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黑:一国两实体,“拉郎配式”的组合就能解决叠加的矛盾?

 喜欢站在山上 2020-06-06

波黑是波黑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的,主要由波什尼亚克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三个族组成,是前南斯拉夫联盟六个自治共和国之一。一提起波黑,立马就想到了巴尔干这个火药桶,想到了连续不断的战争冲突,宗教纷争,大国插手。波黑在代顿协议结束战争,实现立国的20年来,作为前欧洲的热点余热尚存,各族之间的纠葛与纷争不时发生,加上每次大选动荡的政局,矛盾升温,引起了波黑国家催生者和看护者欧盟与美国的严重关注。种种历史遗留问题和长期内忧外患双重夹击,如今的波黑的发展情况还不如马其顿,既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也无法分裂各自发展,成了欧洲最困难的国家之一。

波黑:一国两实体,“拉郎配式”的组合就能解决叠加的矛盾?

奥斯曼土耳其治理时代下的波黑与他族矛盾

说波黑,不得不谈谈它的历史状态和危机,因为它起初是由两个公国组成的国家,后来又随着各种联盟体组合、奔溃、重组后形成的“联合共同体”,这一路演化背后的纷争,才是如今伤痛的根本。

自从6世纪末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移居到巴尔干半岛,并且陆续建立了一些公国,过了5个世纪后,波斯尼亚公国正式出现,曾强势一时。当时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入侵打破了这份宁静,他们占据了巴尔干的大部分土地,也包括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帝国在此实行残酷统治,建立提马尔和泽阿梅克制度:即大片土地分给了土耳其的封建主和皈依伊斯兰教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封建主,这些封建主们为了飞黄腾达和发财致富,也是纷纷皈依伊斯兰教。

  • 财富追逐下的宗教拉扯

在这种虚荣与追求利益的驱动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是南斯拉夫地区中伊斯兰化得最彻底的地方。伊斯兰化的过程是从城市逐渐扩展到农村的:16世纪,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城市已经伊斯兰化,到了18世纪,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农村已经伊斯兰化。这样,在南斯拉夫人的中间地带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伊斯兰文化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大部分的穆斯林不讲土耳其语,而是仍使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什托卡复夫方言,于是形成了独特的斯拉夫-伊斯兰文化。

波黑:一国两实体,“拉郎配式”的组合就能解决叠加的矛盾?

并不是说伊斯兰教绝对性地取代了基督教,土耳其人虽然在许多方面实现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但是在宗教方面却相当宽容,允许少部分基督教徒存在;这些信奉天主教的地区主要局限在西南部较为贫瘠的地方,还有后来逃到了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的天主教徒在帕库河沿岸的边境,建立起了大规模的塞尔维亚人和弗拉几人的东正教居民点。这种人口的迁徙决定了未来几大宗教的分布和对峙状况。

  • 在大国权力纷争与阶级斗争形成的波黑联合

从15世纪到19世纪,土耳其和周围各国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沿克罗地亚和门的内哥罗边界走向,尽管各国君主相互间都签订了各式各样的和约,但基督教徒与穆斯林经常发生争端。地处匈牙利与土耳其之间的克罗地亚更是首当其冲,土耳其人把波斯尼亚看作进攻匈牙利的必经之路,而波斯尼亚贵族与匈牙利的罗马天主教徒又是世仇。16世纪和17世纪,波斯尼亚贵族不断地参与土耳其与匈牙利的战争,随着土耳其兵败如山倒的势力下降,波斯尼亚人转而进行抗击基督教徒的战争,以此保卫自己的领土,黑塞哥维那而是如此。

由此开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陷入了纷纷扰扰的战争当中,前期是被迫卷入大国争斗和宗教对峙的战场,后期则是两国人民不堪忍受异族统治和阶级压迫,不断举行起义;尤其是19世纪,几乎每隔几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的起义。

波黑:一国两实体,“拉郎配式”的组合就能解决叠加的矛盾?

当然在这种“共同意识”的催促下,阶级斗争成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加上两者都是信奉同一宗教,说同种语言,很快它们就结合在了一起;这就形成了与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信奉天主教克罗地亚族三大宗教族群并存的局面,也就注定这里的动荡将会持续不断,凸显的多元性民族和宗教实际上也给后面的世界大战和“波黑战争”埋下了地雷,几大族群经常一言不合就斗得你死我活。

两次南斯拉夫国家组建与奔溃,传统“波黑”的矛盾升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摆脱了奥匈帝国桎梏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决心和当时已经独立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一个联合王国,其中波黑就是联盟的一个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波黑还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两个公国组合,即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非20世纪后“代顿协议”组建模式中的波黑,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隶属,但是本质未变。因此在这里这是暂时分割,阐释其历史矛盾与后期的激化状况。

  • 前南斯拉夫中的族群宿怨

由于王国内的大塞尔维亚主义力量主张把王国建设成“民族合一”的国家,并于1929年把波黑地区分别划入全国9个行省中的弗尔巴斯、滨海、德里纳、泽塔4个行省。此举遭到波黑“南斯拉夫穆斯林组织”的强烈反对,他们要求按照历史疆域把波黑划分成平等的政治单位。从1929到1941年,在经济方面,南斯拉夫王国仍然是大国控制下的殖民地,是大工业国的一个农业附属国,在这个落后的国家中,波黑又是最落后的地区之一。王国的资本主义自发盲目发展,不仅扩大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而且也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波黑:一国两实体,“拉郎配式”的组合就能解决叠加的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黑成了德国和意大利占领军及其帮凶与南斯拉夫领导的人民武装展开殊死战斗的战场。1941年,德国、意大利入侵南斯拉夫王国波黑地区,并把该地区并入法西斯傀儡的“克罗地亚独立国”。德意占领者制造了南斯拉夫人民之间的仇恨,挑起内部相互阐述,甚至于利用宗教冲突,使得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结下了无法了结的宿怨。

