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阳白水江老街探秘

 陈仓道工作室 2020-06-06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白水江镇封家坝村白水江老街是一个位于秦岭腹地、嘉陵江边的一个小山村。别小看这个在地图上查不到的小地方,以前可是陕、甘、川三地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
俯瞰白水江老街  摄影/封和平

1958年以前白水江老街俯瞰图   绘图/高德华

民国时期白水江老街俯瞰图   绘图/杨积善

白水江老街曾经是白水江镇(历代行政称谓有别)治所,是这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资料记载:“老街的沿街有一公里檐下走廊,农民赶集晴天不晒头,下雨不湿脚,几百间店面顺街而开。”从上面杨积善老师绘制的民国时期白水江老街复原图》可以看到,当时的老街是多么繁荣。

1981年8月21日,嘉陵江发生特大洪水,水江老全部淹没,大部分被沙石掩埋。灾后重建,白水江镇治所迁往现址,中心转移,白水江老街从此衰落,最后变成了正真的“老街”。

2019年6月9日(端午节假期)8时许,我来到向往已久的白水江老街。这时的老街与其它岭南的小村庄别无二样。也许是时间尚早,老街非常安静。

在老乡们热情指引下,我们很快找到了第一个目标——城门楼。站在小道上远看城门楼,让人犯了愁。城门楼被猪圈、鸡窝、菜地篱笆层层包围,我转了好一阵也没找到一个下脚的地方。看见远处有一老乡端着饲料走到一个离城门楼不远的鸡窝喂鸡我循着他走的路走近了鸡窝离城门楼近了,但又没路了。老乡看出了我的心思,放下手上的活计,带着我绕了一阵来到城门楼旁。他告诉我,时常会有人来看这个楼,有时还有外国人。他说,这个楼以前上面还有两层,解放前,被土匪时烧了。

“为什么我看的文章上都叫它城门楼?以前白水江镇修过城墙吗?”我问。

“我们叫它过街楼。白水江镇应该没有城墙。我没听老人说过。”他回答。

这位老乡看上去不到七十多岁,应该是解放后生人,但对白水江镇历史颇有研究。他从白水江镇闹土匪,讲到白水江镇解放,又讲到1981年闹洪水……。当我们聊得兴趣正浓时,他的家人喊他回家吃饭。我们匆匆告别。
过街楼南面有“嘉陵保障”砖雕  摄影/刘希平

过街楼北面有“秦蜀襟带”砖雕  摄影/刘希平

过街楼复原图    绘图/杨积善
老乡走后,我围着过街楼照相。转了一圈,竟没有发现任何“文物保护单位”牌子,这可真不应该!据那个老乡说,在过街楼下的门洞中还存有几通石碑。资料记载,此楼在同治元年,由春和店、复兴店、隆丰店及和盛行四大钱庄捐资修建。
直到现在,我还后悔没有问一下那位老乡的名字
10许,我们到达第二个目标——江神庙。江神庙是船帮和商户们集资修建的祭祀祈福,协调关系,联络感情,休闲娱乐场所。和略阳非常相似,白水江老街有两个江神庙。现在保存较好的是老江神庙。老江神庙的修建年代不详,但不晚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这是新江神庙修建时间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曾在此建立白水江苏维埃政府。
这里也是农历六月初六日祭江神,说明这里祭的江神略阳祭的江神一样,为“杨四将军”。研究者普遍认为,杨四将军”实为南宋抗金名将杨从义。

白水江江神庙   摄影/刘希平

江神庙刚被修葺,大门紧锁。我们在庙外转了一圈,未见有人,只能扫兴离开,前往第三个目标——新江神庙的石狮子。
据记载,新江神庙在清道光二年(1822年),由广元船帮帮主何喜倡议集资修造。后来,在新江神庙原址建设了略阳初级中学。现在,江神庙只留下了门前的一对石狮子
民国时期的新江神庙复原图    绘图/杨积善

新江神庙的石狮子    摄影/刘希平

新江神庙的石狮子立于略阳初级中学的校门内。可能是假期,校内无人。我们只能隔着大门的栅栏观看、照相。狮子够大,很精细。据记载,这对狮子在广元雕刻,通过嘉陵江水运至此。
11时许,我们离开老街,驱车沿嘉陵江围着老街绕了半周,远观白水江古镇的地理环境,然后,余兴未尽离开了白水江。

白水江老街卫星图    绘图/刘希平

白水江镇,古称江镇,号称千年古镇,具体时间已不可考。那么,为什么在偏僻的秦岭腹地产生了繁荣的白水江古镇呢?

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白水江古镇是嘉陵江上游的终点码头。嘉陵江发源于陕西凤县的秦岭,流过秦岭,穿过大巴山,在重庆流入长江,全长1119千米。嘉陵江航运历史久远,但因水量所限,嘉陵江上游的航运起点(也称终点码头),历代各有不同。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航运志》载:“唐代始于长举县;宋代始于虞关;明、清时一度始于永宁河与嘉陵江会合处。但从水量及船舶能满载航行来说,实为白水江港。二是白水江古镇是沟通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的陈仓道的节点。
在白水江,陈仓道与嘉陵江水路构成了水陆联运,使这里成为陕、甘、川三地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古镇因路而生因路而兴史料记载:
清代和民国时期,甘肃(主要是陇东南)的物资入陕南、四川,多赖嘉陵江水运,白水江港的水运陆转或陆运水转相当兴盛。为商货转运及骡马驮运服务的商行货栈及骡马脚店有13家,即春和店、元泰店、忠义店、恒元店、凤宝店、忠和店、顺成店及上三成、下三成。当时,来自河州、狄道、秦州等地的马帮,昼夜行走,“过山鸟”的马铃在谷道中响个不停。冬季,会宁帮的兰拜(回族)骆驼大批到江镇,商业贩运和牲畜驮运十分兴盛。为商客服务的饮食业生意兴隆,仅小河一处卖馍馍烧饼的摊贩就有50多家,另有30多家铺号,其中,春和店昼夜开张营业;鉴于春和店生意兴隆,当地人说:“宁开春和店,不坐略阳县。”
古镇也因路而衰。上世纪50年代初,修建了宝成铁路。宝成铁路修通后,便捷的铁路取代了嘉陵江航运,白水江失去了交通枢纽作用,古镇逐渐衰落。


【后记】从白水江老街回来,在网上结识了封和平老师。封老师世代住在封家坝,封家祖上曾在白水江老街上有多处资产,封老师又在封家坝工作十多年,对封家坝历史如数家珍。封老师除给我答疑解惑外,还将杨积善高德华老师的绘画推荐给我,使我对白水江老街有了形象的认识,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欢迎观看我们拍摄的纪录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