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场如何制定分娩舍作业指导书

 微微一笑白发生 2020-06-07
猪场如何制定分娩舍作业指导书

猪场要想实现高效生产的目标,必须要制定出科学的作业指导书,进而实施流程化操作。笔者下面介绍母猪分娩阶段的作业指导书如何制定。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母猪分娩阶段。

作业要求

范围包括分娩阶段猪群巡视、环境控制、护理、转猪、接产;

相关人员执行相关的岗位职责,车间主任每周检查防鼠、防苍蝇、防鸟工作,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确保消毒脚盆消毒液适量有效;

猪群保健执行保健作业指导书。

工作安排

①周工作安排

周一:防疫、日工作

周二:日工作

周三:查猪、日工作

周四:消毒、防疫、转群

周五:冲笼

周六:转群、消毒、冲洗设施

周日:消毒、防疫

②日工作安排

5月1日—9月30日:

早上:5:30上班更衣—巡视—喂料—扫粪—匀料—打扫卫生—7:00下班;

上午:7:40班前会—8:00上班整理卫生—加仔猪料—疾病防治—防疫—修理—消毒—11:30下班;

中午:11:30—15:00专人值班;

下午:15:00上班—搞卫生—病猪治疗—日常工作—饲喂—打扫卫生—填写报表—18:30下班;

夜班:18:30夜间值班—巡视—卫生清扫—接产—疾病防治—环境控制—完成白班交给的任务—拌料—交接班—喂猪—6:30下班。

10月1日—次年4月30日:

上午7:40班前会—8:00上班工作内容同5月1日—9月30日—11:30下班;

下午13:00上班工作内容同5月1日—9月30日—17:00下班。

具体日工作时间由各猪场根据区域、季节等实际情况安排。

要求:

1、母猪从妊娠舍转到分娩舍,前三天按照妊娠舍后期标准(按膘情适当增减):3-3.5kg/头,临产前二天适当减料。分娩当天不喂料,分娩后第一天喂0.5kg,以后每顿增加0.25kg。

2、一周后喂料量依据母猪带仔数的多少可适当增减,一般一头仔猪0.4kg。

3、每天饲喂三遍:早上7:00,中午2:00,晚上9:00。

饲喂过程

1、清除料糟中的污水,把母猪赶起利于喂料。

2、根据各阶段标准对猪只逐个投料。

3、猪在吃料过程中绝大多数都会排粪,打开后笼门把粪便用粪铲清下,观察粪便,有便秘、拉稀的母猪做上标记,便于以后观察治疗。

4、根据母猪的膘情、食欲等适宜增减。

5、食后15-20分钟后均料,把吃不完的饲料均给食欲好的母猪。

6、对食欲差或不吃料的病猪做上标记,以便利观察治疗。料槽一定要清干净,否则余下饲料会发霉、变质导致母猪发生疾病,泌乳减少。

7、做好断奶前的准备工作母猪产后21天一般乳汁还比较充足,但断奶方法不当,母猪易患乳房炎;因此,在断奶前3-4天应逐渐减少母猪饲料的喂量,直到断奶当天完全停止喂料。在断奶后1-2天内要注意检查母猪乳房,一旦发现炎症,要立即治疗。

8、饲喂母猪时、母猪活动加剧、产热增加、此时应注意通风。

哺乳仔猪

1、仔猪5-7日龄开始诱料。

2、若料槽被严重污染,加料前要冲洗干净,并消毒晾干。

3、每天少喂勤加、保证饲料新鲜卫生:

①仔猪料槽尽可能放在仔猪睡觉的地方,防止仔猪往料槽里排粪尿;

②刚开始诱食,应先加入少许饲料,若被仔猪粪尿污染应及时清除,冲洗干净后,晾干放在圈栏的另一侧,以减少仔猪粪尿污染;

③少加勤添,料量最多不超过料槽深度的1/3,二周仔猪食欲增加可以用水拌湿料喂;

④仔猪料槽内剩余或仔猪粪尿污染的料喂给母猪。

分娩阶段仔猪护理

一周内仔猪护理

仔猪饲养

1、固定奶头。母猪分娩后,将仔猪放到专用仔猪箱里,剪耳号、称体重,辅助仔猪固定乳头,体质弱的固定在胸前或中间的乳头,体重大的放在后面乳头。

2、乳头处理。对于初产母猪,若仔猪少于乳头数应将母猪的每个乳头都挤出乳汁来,让仔猪充分利用多余的乳头或找“外仔”哺乳,以便为日后多产仔打好基础。

3、仔猪5-7日龄开始训练吃料。

4、护理观察做到“四防”“三察看”。“四防”即防饿、防冻、防压、防病;“三察看”即察仔猪粪便,看仔猪健康;察仔猪睡觉,看猪舍温度;察听仔猪叫声,看固定乳头;仔猪又叫又跑是饥饿,叫声沙哑为受惊,初产母猪与老龄母猪防压死仔猪。

