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朝时,刘裕为何定国号为宋?

 9tx22v工人 2020-06-06

    说到宋朝,绝大多数人会认是指五代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的那个宋朝,始于公元960年,亡于1276年(不算之后三年的残余流亡势力)。在两宋建立之前,史学家也经常提到宋朝,这个宋朝自然不是赵匡胤建立的,而是一代枭雄刘裕建立的宋朝。

    熟悉历史的你当然知道这里指的是刘宋,也称南朝宋。但在赵匡胤之前,是很少有刘宋或南朝宋这个称呼的,就是直称为宋朝。直到赵匡胤建宋之后,史家为区别两个宋,才将刘裕之宋称为刘宋或南朝宋。由于赵匡胤的宋社会规模较大,所以不适合称为后宋(如五代梁唐晋汉周)。

图-南朝宋

    刘裕生于公元363年,时为东晋哀帝兴宁元年。虽然刘裕的实际出生地为长江南岸的京口(江苏镇江),但郡望为彭城(江苏徐州),后世也一直把刘裕当成徐州人。刘裕布衣起家,史称“众无一旅”,赤手空拳打下一个大宋朝。

    南朝宋的疆域有多大?刘裕曾于公元417年灭掉后秦,收复了洛阳和长安两大旧都,但后来都因故失去。即使如此,南朝宋在宋文帝刘义隆时,依然是个庞然大物。此时的南朝宋东线约以黄河与北魏为界,中间约在河南平顶山一带,西线以秦岭为界,以南地盘都是南朝宋的。

图-北宋比南朝宋稍微大一点

    就疆域面积来说,南朝宋略小于宋朝,但宋朝得天下,一大半的功劳是周世宗柴荣的。刘裕不一样,他是实打实的凭一己之力打天下的。

    公元420年,晋朝气数已尽,晋恭帝司马德文将天下禅让给了宋王刘裕,刘宋开国。60年后,骨肉相残的刘宋亡于萧道成建立的南齐。

图-俯瞰南京长江大桥,南朝宋都城在建康(南京)

    有人说刘裕是刘氏子孙,按“惯例”,刘裕的国号应该是汉。刘秀建立东汉国号是汉,刘备建立蜀汉国号是汉,甚至和刘邦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先称汉后称赵)国号也是汉。

    刘秀和刘备都是刘邦的直系子孙,国号称为汉是合情合理的,刘渊冒称刘邦后人,国号称为汉也能理解。刘裕并不是刘邦的直系后人,他的祖先最远上溯到刘邦的弟弟刘交,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楚元王。

    当然,刘裕如果国号定为汉也能说得过去,怎么说也和刘邦有亲戚关系。不过,刘裕最终把国号定为宋,让很多人不解,刘裕和“宋”有什么关系呢?赵匡胤之所以写国号为宋,是因为他在后周任殿前都点检时曾领过宋州节度使的职务。

    后周的宋州节度使是俗称,正式称法是归德军节度使,驻地就在宋州(河南商丘)。赵匡胤篡位后说我曾任宋州节度使,国号就定为宋。

图-商丘古城

    实际上,刘裕和“宋”的关系并不逊于赵匡胤。首先来看刘裕的郡望,也就是他祖先称王的楚国国都彭城(江苏徐州)。春秋战国有个二线强国——宋国,是商纣王弟弟微子启的后人,孔子的祖先就是宋国人。

    到了战国时期,宋国的江湖地位不断下降,但依然是一个中等强国。宋国的疆域,大致包括现在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四省交界的区域,国都在商丘。在当时的宋国,最重要的城市除了国都商丘,可能就是东线的彭城了。

    彭城扼泗水之颈,北可上齐赵,西可上魏韩、南可入楚越,东可临大海,战略地位极为突出。刘裕定国号为宋,宋末元初的史学家胡三省就认为:因为宋武帝是彭城人,而彭城在战国时属宋国,在刘裕不准备用“汉”这个国号的情况下,用“宋”为国号是最合适的。

    有人会说宋国最终于公元前286年被齐楚等国灭亡,彭城入楚,汉高帝刘邦就自称楚人。刘裕不想用汉国号,可以用楚国号啊,这其实是最不可能的。

    无他,刘裕是怎么起家控制东晋的呢?就是灭掉废晋称帝的桓玄。桓玄的国号正是楚!刘裕要定国号为楚,如何向天下人解释?不是自己挖坑给自己跳吗?

    再说楚国没有统治过中原,在南北朝时,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更像是正统的存在,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相对来说发展较慢,当时一直存在重北轻南的现象。

    所以,刘裕作为北人之后,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定中原地区的国号,楚、吴、越等南方国号是不合适用的。而中原的国号,两周、曹魏、两晋、前秦后秦、前赵后赵、前燕后燕都已经用过,几个没用过的国号就是齐宋韩郑等。


    刘裕和“齐”没有任何渊源,郑韩的国力虽不逊于宋国,但影响力可能还不如宋国大。如果要用郑或韩为国号,还不如用与刘裕能扯
上一点关系的宋为国号。

文:姜狼  图:卫大将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