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论述(下)

 天博企业学院 2020-06-07

企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规范化管理阶段

随着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员工从十几人到几十人再到几百人甚至更多。规模的持续扩大,给管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压力和新的挑战,单靠领导来进行管理已经很吃力,毕竟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同时,随着人员的增加,各种思想观点都会呈现出来,单靠领导的作用是很难统一不同的思想观点。这样势必会给企业正常运行带来困扰,就会出现诸如企业部门各自为政、员工拉帮结派的不良现象。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就必须重新设计管理体系,实施规范化管理,也就是由人治向法治转变。至此,企业开始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的生产管理方式大都采用大规模制造的生产方式。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市场产品个性化和服务个性化的发展,大规模制造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企业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后,大规模制造的情况已经不明显了,但从人治向法治过度,规范化管理却势在必行。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规则第一、标准化管理、法治。

企业发展的第四个阶段:精细化管理阶段

规范化管理解决了人治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企业可以持续保持稳定运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避免了因人治管理带来的管理不确定性。因为,所有的管理规则都是预先制定好的,并且传达到各执行层,各执行层按规则要求执行即可,人为干预的现象会大大减少。这样即确保了企业运行的稳定性,又同时与商业社会契约精神相融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职业化发展。

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企业已不太可能按既定的规则实施内部生产运作,必须要跟随市场要求灵活快速应对,并且要做到精益求精。规范化管理逐渐变成企业的基础管理需求,而市场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那是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不仅持续保证管理的规范化,而且要求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将管理做精做细,确保百分百符合市场的要求,就是零缺陷。随着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单个工序、车间、部门的工作已越来越专业化,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可以实施跨界管理和作业,任何单个工序、车间、部门都不可能独立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各种商业契约的普及,信用制度的推广,要求企业和员工必须向职业化方向转变,而不是随便凭自己的喜好对待市场和自己的工作。至此,企业进入到精细化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团队运作、专业化、职业化、零缺陷。生产方式也从大规模生产转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甚至开始了单件定制。

在如此高的管理要求下,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必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道障碍,企业必须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方能完成如此复杂而精细的管理要求。信息化管理已逐渐被企业所重视,借助互联网的发展,众多企业已经开始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搭建和改造。

总之,精细化管理阶段对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持续进行规范化管理并持续优化;

必须注重企业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加速企业和员工的职业化转变;

加快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快速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甚至单件定制。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在向这个阶段转化。

企业发展的第五个阶段:信息智能化管理阶段

在企业的第四个发展阶段,笔者要求企业推行信息化管理和快速适应市场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这其实是在为企业向更高管理阶段转化做准备。随着国家工业2025战略的实施,智能制造已摆在企业的议事日程上。这已是全球潮流和趋势,势不可挡,不跟随就会被淘汰。智能制造的前提是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没有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想实现智能制造绝无可能。放眼全世界,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在为信息智能化而拼尽了全力。全球互联互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都是实现信息智能化的一部分,5G的发展和运用更是将信息智能化管理推向高潮。

随着单件定制时代的到来,世界生产方式将进行颠覆性的改变,如果你还在搞批量生产或小批量生产,就一定会被市场淘汰。未来将可能不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产品和服务,每一件产品和每一个服务都将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企业想生存下去,不顺应潮流快速改变,将无生存的可能。

因此,企业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必定是信息智能化管理和单件定制生产方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智能制造、信息智能管理、产品和服务的单件定制。

以上不是主要从企业的生命周期对企业的发展进行阐述,而是基于企业生产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的阐述。笔者希望能够给企业提供一个宏观的战略发展方向,防止企业出现短视行为。机会只给有战略思维和远大眼光的企业,想做百年企业,就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