5、对于体质较弱或不会吃乳的仔猪,人工辅助吃乳或收集初乳于瓶中灌服保证产后4-5小时内吃上40-60ml初乳,可分几次进食,对没占有奶头的仔猪吃初乳后及时寄养;做好统计,分别将仔猪称重,打耳号并核对母猪建档;领取适量的牲血素和注射用具;分娩后2-3天仔猪补铁一次(1-1.5ml/头);查看母猪有关记录计算分娩天数、从报表上获知仔猪头数。

寄养

1、母猪窝产仔数低于6头或超过11头母猪不能喂乳的仔猪实行人工寄养,依据母猪泌乳性能、带仔特征合理调配仔猪。

2、调猪一定要把握仔猪产期应是同期(三天内)最好是同天产的。

3、观察所要调的猪只包括母猪的乳汁、仔猪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4、按仔猪的大小强弱调配均匀,使每头小猪都有固定乳头;最好是把该窝体重较大的寄养出来。

5、乳汁充足、质量好的母猪尽量多带仔猪。

6、调整后对仔猪仔细观察,看是否都能吃足奶,否则可以再次调整。

7、调整后对弱小仔猪应给予特别细心的照顾,如扶助吃乳、挤初乳灌喂等。

8、时刻防止仔猪被压、夹、冻等造成的伤亡,给母猪创造一个安静环境,对站立(饮水、排便)的母猪要特别注意;对猪笼及时维修;铺麻袋片,使用保温箱,调整保温灯的高低度以避免仔猪受冻。

9、一周龄内的仔猪,可用1%的氟哌酸溶液或庆大霉素保健,产后连续口服三天,每天二次。若发生腹泻要分析原因对症解决,若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应从调节环境入手,对于拉稀严重甚至造成脱水的仔猪要用口服补液盐补充体液;母乳造成的整窝腹泻,要进行母仔同治,或找一个同期产的乳汁好的进行整窝调换,这样有助于仔猪康复。

去势:

1、7-14日内将不留种的公猪进行去势。

2、领取刀片、准备好5%碘酒或金维康、弯针和缝合线等用具。

3、手持后肢根部使睾丸突出、手术刀沿突出部位平行中分线切开阴囊、每个睾丸切一个大小适宜的刀口。

4、切开阴囊后,须切断阴囊韧带、睾丸系膜及精索才能摘除睾丸和附睾。

5、用5%碘酒消毒刀口,仔细查找需去势的公猪以免遗漏;拉稀和瘦弱的仔猪暂缓去势,等恢复健康后再去势;腹股沟阴囊疝的禁止去势。

去势后

1、留心观察,如有肠管从刀口部位溢出的仔猪应及时进行处理。

2、处理方法: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裸露肠管,适当加大原切口长度(至腹股沟管),将肠管缓缓送回,尽量使肠管顺畅,送入后倒入80万单位青霉素,最后用弯针缝合、5%碘酒消毒。

3、擦洗消毒母猪乳房经常保持乳部干净卫生、拖洗产床并消毒、保持床板整洁卫生。

一周后仔猪护理:

1、经常巡视:发现病残、掉队仔猪及时作标记,掉入床下的仔猪需及时复原窝。

2、加料:按照少喂勤添原则,并遵循仔猪饲喂要点适时补料。

调猪

1、调猪前对整个需调的母猪和仔猪做整体观察,对泌乳带仔情况,乳头数等做好标记,做到心中的有数。

2、调猪时应在同期、小范围内调整,避免应激。

3、把弱小、掉队仔猪调到刚产的母猪旁促使其吃足初乳恢复生长。

4、调猪后注意小猪串床,是否吃上奶。

5、调猪后,作好寄养记录。

母猪断奶

1、断奶前3-4天减料,每日减料1kg,母猪断奶当天不喂料。

2、分娩舍负责人向配种—妊娠阶段负责人说明所转断奶母猪头数,以便准备相应笼位。

3、按转猪要求把断奶母猪分批驱赶至配种舍。

4、转猪后双方核对猪只头数并填报表。

5、一份转交统计,另一份转交配种阶段负责人。

6、打扫转猪现场。

仔猪断奶转出:

断奶转出前一天

1、清点断奶转出仔猪头数并与保育舍负责人联系以便转猪。

2、对较小的猪只提前寄养。

断奶转出

1、分娩舍员工按车间主任指挥准备转猪,保育舍负责人准备好接猪并注射免疫(需要时)。

2、用料车把健康符合标准的仔猪推到保育舍。

3、统计要准确称重填写相关记录。

4、不合格仔猪禁止转向保育阶段。

5、核对仔猪头数及重量。

6、移交仔猪防疫档案并填写报表;

7、清扫转猪现场,调整体重不达标的仔猪。

8、统计称重时要仔细观察有无残猪和不达标的猪只并及时挑出。

综上所述,好的作业指导书是分娩舍高效运转、优质生产的基础,养猪场只有充分重视才能打造出符合本场要求的作业流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