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经》脉诊法小归纳:处处体现阴阳辨脉

 rongma 2020-06-06

前言

大家都知道,中医有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但是呢,我们在学院里面读书的时候,往往涉及比较多的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里面的内容。

而《神农本草经》的引述可能还不如《本草纲目》引述得多。

至于《难经》,貌似就只限于在医史里面提到过,内容就基本被忽略了。

个中缘由不好说,我只觉得,《难经》既然归于四大经典里面,必然有其重要性。而我越看《难经》,就越觉得《难经》的实用性很高,尤其是在指导脉诊、针灸方面!

《难经》脉诊法小归纳:处处体现阴阳辨脉


一、重新认识《难经》

学院出来的学生,看《难经》的应该不会多,研究《难经》的应该也比研究《内经》、《伤寒》的要少。

有人说,如果是搞中药方剂的,肯定是看《内经》、《伤寒》为主的吖!如果是搞针灸的,看《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那些不是更好?

我的回答是:“呵呵。。。你看过《难经》没有?”#快问中医超能团#@快问中医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托名秦越人所著。《难经》的名字,有“问难内经”的意思,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等。#《难经》#

有人总结道: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注:我只是看《难经》,还没有进行整本书总结,所以,这一部分的总结内容是引述别的学者的,以供参考。)

《难经》脉诊法小归纳:处处体现阴阳辨脉

讲一句题外话:中医四大经典里面,除了《神农本草经》以外,都有牵涉针灸的内容,可见针灸的重要性!所以,我建议大家学习中医的,都别忽略了针灸这一块!


二、《难经》里面的脉诊法归纳

此处只是进行一些小归纳,方便没怎么看过《难经》的朋友们熟悉一下。

1、五脏脉(第四难)

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脾脉在中;

沉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

2、六经脉(第四难)

总旨:浮、长、滑为阳;沉、短、涩为阴。

辨六经歌诀:浮涩厥阴,沉滑少阳;沉长而涩少阴,沉长而滑太阳;沉涩短,时一浮太阴,浮滑长,时一沉阳明。

为什么这样分?

《难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就是按照阴阳脉的多少划分六经!

我排列出来看,大家就容易理解了。

一阴一阳:沉 滑(少阳)

一阴二阳:沉 滑长(太阳)

一阴三阳:时一沉 浮滑而长(阳明)

一阳一阴:浮 涩(厥阴)

一阳二阴:长 沉、涩(少阴)

一阳三阴:时一浮 沉、涩、短(太阴)

3、轻重指法(第五难)

三菽,皮毛,肺部;

六菽,血脉,心部;

九菽,肌肉,脾部;

十二菽,筋,肝部;

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肾部。

4、阴阳虚实(第六难)

这里就很有意思,我提示一下,我之前讲过的“太过不及、升降失司”可以与之对应!

浮之损小,沉之实大——阴盛阳虚

沉之损小,浮之实大——阳盛阴虚

5、四季旺脉(第七难)

先总结一下所描述的脉形主要包括:浮沉大小洪细长短,还有紧、微、敦。

可以理解为六经的正常脉

冬至后60天,少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

雨水后60天,阳明——浮大而短;

谷雨后60天,太阳——洪大而长;

夏至后60天,少阴——紧大而长;

处暑后60天,太阴——紧细而长;

霜降后60天,厥阴——沉短而紧。

备注:这里跟《内经素问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有关联——“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6、脉象迟数(第九难)

迟——脏、寒;

数——腑、热

7、一脉十变(第十难)

可以理解为脉象的变异态。

首先,本脏见本脉:肝脉急;心脉大;脾脉缓;肺脉涩;肾脉沉。

然后,本脏见本脉加甚——本腑邪干扰于本脏。(例:心脉大甚,小肠干于心)。

其次,本脏脉见它脏脉——它脏邪干扰于本脏。(例:心脉急,肝干于心)。

再次,本脏脉见它脏微脉——它腑脏邪干扰于腑。(例:心脉微急,胆邪干于小肠)。

8、四季脉(第十五难)

春,弦——濡弱而长;

夏,钩——来疾去迟;

秋,毛——清虚以浮;

冬,石——沉濡而滑。

其下的内容还有讲“太过不及”的,大家再细看哈。我之前讲脉诊法的文章,大家回顾一下,可能对照一下就突然理解了。

这一难里面的内容,跟《内经素问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以及《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里面的内容是有关联的。而且,《内经》里面还有描述“长夏脉——微耎弱”。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难经》脉诊法小归纳:处处体现阴阳辨脉


三、阴阳脉诊法

我之前讲过我是比较侧重阴阳脉诊法的,大家可能当时不太理解我的意思。现在干货来了,把《难经》里面的内容简单捋一遍,大家是不是多了许多不同的感受?

我也建议搞《伤寒》的也把《脉经》跟《难经》里面的内容对照一下,或许也会有意外收获呢!

我个人觉得,《难经》整个体系,是比较侧重阴阳理论的。

提示就到这里,剩下的,自己去感受和领悟吧。


文末

心中有阴阳,着眼处处皆阴阳。

搞中医这一门学问,首先就要把阴阳融入到骨髓里!

《难经》脉诊法小归纳:处处体现阴阳辨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