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选编译】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改善重度颅脑创伤患者的意识状态

 神外徐小明 2020-06-07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创伤性脑损伤单元神经康复科的Jakob Hakon等对收治的5例重度TBI后持续意识障碍患者,进行tVNS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发表于2020年3月《Neuromodulation》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Hakon J, et al. Neuromodulation. 2020 Mar 29. doi: 10.1111/ner.13148.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重度颅脑创伤(TBI)可导致颅内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以及广泛神经元连接中断。意识障碍是重度TBI患者主要特征症状,由调节觉醒和意识的脑区和脑区之间的神经元连接受损所致。意识恢复的程度取决于损伤的严重度和类型。弥漫性轴索损伤通常提示损伤严重、预后不良。

在临床中,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是对耐药性癫痫患者的辅助疗法,也用于难治性重度抑郁症。动物研究表明,VNS可促进实验性TBI后意识和认知的恢复。但是传统的VNS价格高、有创、不可逆,因此无创VNS引起人们的极大观注。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VNS)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VNS方法,作用于分布在外耳耳廓皮肤的迷走神经耳浅支,没有电极手术植入的风险,而且患者对VNS无反应,治疗即终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创伤性脑损伤单元神经康复科的Jakob Hakon等对收治的5例重度TBI后持续意识障碍患者,进行tVNS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发表于2020年3月《Neuromodulation》在线。

研究方法


5例患者均为年龄>17岁、重度TBI后呈持续性植物状态或无反应觉醒综合征或最低意识状态超过28天、MRI成像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脑电图(EEG)证实大脑优势半球低频电活动,并有患者代理人和医生签署的书面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研究使用NEMOS®(德国Cerbomed)tVNS装置(图1),通过放置在左耳耳甲艇皮肤电极进行电刺激。根据标准设置(25Hz,250μs脉冲,30秒开/30秒关),每天刺激4小时;前3天最大电流0.5mA,随后8周最大电流1mA。每次刺激开始前和刺激后15分钟测量血压和脉搏;进行疼痛评分,观察皮肤刺激性体征。刺激期间,定期记录患者疼痛或伤害性感受、痛苦表情、心动过速、出汗或其它任何交感或副交感兴奋症状。一旦发现任何不适,减小电刺激强度或停止刺激。在tVNS的8周期内,使用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oma recovery scale revised,CRS-R)评估临床意识水平。CRS-R由六个子量表,分别评估听觉、视觉、运动、言语反应、交流和唤醒度组成;是评价和区分植物状态或无反应觉醒综合征或最低意识状态以及最低意识脱离状态的有效量表。

图1. tVNS装置。

研究结果


结果发现,tVNS前和刺激开始后15分钟的患者生理参数没有变化。仅1例患者刺激期间出现左耳轻微间歇性瘙痒,因此所有患者的刺激强度均未减低。3例患者CRS-R评分改善(>3分);其中,2例患者由tVNS前无反应觉醒综合征和最低意识状态转变为最低意识脱离状态,1例在tVNS的8周期内由无反应觉醒综合征转变为最低意识状态。


结论


综上所述,对重度TBI患者,经左耳耳甲艇每日4小时tVNS、连续8周是可行和安全的;其费用低廉、耐受性好、非侵入性、副作用少,对生理参数无影响;有望成为促进重度TBI患者意识改善的治疗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