平学界在中山公园为他举办的茶会。克莱斯勒在北平、天津举行了四场公演和几场私人表演后返回上海。6月2日和4日在上海作告别演出,曲目包括维奥蒂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弗朗克的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维尼亚夫斯基的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克氏改编的德沃夏克《幽默曲》、根据里姆斯基的歌剧《萨特阔》改编的《印度客人之歌》、《吉普赛女郎》和《小丑》。

几个月后克莱斯勒在柏林日报上发表长文《一个小提琴手的东方之旅》其中写道:“在北平的首演是在大使馆举行的,参加的多是白种人。一天,一位操流利英语的年轻中国人到酒店,他说‘我听说您只对外国人演出,但我恳求让我们也能享受您的艺术’,我当然慨然应允,次日下午,我为中国人举行专场演出。我演奏了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我感觉在东方两个大国里,艺术和艺术家都受到尊重,艺术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远高于欧洲”。


米沙·埃尔曼

米夏·埃尔曼(1891年-1967年),著名俄罗斯犹太小提琴家。

埃尔曼演奏 马斯奈《沉思》 来自弗里茨小提琴 04:36

埃尔曼出身在俄罗斯基辅市郊托尔瑙村。父亲是一位犹太校长,擅长演奏小提琴。埃尔曼4岁时,父亲教他小提琴,进步神速,因此父母将他送入敖德萨的音乐学校,师从亚历山大·菲德尔曼。有一天著名小提琴大师莱奥波德·奥尔来校访问,听见埃尔曼的琴声并印象深刻,就立即安排他进入圣彼得堡音乐院学习。他成为了奥尔的得意门生。1904年奥尔带他到柏林登台演奏,1905年在伦敦皇后音乐厅首演,都受到热烈反响。1908年12月,17岁的埃尔曼在纽约登台演奏,在俄罗斯交响乐团伴奏下,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一周后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1917年艾尔曼居家迁居美国,1923年入籍成为美国公民。

埃尔曼是一位演奏曲目极为广泛的小提琴大师。在他长达60多年的演奏生涯中,几乎涉猎了小提琴音乐文献中的全部作品。


列奥尼德·柯岗

列奥尼德·柯岗 (1924年11月17日-1982年12月17日),前苏联著名小提琴家。
柯岗演奏 马斯奈《沉思》 来自弗里茨小提琴 04:32

柯岗生于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6岁在当地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10岁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特殊儿童班,随俄罗斯小提琴学派奠基人之一A.扬波尔斯基教授学琴。1940年16岁时,便在莫斯科交响乐队的协奏下演出了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47年柯岗获第一届世界民主青年联欢节小提琴比赛一等奖,1951年在布鲁塞尔获伊丽莎白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和金质奖章,由此引起世人瞩目。

——简介整理摘于网络

感谢您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