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峰测量高度,为何要计算三个月,只举一个例子就知道有多复杂了

 历史解密坊 2020-06-07

近期以来,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的话题热度持续走高,不少读者都在密切关注此事。可是在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员登顶珠峰后,关于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准确数据,却一直迟迟未能公布。直至前几日,相关媒体才宣布,珠峰测量结果将于8月10日进行发布。此时一个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珠穆朗玛峰高度数据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为何要计算如此之久?这其中究竟存在着哪些繁琐的环节?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名成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首次将测量觇标安置于峰顶,鲜艳的五星红旗也再一次飘扬在世界之巅。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珠峰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登山队在第一次冲顶珠峰时,便遇到了北坳冰壁的流雪,无奈只能回撤大本营中。5月16日,再次发起突击的登山队受到天气影响,为安全起见又无奈撤回。5月24日,登山队员们才从海拔6500米的营地出发,继续向珠峰顶部发起冲锋。至5月27日,登山队员向地面发出信号,宣布团队已经登至珠峰顶部,并将所有装备调试完毕,做好了相关的测量准备。

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称,此次登顶珠峰测量行动意义重大,预示着即将刷新原有珠峰高度测量数据。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此次登顶珠峰,称得上是“有备而来”,所携带的测量仪器十分先进,并且都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新科技产物。秉承着“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原则观念,所有的技术人员们都相信,在诸多新科技设备的辅助下,珠峰高度之谜最终会被完全揭开。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所携带高新设备的运用,将会是一种多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过程,测量方式分别涉及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与现代测量技术,旨在将珠峰的高度数据测量准确。

珠穆朗玛峰究竟有多高?这个话题其实并不新鲜,因为早在清代康熙年间,朝廷钦天监的官员就曾对珠峰进行过测量,但终因误差太大,未能准确标示出具体数据。1852年,英国地质学家曾利用大地测量法,测定珠峰的高度为8840米。1954年,印度测量局通过测定,向世界宣布珠峰高度为8847.6米。至1975年时,我国也对珠峰高度进行测量,确定其数据应为8848.13米,而这一数据,被世界权威部门所公认,一直沿用至今。在此后的1992年和1998年,我国分别和意大利、美国合作,又对珠峰高度进行测量,但因测量结果误差太大,并未对外进行公布。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过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当民众们听闻消息而等待准确测量结果时,官方却似乎没有了下文,不禁令人感到有些着急。但小编告诉您,其实发生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因为珠峰高度的测量过程极为繁琐,且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计算工作。

据测量专家称,珠穆朗玛峰位于高海拔地区,此处不仅极寒缺氧,而且还是全球地壳运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其地质环境之复杂,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除此之外,珠穆朗玛峰也是一座大型的冰封山脉,共由永冻层、山体碎石以及冰雪组成,如果想要得到确切的测量数据,就必须要消除冰雪层厚度带来的误差,同时更要明确辨别永冻层与碎石层,以免出现测量目标失真的状况,凡此种种,都需要各种高科技仪器的精密配合才能完成。

更重要的是,珠峰高程测量的数据,需要全部通过网络传播到卫星中进行储存,再由卫星传回至控制测量中心,进行数据采集统计。记者在采访相关专家时,专家曾这样答道:“举个例子,为了把珠峰顶点的位置测准,我们每1秒采集一次基准站的数据,每次基准站的数据里就包含了50多颗导航卫星的数据。想象一下,1天就有86400秒,再加上我们还有大量的基准站,仅仅这块的数据就很庞大了” 。

据报道称,珠峰高度测量的诸多数据,将会由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负责计算,该数据中心是我国唯一从事该类项目的机构,属于专业的数据计算团队组织。在这个专业团队中,共有7组45名工作人员参与此次计算工作。整个数据处理工作,也将涉及GNSS控制网数据处理、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峰顶交会数据处理、重力测量数据处理、雪深雷达测量数据处理、珠峰地区重力场及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7个领域。按照如今的计算速度,大约再过2-3个月的时间(8月10日左右),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准确数据将会出炉,并在严格审核之后,便会重新为世界之巅定义一个新的“身高”。

谈到这里,小编还是告诉大家,请诸位耐心等待,静静期待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相信诸位专家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