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郁姓的起源考证

 百年yesuo 2020-06-07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郁姓的起源考证

作者 || 郁令

郁姓是多民族、多源流、多地区的古老姓氏,汉族、回族、壮族都有此姓。

郁姓是罕见的小姓,历史上不能与孔孟等名门贵族相比,所以在官谱中有关郁姓的信息记载较少,甚至没有记载。

有关郁姓的来源记载,在姓氏书籍中只有零星描述。据《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宰相名叫郁黄,又被称为郁贡,自郁黄之后,便有了郁氏(有氏);据《姓考》记载,春秋时期,吴国大夫食采于郁邑,他的后代便以地名为姓氏;又据《姓氏五书》记载,西域有郁立国,其国人则以国名中的郁为姓氏。

在郁姓家谱中,对其支脉的来源应有详细记载, 由于郁姓的成谱时间较晚,加上战争及族人对谱书的保管不善等原因,造成资料严重缺失。

因而现在对郁姓的源流,众说纷纭、模糊不清,很多源流说法缺乏史料佐证。秉承去伪存真、理性分析的原则,现对郁姓源流尽可能做一些考证。

一、 出自羲仲之后,属于以先祖封地为氏

据《黎阳郁氏支谱》记载,尧帝派羲仲专门观察日出以平均合理的时序指导春季农业耕作,便将羲仲封于东方原少昊居地的郁夷地晹谷(今山东登州),顺便祭祀少昊,并立国为郁。羲仲的子孙世世代代守在那里,经历夏商殷周,世代都做执掌观察天象的官,子孙后代以国号“郁”为姓氏。

后来纪国人入侵郁夷,郁子逃亡鲁国,居于郞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郁郎亭。逃到那里后,子孙中世代做鲁国的大夫,其中郁贡还当上了鲁国的丞相。谱书中关于郁氏的这种源流记载,有史料佐证:①《尚书·尧典》中“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嵎夷”地名,《史记》中作“郁夷”。② 《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宰相名叫郁黄,又被称为郁贡,自郁黄之后,便有了郁氏(郁氏)在《左传》中称其为。在古代,字通字。显然,郑国称其为郁邑,而鲁国称为枋邑,皆指同一地区。因此,作为源于封地而得郁氏之说较为可靠。

二、“鬱”字简化同化成“郁”姓

1、出自大禹之师鬱华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相传,远古时期大禹的老师叫鬱华。鬱华很有见识才能,大禹王拜他为王师,虚心向他学习本领。因鬱华在上古就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家族就很兴盛,接着这个姓氏就出了个神奇人物叫鬱林,据说他后来修炼成了仙人。

战国时期,著名楚国的诗人宋玉在《高唐赋》中提到,鬱氏是来自鬱林这个复姓的。显然,那位成仙的鬱林原本是鬱华的后代,他的子孙以其成仙之事为荣,就用他的姓名加在一起作为姓氏,曾一度变为复姓鬱林氏。在鬱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简称鬱氏,皆尊鬱华为鬱氏始祖,世代相传至今,后因文字简化同为郁氏。

2、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郑国公子翩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苑》中记载:“鬰氏出太原,与蔚姓通。”该支鬰氏是由蔚氏改字而来,源出蔚邑(今山西平遥、灵丘一带),是周宣王姬静执政时期(公元前827~前784年),郑国公子翩被封于蔚邑,史称蔚翩。

在公子翩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蔚氏,由于“蔚”字作地名古读yue,成为姓氏后逐渐改读,后有部分族人改以同音字称鬰氏。后又由于“鬰”字与“郁”字在某种意义上同义,相互通用,因此后来多改称郁氏。《万姓统谱·勿韵》:“鬱,太原宫音,与蔚姓通。明鬱让,山东人,正德中任颖川卫知事。”海南郁氏谱书上有关于鬱让的明确记载,山东“时思堂”郁氏谱书也明确记载:蔚郁同源同宗,蔚氏一支改我郁氏,居住在郁家胡同。以上记载证明其这支郁氏源流的真实性。

