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日战争期间,宝鸡至凤县的铁路

 陈仓道工作室 2020-06-06

说到宝鸡至凤县的铁路,大家自然会想到宝成铁路,实际上,早在1938年,宝鸡至凤县就已有了铁路。
宝鸡和凤县之间的清姜河谷和嘉陵江河谷,自古是沟通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及四川盆地的重要陆路通道。历史上著名的陈仓道及后来的连云栈道都利用了这段谷道。凤县因此被誉为“秦蜀咽喉、汉北锁钥”。

今日双石铺  摄影/张新华

抗日战争前夕,国民政府在开发西北运动中,开始修建陇海铁路西(安)宝(鸡)和宝(鸡)汉(中)公路。1936年底,陇海铁路西宝段正式通车。宝鸡成为贯通我国东西的交通运输大动脉——陇海铁路的西终点站。同月,宝汉公路也竣工通车宝鸡成为沟通我们东西南北重要交通枢纽。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对我国进行全面进攻。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华北、华东、华南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南和西北地区变成了中国“救亡图存,复兴民族”的大后方。当时,宝汉公路(宝汉公路与汉中到成都的公路合称川陕公路)是连接这两个大后方的唯一一条公路。

今日川陕公路  摄影/刘希平

“七·七”事变后,苏联首先对华提供军事援助,中方则以农、牧产品和重要矿产资源偿还苏方的贷款。为了解决中苏贸易运力不足问题和开展大后方经济建设,国民政府于1938年6月,抢修通了华双公路。华双公路起始于华家岭(位于甘肃省通渭县),经甘肃的天水、徽县、两当到陕西的凤县双石铺。华双公路在华家岭与西(安)兰(州)公路相连,在双石铺与川陕公路相连,构成了一条由苏联经新疆、甘肃、陕西至四川或陕西宝鸡的便捷汽车运输通道。

凤县交通变化示意图    绘图/刘希平

川陕公路与华双公路的交汇,使双石铺一跃成为陕、甘、川三地的交通枢纽和物质集散地,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变得非常重要。为了方便协调工作,当时经济部、财政部、军政部等军政机关及省、区、县等单位纷纷在这里设立了派出机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这里设置了国际招待所。
国民政府为了提高从宝鸡至双石铺的运输能力,19389月,令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拨款,派铁道兵团修建了宝鸡至双石铺轻便铁路。该铁路北自宝鸡南关,沿宝汉公路南行,渡渭河,经益门镇、观音堂,越秦岭至东河桥,再经黄牛铺、草凉驿、凤州达双石铺,全长102公里,共设12个车站,其中观音堂至东河桥秦岭的一段未铺轨,用畜力大车盘运接替。该铁路轨距为0.6米,钢轨每米重16磅,钢架铁框,直接铺设在公路东侧。每辆车载重1吨,在平道及缓坡地带用1至2人推送,陡坡地段增人接运。这段轻便铁路建成后,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建的宝双轻便铁道运输队管理。行车时,七、八辆车为一组,编有车次,各站设有电话,由调度人员指挥。主要运输军需用品,兼运其它货物,尤以陕西生产棉花南运居多。
以上是从互联网上找到类似轻便铁路的照片。它与现代火车铁路主要差别是,行驶车辆的动力是人,而不是内燃机或电力。
1945年6月,为了将陇县的娘娘庙煤矿燃煤运出,以解陕西关中燃煤紧缺,国民政府拆除了该铁路,并将其器材、设备全部移用修筑了虢(镇)陇(县)轻便铁路新线

笔者一直觉得,这条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铁路,应该在清姜河谷或嘉陵江河谷中留有遗迹,但经多方寻找,迄今一无所获。望知情者告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