这种仇恨的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直到1992年,当控制波黑的克族、穆族宣布波黑独立后,波黑境内的塞族人因惧怕被屠杀的命运,因此也宣布独立,前南斯拉夫王国正式崩塌。

  • 新南斯拉夫国家统一,矛盾犹在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领导下,终于打败了德意志法西斯,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统一。于是在1945年,铁托再次搭建起了一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这是历史上的第二个南斯拉夫国家,它由六个主体民族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组成。但是铁托的自治政策在短期内缓和了民族矛盾,但是根本上没有解决民族问题,反而随着历史的推进,这种矛盾逐渐扩大化。

一方面是除了塞尔维亚外,其他民族对于维系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识淡薄,实现民族分离和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愿望始终都存在着;加上4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前南斯拉夫的发展结果一样:各地区的发展水平极其不平衡,北部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经济最发达,而中部的塞尔维亚和波黑次之,南部的黑山和马其顿最穷。那么要求发达地区援助落后地区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中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北部两国却持反对意见,态度极其消极,因此长期在援助一事上争论不休,克族和塞尔维亚共和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矛盾越发尖锐。

靠铁托搭建起的南斯拉夫国家也随着他的去世走向了解体,所有的因素堆积,使得南民族主义迅速膨胀,国家分裂,民族独立已成定局,此时波黑也真实独立出来。

波黑:一国两实体,“拉郎配式”的组合就能解决叠加的矛盾?

代顿协议与“波黑模式”,强扭的瓜不甜

实际上,从上述历史阐述来看,南斯拉夫奔溃前的波黑还仅仅是关乎着一个独立国家与其他组成国的矛盾根源。在南联盟解体期间,从1992年到1995年,主张波黑独立的波族和克族与反对其独立大塞族爆发了激烈的战争。但是欧美的联手推动和主导下,各方在1995年签署了《代顿和平协议》,波黑从此结束了长达三年半的战争,正式脱离前南联盟,成为独立国家。

  • 所谓的“波黑模式”到底是什么?

代顿协议制定了波黑国家的基本架构和发展方向,形成了现在所谓的“波黑模式”,在该模式下有四大特点:一个国家,两个实体,即波黑国家是由塞族共和国和波黑联邦两个实体组成,其中的波黑联邦又是由波族和克族两族组成,各实体之间实行高度自治;二是三大主体民族共享国家权力,国家主席团、部长会议和议会等中央机构的设置必须体现三个民族的代表性,其领导人主席、总理和议长职位由三族定期轮流坐庄;三是四大宗教共存,剩下一大特征便是由五大国际组织共同监管,保证其稳定。同时还规定波黑国家负责总体外交、海关和交通事务等,而其他的权利归属各实体,重点是实体们还可以拥有军队和警察。

代顿协议签署后,虽然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波黑战争和解决了波黑独立建国的问题,但是并没有消除该国的矛盾与冲突。因为波黑作为国家并不是由其境内各民族自愿组合而成的,其中占三分之一人口的塞族从内战时期就一直反对同波、克两族结合成一个独立国家,是因为受到北约的猛烈军事打击和美欧高压制裁下被迫屈服的。

也就是说当前的“波黑模式”,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由外力凑合而成的国家,是美欧“强扭”而结成的“瓜”,然而这个瓜对塞族而言是“苦果”,对克族而言也不是甜瓜。这样一个“拉郎配”式而成的国家想要长治久安,谈何容易。

波黑:一国两实体,“拉郎配式”的组合就能解决叠加的矛盾?

波黑当前局势,大棒加胡萝卜就能解决矛盾?

代顿协议签署20年来,波黑局势的发展并不如美欧预期,政权运作不畅,局势动荡不稳,加上三族在如何看待波黑战争及其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上,特别是在对国家分合这一根本问题上,矛盾分歧大,经常是唇枪舌剑,剑拔弩张。围绕着警察、军队、宪法以及教育公共传媒等诸多领域改革上,各族都在为自己争取权利。

同时,三族与高级代表处的关系充满了明争暗斗,互相抱怨和抨击。再者,波黑这样一个人口只有400万的小国,由于存在着实体和自治区这种“国中之国”,造成了官僚机构庞大。全国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部长就高达140多位,很多高官还要经常走马灯式的在三族之间轮换。这种畸形体制严重制约着波黑的正常发展,要想改革也是举步维艰。然而,从整体上看,维持波黑现状的力量大于打破现状的力量,维护国家和平稳定的因素强于冲突动荡的因素,因此无论塞族的独立诉求还是波族希望取消实体的主张看来都不会实现。

加上波,波黑局势及前途命运主要由美欧决定和掌控,实际上处于半托管的状态,对于强者来说,确保代顿协议的落实,维护波黑的政治体制现状,才是最符合美欧的利益,所以经常性的使用“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在这种高压和利诱下,波黑各族不得不暂时就范,然而这种“拉郎配”就能解决根本矛盾吗?就目前局势而言,消极大于积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