3、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鬰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后来简化成郁姓。

三、源于子姓

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大夫郁伯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周王朝时期,江南长江流域有郁邑(今江苏与浙江之间),为春秋时期吴国一个大夫的采邑,该大夫原为宋国下大夫,在华氏之乱中避于吴国,被吴王因称其为郁伯。

在郁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郁氏,世代相传至今。据史籍《姓考》记载,春秋时期,吴国大夫食采于郁邑,他的后代便以地名为姓氏。

四、民族大融和,少数民族汉化为郁姓

1、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朝时期郁林,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书记载,楚伐郁林(今广西桂林),迁其民于郢(今湖北江陵),其后有以原居地名称为姓氏者,世代称郁氏至今。据史籍《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鬰林郡,故秦桂林郡,属尉佗。又水名,《山海经》载:鬰水出象郡。鬰林郡,在秦朝时期称桂林郡,到了汉朝时期改称郁林郡。鬰林郡的住民,主要是古代百越民族,也包括了后来成为西南各少数民族的西南夷先民百濮族,在大汉王朝强盛之势下,有人以郡望为汉化姓氏者,称鬰林氏,后简为郁林氏,再简缩为郁氏,世代相传至今。

2、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三国志》、《晋书》等的记载:鲜卑人中有郁姓。在史籍《晋书》中记载的鲜卑郁氏,就是拓拔鲜卑的一个部落,原称万郁部,在东晋后期聚集魏部落,首领就称万郁烈。万郁部族人后皆改汉姓为郁氏,被北魏孝文帝安置于北地郡,称其居地为郁致县(今甘肃庆阳),亦因此而称之为郁州。鲜卑郁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契丹族,出自唐朝时期契丹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旧唐书·北狄传》中记载:唐时契丹人中有郁姓。唐朝时期,契丹民族中的主流部落为郁律氏,亦称野律氏、后在大辽国时期译作耶律氏。在辽国灭亡后,郁律氏多汉化省文为单姓郁氏、律氏,多数融入汉族,少数融入蒙古族、女真族,世代相传至今。据云南保山的郁金辉介绍,他们这支郁姓就是耶律氏之后,保山的来历与耶律阿保机有关。

4、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郁氏,出自明英宗朱祁镇执政的正统中期(公元1443年左右)所入附的西域回回那罕帖木儿后裔。入朝后,那罕帖木儿被明英宗授职锦衣卫指挥同知。他逝世后,其子倒刺火者袭职。至其孙沙班之时改汉姓为郁氏,称郁敬,因屡有战功而晋升为指挥使。在郁敬之后,其子孙世称郁氏,有四世孙郁锦、五世孙郁胜、六世孙郁腾、七世孙郁勋等等,并世代袭职为指挥使。

5、源于地名,出自古代西域郁立国国民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在汉朝,汉武帝的通西域政策,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其路径所过的西域有一个郁立国(今新疆奇台),主要是西羌民族,其国民归汉之后,后裔便以国名之谐音汉字为姓氏,称郁氏、玉氏,世代相传至今。据《姓氏五书》记载,西域有郁立国,其国人则以国名中的郁为姓氏。

以上可以看出郁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随着民族大融合及字体的简化,在当今“鬱”姓、少数民族郁姓、已经与汉族郁氏不分彼此,融为了一家,皆称郁氏。目前在姓氏排行榜上,郁姓名列第二百二十位,人口约四十六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9%左右。

作者简介:

郁令,男,1978年生于四川省开江县永兴镇,永兴镇中心小学校教师,《开江郁氏宗谱》主编、主要负责人。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The end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宁生

《郁氏文化投稿须知和赞赏分配

©投稿作品要求为原创首发,体裁内容不限,300字以上;

©投稿者提供100字以内个人简介、近照一张和联系方式;

©作品推出后,赞赏的60%归属作者,赞赏分成按季发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