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与黑,新与古,可否等同?

 怡心斋YXZ 2020-06-07

茶墨文化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关于茶和墨的可爱的故事更是很多。今天我们边品茶,边读一读苏轼与茶和墨的典故。

白与黑,新与古,可否等同?

明屠隆《考槃余事》中记有这样一件事:

天气闷热又常下雨,这样的日子品茶最合适不过了。历史上有一天苏轼与司马光两个爱茶的人相约一起品茶,司马光问到:“茶最好是白色的,墨最好是黑色的;茶最好是份量重的,墨最好是轻的;茶最好的是新茶,而墨最好的是陈的。君何以同爱二物?

苏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两样东西确实不一样,但是内在的品质却有相像之处。”

司马光问:“怎么说?”

东坡答:“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也。比如贤人君子,虽然每个人的长相都不同,但是他们内在的品性和内涵是一样的。”司马光听了哈哈大笑。

苏先生是个可爱的人,茶跟墨虽然不一样,但我为什么不能两个都爱呢!他很聪明的将茶墨的特点和人的品质这两件事连起来在他看来,茶墨两种,皆以香为贵,这是二者共同的“德”;又都以坚为重,这又是二者共有之“操”。这就好比贤人君子,外可以形形色色,各不相似,究其内里,却有着根本一致的品性节操。

有人喝茶有人却要喝墨

苏东坡在《书茶墨相反》,集中写了茶与墨的差别:

茶欲其白,常患其黑。墨磨了以后一定要用,否则隔了一夜颜色就会变暗,同样茶碾过一天以后香气就会减少,在这方面两者比较相似。而茶以新为贵,墨以古为佳。这一点上又是相反的。茶可于口,墨可于目,两者在用途上也大不同。

茶与墨虽有大不同,但说到底都是一种美,有它生活便是美滋滋的。

像这样喜欢一件事能坚持一辈子的,比如蔡君谟老病不能饮,则烹而玩之。吕行甫好藏墨而不能书,则时磨而小啜之。苏东坡曾嘲笑别人:有人喝茶有人却要喝墨。

曾把佳茗比佳人

东坡的茶诗《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先生爱茶,在他看来,“人生赏心十六件乐事”,其中三件都是与茶有关:晨兴半炷茗香客至汲泉烹茶花坞樽前微笑(花坞,茶名)。

>>相关链接

不识钱镜塘,不算知收藏
“猿式写字” 回购自己的作品只为自我欣赏
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葛逸豪 | 行走有道,道法自然
倪瓒的诗,他的天之涯、地之角
祝枝山 | 生即为乐,无以为锁
枇杷时节 | 当下里珍贵的小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