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老银川:老银川的第一个游泳池

 口述宁夏 2020-06-06
“口述宁夏”

      银川平原渠道纵横,湖泊星罗棋布,素有“塞上江南”之称。

      银川人酷爱游泳,老银川人把游泳叫做“耍水”。

      为解决人们游泳难的问题,1955年,银川地委、专区向全社会发出号召,动员各界力量,发行银川解放后的第一支股票,股票面额为50元,本息偿付期为5年。

      股票主要由国有、公私合营、工商企业和国家干部认购。所筹资金全部用于银川公共建设,先后建设了银川游泳池、银川浴池、银川剧院等重大工程项目。

唐 徕 渠 里 “耍 水”

      老银川时,每到夏天,人们游泳多是到唐徕渠、沟里、湖里去游泳。大大小小的水面,几乎到处都有游泳者的身影。

      游泳者最集中的地方,还要数西门唐徕渠。游泳者从保伏桥顺流而下,到西门桥附近上岸;跳水者,径直从西门桥跳下,姿势多是“冰棍式”,双脚打水激起的点点水柱,伴随着噗噗腾腾一片响声。

1978年拍摄的唐徕渠

      游泳技术不精者,就沿着岸边顺流划水,小心翼翼。

      初学游泳者,便去红花渠、杨召渠这样的支毛渠去游泳。

      支毛渠是男孩子的天地,男孩子们光着屁股噗噗腾腾游上一阵,便上岸玩沙子。

      他们把沙子堆满全身,晒太阳,玩得兴起,就用沙子打仗,或用沙子盖住屁股撒尿,因为“小鸡鸡”占据了空间,尿便把沙子结成中空的一团,像个小壶,也像个鸽哨,比谁的小壶能够吹得响。玩的好开心。

      “耍水”是让家长最担心的,大人们不许孩子“耍水”,但是孩子们耐不住“耍水”乐趣的引诱,仍然偷偷地去“耍水”。

      那时候淹死小孩的悲剧年年发生。

网络图片 与内容无关

拆 城 砖 兴 建 游 泳 池

      1956年,老银川的城墙要拆除,银川教育局动员全市中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拆城墙,是为修游泳池之用。

      中小学生们都踊跃参加,城墙的外墙体砌裹着一层大青砖,城墙大青砖每块重25公斤,学生们把砖扒下来,系上绳子,两人一块,借来老牛车、马车、架子车,人拉肩扛,把东南西北城墙上的大青砖全部运到施工现场(中山公园现游乐场位置)

      全市干部、工人也积极参与,老银川一时出现了全市干部、工人和学生齐上阵的热闹街景,劳动场面十分壮观。

      仅3天时间,全市投入义务劳动工6700个。

      游泳池池壁的砖用的是城墙砖,垫土是城墙的土,游泳池的设计者是门光庭工程师。

      这一年盛夏前,游泳池竣工投入使用。

      游泳池为东西方向,是个带跳台的标准游泳池,有一个3米跳板和一个5米的跳台。游泳池长25米,宽15米,分浅水区和深水区,深水区为4.5米。

      池东边设立一座4米木制跳台,跳台两侧各有一座跳板,跳板是沙枣木制成,没有弹性。游泳池南边设有男女更衣室。

      那时,银川还没有自来水,便在游泳池南侧,挖了一个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澄清池,引唐徕渠水经过澄清再加入漂白粉消毒后注入池内。

      游泳爱好者花五分钱就能游泳,给那个时代的青少年带来许多欢乐。

      游泳池还举办了游泳骨干培练班,为普及宁夏游泳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章作者唐志军先生系宁夏资深媒体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