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毒父母的三大标志,你中招了吗?

 念奴娇hmj 2020-06-06

念奴娇说:做一个七分父母,给孩子适度的爱,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某期重庆卫视《大声说出来》节目里,女博士英子大声哭诉 “母亲包办我的人生”。

节目现场,母女俩因相亲不成吵得不可开交,英子几度崩溃,指着妈妈大声哭喊着:“都是你的错,都是你的错!”

而母亲赵阿姨竟撇过脸,扬着头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我没有什么错!”蒙台梭利说:“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耻的错误。”

“你不好好读书,你想干嘛啊?学外面那些不三不四的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你想走歪门邪道啊?你给我脱了,脱了!”

“你是我女儿,怎么是偷看?我为什么不能看你的日记?你是我女儿,你的哪样东西我不能看?别人的我不会看,你是我女儿,我就可以看!”

“你是要和我对着干吗?你长大了,你就不听我的话啦?你现在能博士毕业,还不是妈妈安排好的?”

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

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是在为孩子好,殊不知,已经成为了“有毒”的父母。

01

“都是为你好”

控制孩子的魔咒

科幻剧《茉莉的最后一天》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茉莉的妈妈是位海归硕士,原本有机会留校担任教授,但因为生孩子,被迫放弃了这个机会。

茉莉出生后,妈妈就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全寄托在她身上,认为只有将茉莉培养成才,才对得起自己的这份“牺牲”。

妈妈在家里到处安了摄像头,监视女儿的行动,给孩子安排满档的补习班。她认为,家长最好的投资就是提高孩子的成绩。

在母亲“我都是为你好”的反复影响下,茉莉成了听话懂事的好孩子,成绩总是学校最优秀的那一个。

茉莉考得好,妈妈说:“要不是我这么盯着,你以为你能考第一啊?你别得意啊。”

考差了,妈妈说“失误粗心都不是借口,我只要求你一件事,就是顾好你的成绩。”

给茉莉零花钱时,妈妈说:“你的这些计程车费都是我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你要好好学习,不然就是不孝啊。”

茉莉偷看小说,妈妈就把她的小说撕掉,说“文学是害人的东西。”

茉莉想读中文系,妈妈说:“你读中文系的话,爸妈的脸就被你丢光了。”

妈妈还会不时抱怨:“我好歹也是一个留美硕士,要不是生了你,我也是一个教授呢。”

在妈妈这些言语的反复刺激下,看着妈妈为自己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补习课程表,茉莉毫不犹豫地跳楼自杀了。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我都是为了你好”、“为了你,我放弃了……”、“为了你,我没有……”

这些以爱的名义的语言,成了多少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魔咒?那些“为了孩子好”的行为,成了多少孩子前行路上的羁绊?

针对这种控制欲强的父母,毕业于北大,后到美国留学读研的王猛,写了一篇15000字的长文数落父母对自己的“过度关爱”。他为了逃避控制,十二年不回家过春节,拉黑父母六年。

“我都是为你好”,不过是父母想借孩子的身躯实现自己梦想的托辞。它就像魔咒一样禁锢了孩子的思想,控制了孩子的生长空间,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了伤害。

02

“他还是一个孩子”

漠视规则的借口

2018年5月27日,辽宁大连一名23岁的司机违规行驶并且酒驾,被交警查获。

其父闻讯赶来求情,说他还是个孩子,请交警手下留情。对此交警怒怼:18岁就成年了……

2019年4月18日,陈某因使用伪造驾驶证受到罚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对此,其父母情绪异常激动:“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那么重?”

护犊之情可以理解,只是这些父母的“爱”少了些理性,漠视了规则。

“他还是一个孩子。”这是多少父母的口头禅?他们用来解释孩子犯错的原因,想以此规避对孩子的惩罚。殊不知,正是这样的观念害了孩子。

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先生与梦鸽女士婚后育有一子,取名“天一”。

老来得子的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孩子总归是学不坏的。孩子犯错时,他们舍不得打孩子,要打也就是吓唬一下,因为还没打,自己眼泪就下来了。

有着优渥生活条件、顶着明星家庭光环的天一,十五岁驾驶宝马车撞人被劳教,后又因参与轮奸女性被判刑。

天一出事后,李双江夫妇到处为之奔波,在受伤者面前赔礼道歉,希望自己能代儿子受过,因为天一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不论孩子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孩子,在伦理学上是正确的,说明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而减少。

本着“他还是一个孩子”的观念,许多父母的爱就偏离了方向,使得一些孩子的眼里没了敬畏,行为没了约束,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跑越偏。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的演讲中也提到:“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就要付出代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破坏规则,必将受到惩罚。

遵守公共秩序、敬畏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权利,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03

要什么给什么

害人害己的伎俩

“孤犊触乳,骄子骂母。”其意思是一个牛犊子在吃奶时会用掎角去顶触母牛的乳房,以便吃到奶,娇宠坏了的孩子会骂父母,父母反受其害。

小倩是对门邻居的女儿,今年6岁。邻居两口子早年育有一子,不幸18岁时车祸身亡。小倩是他们经试管后怀孕的,孕8个月就出生了。

小倩在这个家里成了一个“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主。父母宠,爷爷奶奶护。从小到大要什么给什么,不给就撒泼打滚。

6月20日,父母要带她去报名上学,一早起来,妈妈要她穿这件衣服,她说不好看不穿;要她穿那条裙子,她说太旧了要买新的;在家闹腾半天,不准出门。

后来她爸实在忍不住骂了她一句,她就拿起桌上的杯子,对着她爸砸了过去,她爸脸上被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直流,最后到医院缝了几针。

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 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网上曾有一则消息,一个22岁的男孩弃学回家成巨婴,吃饭还要奶奶一口口喂。孩子从小起,奶奶和父母对他就是有求必应,只要是他想要的,都会无条件的满足他。

巴尔扎克笔下也有这样一个故事:面粉商人高老头十分娇惯女儿,他把大部分财产都给了女儿,让她们进入上流社会,过贵妇人的奢侈生活。为使女儿快活,他替女儿的情人还债,帮女儿与人通奸。当他的养老金被榨干后,出嫁后的女儿,就像抛烂草一样把他抛弃了。

“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被溺爱的孩子没有不骄纵的,骄纵的孩子没有不失败的。

慈母多败儿。父母对孩子的娇惯、溺爱,不仅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先生在几十年前就问过我们。

怎么去回答先生?为人父母们都该好好思考一下。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你是什么样,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作为父母,最大的责任就是成为孩子的榜样。高尔基曾说:“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好自己,让自己成为合格的父母。

作为父母应该明白的一点是,孩子来到你的身边,他并不真的是你的孩子,他终归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

作为父母不要总是拿着“别人家的孩子”说事,应该因材施教,对孩子明之以理,教之以道,授之以义,让孩子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的独立人。

孩子不是私用宠物,父母应尊重孩子的人格,适度地给予孩子关爱,不包办、不控制、不放任,不要让自己成为被人诟病的“有毒父母”。

“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 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以此与天下父母共勉。END

2019.8本文首发公众号《人民家庭教育》(人民家庭教育,IDrmjtjy)

文:念奴娇,本名胡梦姣,一个从临床医疗转战医疗保险战线后的退休婆婆,曾用念奴娇、秋韵儿等笔名在多个网络平台注册发文。现为湘潭县作协会员,“知音真实故事”签约作者。虽已鬓角染霜,但仍怀梦想,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能与时俱进,优雅的老奶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