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管理变革中来自人的阻力

 天博企业学院 2020-06-07

企业管理变革的对象从人的角度来讲包括三方:老板、管理人员和员工。

实施管理变革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各方对变革决策的观点是否认可与支持,得不到认可和支持的变革决策将导致决策不能很好地被执行下去,增加了变革难度。

管理变革的阻力也主要来自于这三个方面,一是老板及老板的亲属,二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三是基层员工。这三方对变革决策的态度将决定着变革阻力的大小。

三方对变革决策的态度表现在三个方面:支持、反对和中立。中立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决策与自身无关的部门和人员。中立的态度对变革的影响不大,属于可控范围。

老板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变革决策是否可以通过,因为老板是项目引进的决策者与变革需求人。变革决策首先必须经过老板这一关。老板的态度对变革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老板不同意老师的变革决策,其二,老板提出老师不同意的变革决策。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老板与老师之间的意见不统一。在这种情况,老师要么说服老板,要么接受老板的建议,或者对变革决策进行融通,彼此兼顾。老板的想法未必都是错误的,老师不要用先入为主的想法自以为是,要认真思考老板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建议,充分理解老板提出这种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分析这种建议合理与否,并通过专业的阐述说服老板。这个时候沟通就很重要了。

管理人员的态度决定了决策的执行力度,管理人员对变革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一是不执行决策;二是消极执行决策。

管理人员如果不认可决策,他就不会心甘情愿地去执行,甚至对抗。管理层是决策上传下达的中间环节,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决策肯定得不到彻底执行。因此,做好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变革决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必备工作。

首先,老板的表态很重要,老板决定的事一般管理人员都会遵守,毕竟企业还是老板说了算。其次,老师要跟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消除管理人员的误解及顾虑。老板与老师同时发力,相信搞掂管理人员不成问题。万一有搞不定的管理人员,那就借老板之力予以清除。清除反对派是要讲策略的,并不是简单地开除了事,也可以采用诸如调岗、分权等方式予以解决。

员工的态度决定了士气,也决定着决策的执行力度。员工对变革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其一,不执行决策,其二,消极执行决策。这种影响跟管理人员一样,毕竟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都属于“劳”方。

如果只是少数员工反对,变革阻力相对来说就不大。但如果员工抱团对抗,那后果就很严重了。不管哪种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士气。员工需要引导,员工的动机很简单,那就是挣钱。如果老师的决策能够给员工带来利益,执行决策就不是问题,决策一定要避免“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局面。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企业。从这个层面理解,变革阻力主要来自于管理人员而不是老板或员工。因为,老板既然花钱搞变革就希望把企业搞好,只是在操作方法上可能有不同意见而已。

决策的执行方包括老板、管理人员和员工。有些决策的执行者是老板,有些决策的执行者是管理人员,有的是员工。有些决策是同时需要二者或三者同时去执行的。决策执行的对象越多,执行的难度就越大。

三方对决策的态度并不都是一致的,如果加上老师就有四方,任何决策必须得到四方共同的支持,那是最完美的决策。如果得不到全部方面的支持,执行起来就有难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