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浦出土汉代珠饰见证海上丝路交流

 七烟 2020-06-06

    珠饰,作为“文化微小变化”的体现者,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使其流传时间长、分布和传播地域广,是海上丝绸之路古代贸易、技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考古发掘资料显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出土了大量风格多样、材质丰富的珠饰。利用科技手段系统研究古代珠饰,犹如揭示古代社会面貌多样性的一面镜子。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时起,我国与南洋诸国的海上交通贸易相当发达,今广西合浦,是我国汉代同东南亚各国贸易往来、交流文化和技术的重要窗口之一。中国商船“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黄金杂缯而往”。其中,“明珠”和“璧流离”指的就是各类宝石和玻璃 (俗称“琉璃”),多为装饰用的珠饰——当时玻璃也被视为宝石。岭南地区出土了数量众多的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器物,其中宝石珠饰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

图1 广西合浦汉墓出土各类宝石珠饰,玻璃珠饰和器皿

    不少珠饰在外观上极为相似,但材质完全不同,肉眼观察很容易误判。现代科技分析技术,尤其是无损分析技术的发展,在弥补肉眼观察不足的同时,可以对珠饰的化学成分、物相结构、制作加工工艺以及珠饰内部包裹体等进行科学分析,结合珠饰器型风格特征,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来源、流行与传播以及不同区域间的技术与文化交流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一直关注古代玻璃器及各类珠饰的科学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分析技术的进步,该中心与广西合浦县博物馆合作,携带高精度无损分析设备 (如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仪、拉曼光谱仪、显微镜),多次赴合浦进行现场科技分析,以及在上海实验室对博物馆工作人员选送的珠饰进行多方法科学分析。

    科技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合浦汉代珠饰材质主要有琥珀、煤精、透闪石、黄金、石英质(无色水晶、紫水晶、黄水晶、玛瑙、玉髓)、绿柱石(海蓝宝宝石、金绿宝石、透绿宝石)、石榴子石(铁铝榴石)及玻璃等。玻璃包括钾玻璃(低钙高铝型钾玻璃、中等钙铝型钾玻璃、高钙低铝型钾玻璃)、泡碱型钠钙玻璃、混合碱玻璃、铅钡玻璃以及高铅玻璃等玻璃体系。根据金的纯度,金饰可分为三类,其金含量分别为高达99%,90–99%,80–90%。石榴子石中发现了石英、赤铁矿、磁铁矿、金红石、锐钛矿、板钛矿、石墨、硅线石、磷灰石等包裹体。制作工艺特征表明,宝玉石珠饰主要采用双面钻孔方式(对钻),钻孔工艺包括钻石钻孔工艺和实心钻加解玉砂工艺。石榴子石珠饰在琢磨工艺上主要采用了旋磨和皮囊球磨两种工艺。少量珠饰采用了蚀刻工艺。金质珠饰则主要采用了“焊珠”工艺,最小金珠直径可小至0.1 mm。玻璃珠饰制作工艺主要有拉制工艺、缠绕工艺、模铸工艺和宝石学加工工艺。

    综合科技分析结果和器型风格特征、加工工艺、技术传统和矿产资源分布等因素,我们认为合浦地区出土的汉代珠饰与南亚、东南亚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都有着密切联系。绿柱石、石英质、石榴子石等在南亚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且南亚次大陆珠饰制作技术起源较早,宝玉石珠饰是其珠饰制作的特色之一。部分石榴子石珠饰中包裹体类型组合与印度阿里卡梅度遗址发现石榴子石一致。同时有研究表明,印度阿里卡梅度遗址的石榴子石来自于印度中部泰伦加纳邦(Telengana State)海德拉巴市(Hyderabad)以东的加里贝特矿床(Garibpet deposit),表明合浦地区部分石榴子石可能来自于同一矿床。钻石钻孔工艺主要流行印度地区。蚀刻珠起源于南亚次大陆。“印度—太平洋贸易珠”是广西合浦出土汉代珠饰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而印度的阿里卡梅度(Arikamedu, 印度古代著名的港口城市)及其附近地区被认为是此类珠饰主要制作产地。钾玻璃是广西合浦出土汉代珠饰数量最多的一类。其中,中等钙铝型钾玻璃在南亚、东南亚和我国南方都有广泛分布,印度的阿里卡梅度是主要制作中心之一。而低钙高铝型钾玻璃则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因此,岭南地区可能为此类钾玻璃的生产制作中心。高钙低铝型钾玻璃则主要发现在泰国的班东达潘(Ban Don Ta Phet),缅甸的萨蒙谷(Samon Valley)有少量发现,其产地必定在东南亚地区。多面体玻璃珠饰,形状包括六方柱形、六方双锥形、扁平六方桶形等,是仿制宝玉石类珠饰,具有典型海上丝绸之路风格,为舶来品。方塔形玻璃珠饰,主要流行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与多面体珠饰一样,为输入品。但合浦地区发现了铅钡玻璃体系的方塔形玻璃珠。学术界公认铅钡玻璃为我国自制。铅钡玻璃体系异域风格珠饰的发现说明,外来器物风格已被岭南当地工匠接受,并开始利用本地材料进行仿制,进一步说明了中国本地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图2 广西合浦汉墓及泰国发现海丝风格珠饰

a: 六方双锥形,中等钙铝型钾玻璃,输入品;b:六棱柱形,中等钙铝型钾玻璃,输入品;c:系领形,石榴子石珠饰,输入品;d:方塔形,铅钡玻璃,我国自制;e:双锥形,铅玻璃,我国自制;f:方塔形,石榴子石,泰国三乔山(Khao Sam Kaeo)遗址发现。

    广西合浦出土汉代珠饰是多来源的,说明合浦地区与南亚、东南亚以及地中海沿岸地区均有密切联系。地中海地区所制作的珠饰可能经由南亚或东南亚地区,传入合浦地区。异域风格的器物被岭南当地人仿制,体现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与技术相互交流、影响与融合的过程,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甚至是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地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交流的重要证据。系统地研究广西合浦地区汉墓出土珠饰,对于明确汉代岭南与内陆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南亚和地中海沿岸等地区的早期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  

编辑 | 合浦县申遗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