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19世纪欧洲人的眼里,“东方宝石”原来是它!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0-06-06

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掀起一股东方风潮。来自东瀛的艺术品,极具瑰丽的异域感,深深地吸引着欧洲贵族和上流社会阶层。


《瓷器之国来的公主》/James McNeil Whistler/1863-1865

谈到东方工艺,不得不提的便是陶瓷制作。而其中有一种工艺更是大放异彩,从此走进欧洲大宅——它便是富丽奢华的萨摩烧器。

富丽之景

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迎来了一位从未见过面的客人——日本。来自东瀛的各种工艺品,浮世绘、漆器、瓷器、屏风……让巴黎人眼花缭乱。人们纷纷将这些奇珍异宝带回大宅之中,一时间,东方工艺品成为了展示财富实力与品味的时尚风潮。


欣赏日本藏品的年轻淑女们 / James Tissot / 1869

在悠闲的午后,贵族夫人们会请来心仪的画师,为自己画上一幅独特的东方风肖像画。她们手捧着来自东方的珍物,打扮如东方女子,似乎这样,能够体会到在遥远东方的闲雅生活。

日本瓷器 / James Tissot / 1870

欧洲贵族们热爱一切瑰丽的事物,于是便一眼相中萨摩烧这种新奇的玩意儿。萨摩烧以赤红和金色为主,色调温暖而高雅,摆放在桌案上犹如鹤立鸡群,让前来拜访的宾客们无不惊叹。

摆满东方艺术品的静物画,萨摩烧、螺钿盒、瓷偶……

极东之宝石

萨摩陶瓷器源自土桃山时期,传闻朝鲜陶瓷工匠的到来,让萨摩烧这种工艺大放光芒。在香道和茶道文化盛行的东瀛之国,瑰丽的萨摩烧器深受日本贵族青睐和追捧。

人们一般将九州萨摩藩的瓷器称为萨摩烧,可以指代多种陶瓷作品。

萨摩烧被称为是“极东之宝石”。细分有白萨摩与黑萨摩,其中白萨摩以象牙色为底,多为贵族所用,打造香具、茶具、花瓶等精致之物。

在过去,白萨摩多用以打造珍贵的器皿

其中施以金、赤、绿、紫、黄等各种色泽鲜艳的彩绘、构图复杂细腻的萨摩烧也被称为“萨摩锦手”,施以描金的则被称为“金锦手”。

每一笔都是匠人的精细手绘

小鹿为你呈上

瑰丽萨摩烧

极东之宝石

以风靡欧洲



19世纪日本出品传统仙人主题

萨摩烧双人下午茶套件

别致萨摩烧器皿珍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洽购


这套萨摩烧茶具典雅包容,线条简约而沉稳,套件以经典牙色为底,上手绘有浮雕触感的绚丽描金,体现着东方器皿的平静悠然格调。

器皿上绘有日本传统皇室象征的菊纹、寓意着富贵不断头的回字纹等经典纹饰,而瓷上色调华美明丽,纹路繁复,却并不因此显得艳俗。


细看釉面细细开片,在精致细腻的手绘间,开片也显得柔和光润。这类开片正是萨摩烧陶瓷器一大特色,也调和了繁复绚丽的用色与纹样,让陶瓷器更值得品鉴。

仙人空幻安然的图景、头上环绕金光,出尘脱俗、轻云出岫,怡然自得。杯沿又以蝴蝶修饰,更以美好祝福眷顾众生,整体精湛至极,一套茶具极具仙风道格。



套件品相上佳,整体绘色华美细致。底部带有十字加圈底款和“大日本萨摩玉章”,十字加圈纹饰是为萨摩藩岛津氏家纹,证明为岛津家族萨摩窑出品。

润陶之上蕴含着东瀛文化的诗情画意,可作为东瀛艺术装饰摆设,更是餐桌之上的独特风景,极具收藏价值。



19世纪日本明治时期出品

传统花卉主题萨摩烧香炉

别致萨摩烧器皿珍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洽购


这件萨摩烧香炉出自19世纪明治时期,以圆腹三足底座为造型,上有花瓣状的烟孔,点上香炉,细烟如雾袅袅从炉中飘起消散,焚一炉名香,可使环境幽静风雅,可谓“红袖添香夜读书”,别致典雅。

日本萨摩烧工艺向来以其华美彩绘以及独特的开片纹路享誉盛名,在这件巧雅的香炉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陶上面描绘着日本宫廷人物、牡丹雀鸟、小桥流水主题的图景,精巧有趣,其纹路细密精湛,珍贵难得。

香炉器形优雅圆润,手绘细密繁复,浓郁描金带有浮雕质感,周围以日本皇室尊贵象征的菊花装饰。香炉品相极佳,带有“杏山”字样,证明其出身为明治时期出品的萨摩烧。

润陶之上蕴含着东瀛文化的诗情画意,可作为东瀛艺术装饰摆设,更是餐桌之上的独特风景,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